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乡愁》把我整个人都遮住了

时间:2024-12-27 15:02:3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乡愁余光中

2007年的余光中先生

封面新闻记者 王国平

仅有的一次见到余光中先生是在10年前的2007年。

当时我还是个大三的学生。

2007年3月29日,先生受学校文学院的邀请进行一场讲座。

记得那场讲座的题目是《诗与音乐》,讲座的具体内容早已记不清,只大约记得讲了诗、画、乐之间的三角关系,还将中国传统的诗、西方传统的诗与音乐的关系进行了对比,还谈到如何以乐入诗、以诗状乐、以乐理入诗。

为了表达对诗人的尊敬,学校的社团还为先生举办了一场朗诵会。

当时,在听完同学们的朗诵后,先生自己诵读了一首《寻李白》:

……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

先生身形消瘦,但两眼有神。在“寻李白”时,时而低吟浅唱、自由舒展,时而错落参差、珠落玉盘。在先生的举手投足间,看见的仿佛就是李白。

如果说那首脍炙人口的《乡愁》是对故乡、对故土的一份情怀,《寻李白》则是先生情感更高层次、更加壮丽的一次迸发,就如他自己所说:“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是在对镜自鉴,这样子的历史感,是现代诗人重认传统的途径之一。”

活动结束后,先生接受了我们校刊、校报还有外界媒体的采访。

当时先生说:“《乡愁》已经变成了我的名片,很多人认识我之前都会接到这张名片。可是现在这张名片变的太大,把我整个人都遮住了。”

“《乡愁》是70年代初在台北旧居花20分钟一挥而就的。写完觉得还没尽兴,所以一开始没发表。为写这首诗此前已积累了20年,20多年前离开大陆直到那时的感情一直没有表达,后来一朝表达,其实不是灵感。”他说,“我也没想到《乡愁》这么受欢迎,这首诗已经变成了我的名片。”

当时,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刘锡庆教授正领着我们一群学生办一份纯文学刊物《谷风》。先生来学校前,创刊号刚刚印出来。

散场时,我走上前,将一册《谷风》递到先生手上,想请先生为这个初生的杂志照一张相。先生欣然同意,并鼓励我们要把它办好。

先生一生辗转漂泊,21岁时写下的《乡愁》,成为贯穿他一生的情感基调。

1966年,先生在38岁是写了《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今年10月,先生90大寿,他再次以欧阳修的一首绝句“回乡”:“黄栗留鸣桑椹美,紫樱桃熟麦风凉。朱轮昔愧无遗爱,白首重来似故乡”。

今天,先生回家了。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