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师生缘,一生师生情

时间:2024-09-22 14:42:2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师生情

一段师生缘,一生师生情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 柳娜

又是一年开学季,校园里,依然书声朗朗。一起成长,彼此成就,师生缘,是这个世界上用理想与奋斗,付出与感恩谱写的最美情缘。

9月10日,我们又一次迎来一个特别的节日——教师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作为学生的你,有什么话想说给最亲爱的老师听?让我们一起倾听那些暖心的话。

讲述人:平凉师范1984届学生吴剑飞

给老师的话:遇见你们是我的幸运

在平凉师范学习的四年里,我有幸遇到了一批名师,他们激情澎湃、干劲十足,恨不能把平生所学一下子教给我们。直到现在,想起平师时光,还记起老师们讲课时的神态。有些老师讲课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一下子就把深奥的科学知识讲清楚了。

物理老师田振华是河南人,中等个子,体胖,每天下午课外活动爱和学生打篮球,他站中锋,我们故意推他,但是推不动,看到我们费了好大劲儿也推不动他,他便哈哈大笑。现在想来十几岁的单薄少年推一个体重80多公斤的篮球中锋确实是费劲。田老师讲课的时候神采飞扬,上一节下课时,必定要提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这个问题怎么样呢?我们下节课接着讲”。这时,下课铃声响起,一秒不差,我暗自佩服,田老师神了。最有意思的是他讲“分子运动论”这节课,他说:“分子间的附着力,就是平凉人说的bia力”。一个方言“bia”字,形象生动准确,同学们都听懂了,也理解了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了。

给我当时带语文的老师来自天水,叫高汉英。高老师一口普通话,字正腔圆。一篇文章经他绘声绘色地朗读一遍,其中的含义我们已明白了八九分。无论是碧野的《天山景物记》中齐腰深的“野花”,圆滚滚的“旱獭”,还是郭沫若先生《石榴》中,“你以为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高老师的朗读,读出了野花的芬芳,旱獭的滚圆肥胖,石榴的笑声。鲁迅先生的《秋夜》一文很难懂,当他朗读到“瘦的诗人把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时,全班同学吃吃偷笑。等到下课,高老师刚一走出教室,同学们“轰”地一阵大笑,他们认为我就是那个“瘦诗人”。直到现在,我们班的同学还叫我“瘦诗人”。是的,当时的我像一条又细又长又瘦的“豆芽菜”,加上我喜欢读诗,学写现代诗,同学们送我这么一个外号,再贴切不过了。

讲述人:平凉一中2010届学生崔旭辉

给老师的话:一部《论语》让我受益一生

2007年,我进入平凉一中学习,那是第一堂语文课,一个“心宽体胖”的中年男老师走进教室,他身着衬衫西裤凉鞋,戴一副眼镜,一手夹着几本书,一手拎着一个茶杯,这便是张世明老师。他双脚并拢,毕恭毕敬地向同学们鞠了非常标准的一躬,顿了顿,开口说话了:“这节课,我们先不讲课文,先讲一句论语。以后每次上课,我们都讲一句,三年毕业,一本《论语》就装下去了。做我的学生,你得首先读一读《论语》”。之后,他用大半节课的时间讲了《论语·学而》篇的“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论语。他是一个很会讲论语的人,一句论语,由浅及深,再由深及浅:讲字面意思,而后引文章、举例子、打比方,最后他会用最简单的话做个总结(他常说:“你们做最复杂的分析,我来做最简单的总结”),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剩下的时间里,他让我们打开课本,并不是从第一课上起,而是看了一篇古文,这篇文章叫《烛之武退秦师》,讲述的是秦晋围郑,烛之武夜缒而出,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不卑不亢,陈述利弊,能言善辩,最终使秦国从郑国退兵的故事。这就是独化的第一堂语文课,起点是一本书——《论语》,一类人——士。当时不甚觉解,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个是为人的根本,处世的标杆,一个是社会的担当,民族的脊梁。不禁感慨张世明的高妙。

张世明常鼓励我们多读些东西。而他自己就读了很多书,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体里到底装了多少书,恐怕连他自己搞不清楚。他的课信息量很大,他总是旁征博引,讲好多课本之外的知识,他说:“语文课要形成头脑风暴,要通过各种观点的碰撞,形成自己的观点。不多读点东西,那风暴是刮不起来的啊!”他为我们提供了两条阅读的主线,一条是先秦时代的“孔孟老庄墨荀韩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商鞅),另一条是现代的“郭鲁茅巴老曹”(郭沫若、鲁迅、矛盾、巴金、老舍、曹禺),看似简单的十六个字,读起来却一点儿也不简单,甚至终其一生也未必能消化透彻。张世明有一个小本,随身携带,每当有所感悟,他都迅速记录,很多同学在课堂上精彩的发言也都被他收纳其中。他对书更是如饥似渴,每逢看到同学手中有一些好书,他都会借阅,将其中好的内容择选出来,或推荐,或传阅,或讲解。张世明总说:“数理化题做累了,看一看语文,既是一种调节,更是一种补充”。我对读书的兴趣便是这样被培养出来的。现在读书于我而言已经成为习惯,成为生活的一个部分,我的书架、枕边常备孔孟,闲暇时间翻一翻,既是调节,又是补充。

讲述人:华亭策底初中1994届学生何东升

给老师的话:亦师亦友的情感将珍藏一生

人的一生,老师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儿童的情感是喜欢,少年的情感是崇拜。初中时代,我没有陷入那个年代如浪潮般的追星热,因为我遇到了读书生涯最好的老师。

班主任兰志忠多才多艺,细心沉稳,他关心我的成长、生活,那种偏爱让我所有的同学妒忌。语文老师王军雄,学识渊博,性格豪迈,同学们私下评论他有大将风度。少年是可塑性很强的时期,崇拜产生的力量几乎无法估量。我模仿兰志忠的书法,使得我很多年之后,字体里依然有他的风格;特别爱听王军雄的语文课,使得我从此喜爱写作,并成为我终身不能舍弃的执着。两位老师仅仅大我四岁,但在少年的我心中,似乎高山仰止,而那时结下的亦师亦友、如兄如父的情感,我必会珍藏一生。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