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寓言故事】韩非子寓言故事及寓意

时间:2024-12-27 17:20:4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韩非子的寓言

1 韩非子寓言故事简介 作者: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华夏族,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韩非子》内容共二十卷分为五十五篇,总字数达十多万言。在体裁上,有论说体、辩难体、问答体、经传体、故事体、解注体、上书体等七种。辩难体与经传体为韩非首创。在内容方面,则论“法”、“术”、“势”、“君道”等,文裁条理清楚,用意深刻。 韩非子寓言故事特点:具有丰富的思想性,明显的独立性和鲜明的现实性。

2 韩非子寓言故事之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寓言故事原文: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先誉其盾之坚,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之利,曰:“吾矛之利,万物莫不陷也。”市人诘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为名不可两立也。 自相矛盾寓言故事注释: 楚人:楚国人。 鬻(yù):卖。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利:锋利。 以:用。 弗:不 。 应:回答。 自相矛盾寓言故事译文: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韩非子寓言故事之自相矛盾启示: 世上不大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没有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说话都应该经过大脑思考,不要夸过头,要不然就可能会喧宾夺主了。

3 韩非子寓言故事之郑人买履 郑人买履寓言故事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一些书上写“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寓言故事译文: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郑国人)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郑国人)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韩非子寓言故事之郑人买履启示: 韩非子寓言故事之郑人买履的故事中这个郑国人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这种人存在的,比如说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他觉得书上的东西都是对的,书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这样古板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的打破常规。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