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案例

时间:2024-12-27 13:17:2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案例(3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案例-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与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够认识到景物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能把有关透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二)过程设计:1、教学策略:师生游戏明确本课内容,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欣赏名画,观察表现透视的艺术作品.利用教具学生练习产生绘画冲动绘画讲评。2、教案设计:课题 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2、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事物。3、通过教学活动,提。

2、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自主探究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初步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相关知识。(难点)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创新点:让学生分析讨论发现总结透视现象。二、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教学法;2、探究式教学法;3.发现式教学法三、教学准备:图片资料 自制教具等。四、教学过程:游戏导入;师:请同学们用手测量出老师的身高?回答(学生讨论发言)介绍透视现象并(板书课题)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大,。

3、而离我们远的物体看起来小,这种现象就是景物近大远小现象,也叫透视现象。讲授新课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分析,按书中的要求找出答案。(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粗远细、近稀远密)请同学找一找身边的透视现象。请学生仔细观察后归纳透视现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总结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的透视现象。紧接着我又让学生思考: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师生共同观察分析图片讨论总结出是由于距离不同,位置不同,我们就会有近大远小、形状改变的感觉。我们站在路的中心,会看到路面和两旁的树木、房屋都渐渐集中到我们眼睛正前方的一个点上,这一点称为主点。这些通常是不画出来的,但在作画的过程中通常要用到。(师一边讲解。

4、一边在黑板上画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请同学们欣赏名画从中体会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并讨论发言它的魅力所在。。同桌合作观察颐和园的长廊,从中找出这种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然后说一说。(柱子的变化)板示讲解:视平线,消失点。应用表现: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所提供的自制教具. 零散的图片,拼贴成一幅完整的,具有透视效果的画。学生作业:用透视现象表现老师出示的图片。要求:a.先找视平线,消失点。b.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c.按透视现象处理好竖线,斜线。d.线条流畅。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绘画存在的问题,对画的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展评作业:1、透视现象是否合理把握。

5、。2、线条是否流畅。3、画面是否完整。4、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围绕以上4点学生自评,互评。同学之间互相修改,力求把画面画的完整、生动。并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教学延伸:找一找校园中有透视现象的场景。或把自己家里有这种现象画下来,为下一堂课的写生做好准备。五课后评析:通过教学,新授的透视知识学生理解比较快,能快速区分和分析画面中、生活中的透视现象。本课的探究式学习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重点 指导学生分析透视现象要细致,不仅从天空、地面、景物的大小来分析,还要引导学生观察由近到远景物间的距离也在缩小。在动手实践活动中刚开始表现的比较混乱,要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之后,才能用线准确的表达出来透视的现象。指导学生分析透视现象要细致,不仅从天空、地面、景物的大小来分析,还要从远近、高低来确定。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