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望》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5-01-11 04:17:0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春望教案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教学目标:

1. 了解《春望》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 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3.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的关系,品味诗歌的意境。

一、 导入

七年级我们所学的《登岳阳楼》的写作背景和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 作者及写作背景。

1.关于作者。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2.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冬,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六月攻破潼关,玄宗奔蜀,长安陷落。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八月,杜甫从鄜州家中到灵武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本诗写于肃宗至德二年三月。

三、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抵 搔 浑 溅 簪

师补充律诗的押韵问题。

四、听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师提示:五言律诗的节奏一般是221式和212式。

五、学生个别朗诵、全班集体朗诵。

六、理解诗意

经过反复的朗读,你读懂诗歌的内容了吗?小组交流,参照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1. 学生小组交流。

2. 说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国 破 感时 恨别 抵 搔

3.小组推举代表说出各句话的意思。

七、再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

1.本文题目为“春望”,作者在春天看到了哪些景物?

如:国破 山河 城春 草木 花鸟

2.看到这样的景色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用原诗或自我归纳的语句回答。

如:恨 感 搔更短 不胜簪 家书

3. 作者通过春望这首诗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如:感时恨别 忧国思家

八、赏析诗歌

参考角度:1.诗歌中精彩的字词句;2.写作手法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首联 对比反衬 寓情于景 颔联 触景生情 承上启下

颈联 思家迫切 引起共鸣 尾联 细节描写 忧思之深

九、探究质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认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样看?



十、拓展比较

诗人在本诗中反映了安史之乱带来的灾难,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当七年之后诗人听到官兵胜利的消息后又会是怎么的呢?试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比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 学生讨论并说出诗歌的大意。

2. 思考下列问题: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两首诗表达的感情一悲一喜,然而却有着相同点,相同之处是什么?

板书设计: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 山河

寓情于景 感时 忧国

城春 草木

溅泪 花

触景生情 过渡

惊心 鸟

产生共鸣 烽火 家书

恨别 思家

细节描写 搔更短 不胜簪




上一篇:《春望》教学设计
下一篇:春望教学设计

TAG标签:春望杜甫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