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野草题辞的细节理解??

时间:2024-12-27 04:56:3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野草题辞

谢谢邀请。你能思考,这就很好了,值得鼓励。

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其实就是“将它们每一个的生存,个个都夺取了”的意思。显然是承接前面的三个行为,也就是:

①野草吸取露;

②野草吸取水;

③野草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

野草把露、水、陈死人的血肉都吸取了,作为养料变成野草身体的一部分,于是露、水、陈死人的血肉,都不见了。不正是各各夺取它的生存了吗?

“生存”这个词,在这里是“存在”的意思。野草把它们作为养料吸收了,它们也就不存在了。

露、水、陈死人的血和肉,它们有个共同点,即都是存在于地面,和地面具有一种生养、承载的关系。

野草呢?本生自地面,然而憎恶地面,甚至因憎恶地面牵连着憎恶和地面有生养承载关系的自身,是有一种自我否定的精神气息在里面的。

野草是不被地面所喜的,它也不喜地面,它正是地面的贰臣、逆子。

它和同样被地面所生养、承载的露、水、陈死人的血肉不同,它是具有生气的,是活物,是有思考、批判、以及自我批判的能力的。它要夺取这些无生气的东西的存在权利,就是要扫清“这地面”。





那么,现在再说这个“装饰”。野草的装饰地面,是无从自主选择的,它本就是地面的产物,没有地面就没有它。它和地面是具有一种极矛盾的关系:一方面,地面孕育了它;另一方面,被地面所孕育的它,在觉醒后意识到了应当去反动地面,去革命地面。

鲁迅先生本人出生于旧中国,旧中国养育和培养了他,给他输送了世界认知的基本观念。在受到西学影响,并觉醒之后,他也意识到了旧中国、以及长养于旧中国之士大夫知识分子的原罪,变成了旧中国的贰臣逆子。他是批判的、风刺的、消解的(野草),而不是建设的、增进的、蔚然大观的(乔木),正如野草之于地面。对这种不得已的生存状态,他惋惜,但不后悔。

所以才会坦荡地讲: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你说野草是正面,世道是反面,这不确。世道确实是反面,但野草并不是“完全的正面”。你回忆一下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狂人自己也吃人了啊,他是正面还是反面呢?都不是,他是觉醒了的、不愿意再与世道继续吃人的孤独者,他向往清白,又自带原罪,于是在崇高精神涌起之后,才会说“救救孩子”这样的话。

也就是说,自己情愿和这世道同归于尽,让烈火把有罪孽的一切都烧个净光,以便儿孙们能够清白生活,彻底摆脱吃人的陋习。





再说这一句: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前面的好理解,不说了。那为什么天地不如此静穆时,我竟也不能大笑且歌唱呢?请再回忆鲁迅先生的另一句话:

绝望之为虚妄,正于希望相同。

这句话同时将两种态度视为虚妄,一则是绝望,一则是希望。这话更浅白地讲就是:原来绝望也和希望一样,都是虚妄的。

说明什么呢?说明作者是先意识到“希望之虚妄”,然并未就此沉寂,而是进一步探索,觉知到绝望也是虚妄。此时的作者,是绝望和希望掺杂的奋进者。他既不相信现在的社会还有救,也不相信未来的世界就一定更好,但却坚定了奋斗的必要!

今天的天地如此静穆,我是故不能随心地大笑歌唱。然而明天就一定能了吗?等明天的天地不再如此静穆时,我就一定能随心大笑歌唱了吗?





或者也将不能。





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言。恐怕鲁迅先生所言非虚。今日之天地已经不再“如此静穆”了。然而你就能随心地“大笑而且歌唱”了吗?

你敏感一个试试。

当日之鲁迅,已对后来之世界有了一种达观的忧虑,但这不能作为停止前行的理由啊,该怎么样,还怎么样,这就是绝望之为虚妄,正于希望相同。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

为什么这么讲?

因为我、友、仇、人、兽、爱者与不爱者,都是这地面上的存在。野草或者说鲁迅先生,虽然心向未来的世界和青年,但他也知道自己是属于旧世界的。这《野草》并不是写给新社会的喜报,恰恰正是留个旧社会的挽歌。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凯鹅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