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第十二首: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时间:2024-09-22 19:33:2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赋得古原草送别 的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像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中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其诗作通俗易懂,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因编辑于唐穆宗长庆年间,遂以年号为诗集名。

文学常识

1、赋得体:古人作诗如借前人固定词句为题作诗,则诗题前一般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人学习作诗、文人聚会分题作诗以及科举考试命题作诗的常见方式,这种诗体称为“赋得体”。如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2、流水对:《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对仗结构被称为流水对。流水对是近体诗对仗要求中的一种,是指对仗的两个句子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简单相对,而是上下相承,两句不能互相脱离,更不能颠倒,在语言结构上有一定的顺序。典型的流水对是上下句用连词串接,或一句话分两半来说。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杜甫)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创作背景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的成名作,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当时白居易十六岁。此诗是准备科举考试的习作,按当时考试的规定,凡是已经限定内容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其作法与咏物诗类似。

相传,白居易十六岁这一年来到京城长安,当时准备考试的士子都要拜谒名士为自己延誉,于是白居易也以诗作投献给当时的大诗人顾况。顾况见他太年轻,就拿他的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但打开诗集看到第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时,不禁感叹说:“能作出这样的诗,住在哪里都很容易了。”白居易由此成名。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写,抒发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前两句是照应题目中的“草”字。离离的古原之草,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两个“一”字表达的是每年如此的配比之意,并形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表达出一种生生不息的自然的生命力。

离离原上草

三、四句是千古名句。这两句所描写的既是“原上草”的特点,又是一种浴火重生的典型象征,“野火”二句是对“枯荣”二字的进一步扩展,由抽象而具象。野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只要保留地下部分,第二年就会重新成长,蔓延扩散。“烧不尽”是一种壮烈的场面,强调毁灭的力量之强、速度之快。正因如此,再生的力量也同样显得更迅猛、更不可抑制。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即删

五、六句则照应题目中的“古原”,并以此引出“送别”的主题,“远芳、睛翠”都写草,是更为具体的形象。“远芳”是从嗅觉角度说明古原弥漫着青草芳香;“晴翠”是说绿草在阳光照耀下非常明亮。“侵、接”二字对应“又生”,再一次突出野草生命力的顽强。“古道、荒城”则对应着题目中的“古原”,虽然道路和古城是荒凉的,但滋生的青草却给了古原生机勃勃的活力。

晴翠接荒城

作者安排了这样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春回大地、绿草如茵,在古原送别友人,一方面充满诗情画意,一方面又难免令人惆怅。最后两句中的“王孙”是用典,代指离别远行的朋友,原文“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是睹草思人,这里却是用萋萋芳草表示送别的离愁,最后两句点明“送别”的主题,使“古原”、“草”、“送别”完美地结合成一整体。

全诗语言自然流畅,精工典雅,对于命题诗来说,不但得体,而且情景交融,是“赋得体”中之绝唱。

白居易其他作品选读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墓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