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胡鲁方法论-议论文
我十分认同作者的观点,无论是新时代,抑或是旧时代,我们既需要胡适,又需要鲁迅。
在实现某种社会变革之时,我们要发扬以“信心”与“反省”为核心的胡适精神。可靠的民族信心建立在坚固的基础之上,同时,变革也应建立在某种坚实的基础之上——诸如科学,我们需要科学的严谨与精确来精准估算出前期努力的具体方向与程度,这样才不致于站在一盘散沙之上,经不起风吹草动的打击。其次,拥有了具体手段的可行性赋予我们的“信心”后,我们还要向内挖掘内在价值,建立在清晰自我认知下的“反省”提供了一个粗略的预测,大致衡量出我们成功的概率。
在一切都准备就绪以后,我们要转入鲁迅视角观察这一切,我们须知一切都完美的事物并非存在,因而,我们从理性层面,应该对任何完美社会的宣传都存疑。盲信、盲勇、盲从都是非理性的做法。未来扎根于现在,但现在的每一秒都存在无穷未知的可能,与其提高对不可控因素的期待,不如先提升自我的要求。
如果说鲁迅代表了怀疑主义,那么胡适本身代263作文网Www.263y.Com表了科学主义,从科学的角度来严格规划。两者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是相互补充。考虑不可控的外因及无法预测的未来本就是科学所必备的性质。
二者相互融合,就诞生了一种新的主义——“乐观的悲观主义”。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并非以绝对消极的人生态度面对一切,而是表面上和绝大多数乐观者一样,对生活充满乐观向上的动力,愿为未来的美好付诸持之以恒的努力,但他们又对未来抱有了最坏的打算,他们懂得将未来托付给不可靠的明天是绝对愚蠢的,他们大胆地张开双臂似是要拥抱世界,却始终保持理性的距离。
胡适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又与“杨朱的一毛”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反对牺牲个体的自由去争取国家的自由,正如杨朱不屑以牺牲自己的一毛的代价去换取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可以说是很诙谐的讽刺了诸多当权者。
脚踏实地地多做些研究,少谈些主义,增强非基于固有国粹的名族自信,与希望中的未来保持适当的距离,这些至今仍对现世有巨大启发的胡鲁二人的方法论,值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