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

时间:2025-01-16 15:58:2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

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

博客会员 2020-10-28 22:31:14 134 次浏览

《欢乐的泼水节》评课

《欢乐的泼水节》一文描写了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节。

陈人镜 老师执教的是第一课时。

优点:

--[if !supportLists]-->1.课堂上,教师语言富有激情,贴近儿童。

2.课堂环节完整,流程顺畅。

3.课堂中的评价及时,能激励学生更有兴趣的学习。

4.最美的语文是朗读,文字的美感需要聆听。陈老师在课堂上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了语文秒回的意境中。语文教学,尤其是低段的语文教学,首先应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美丽的语言。教师优美的范读感染了学生,唤起学生对文字的喜爱。

在教学中,老师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朗读要求:(1)轻声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圈出生字,画出词语。(2)在朗读中努力做到三不: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另外:在朗读词语是,陈老师也采用了多种形式:领读 、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在朗读课文时,指名读,小组读,学生及时评价,教师相机指导:(1)长句子中的停顿。(2)难读字的字音订正。

不足之处;

1. 学生学习环节: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

2. 词语学习环节,教师可以相机帮助孩子理解词语:例如:一年一度 象征。词语的意思。

3. 长句子的朗读指导中:

(1)教师缺少示范,如果教师能再范读,让学生更加清晰第感受到标点符号的停顿,句子的停顿,学生的朗读效果会更好。

(2)屏幕出示的句子停顿划分有一处不够恰当。

例: 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陈老师“往”字后面停顿,不够恰当。

4. 生字讲解过程太快,书写指导过于仓促。

议课,咋议

议课,原来不叫“议课”,叫“评课”。

从“评课”到“议课”,仅仅是换了一个词儿吗?

非也!这和现在的“女人”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美女”一样,换的不仅仅是词儿,是理念!

我来说说我的理解。

先说“评课”。

“评”, 评论、评价、评定。也就是说,一个老师上了课,我们来对他(她)评头论足——教态好不好,语速快不快,亲和力强不强等等,由此来评价评定他(她)这节课是否成功。

试想,如果不是评职称这个紧箍咒,有哪个老师心甘情愿站在台上被评头论足?所以,新来的那一位,总是很“荣幸”地被推选出来上各种公开课,而我们,往往也就心安理得地坐在台下,评论这位老师评价这节课……遇上哪位恨铁不成钢,心直口快的,信不信,轻者能让做课老师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重者断了做课老师今生上好公开课之信心?

于是,秉承“人本主义”思想,“2+2”评课法应运而生。直接明了提醒我们,在评课的时候,要先说优点,再说缺点,能平衡最好。这对于礼仪之邦的我们来说,不在话下,“好,真好,非常好……”充斥评课现场,评头论足变成了歌功颂德。

这,显然也违背了我们研究课的初衷。

再来说说“议课”。

百度了下,度娘也没能告诉我,到底是谁最先提出这个概念的。我最早听说这个概念,是在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的 崔勇漷 教授在一次讲座上提到了“观课议课”。当时,我深深的不以为然!什么听课评课,观课议课,还不是就跟把“差生”叫做“潜能生”一样?换个名儿而已!人还是那个人。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荐以及自己阅历的增加,慢慢的,我体会到不一样的体会。

“议”,讨论、商量。一个老师上了课,我们大家一起坐下来,讨论讨论,商量商量这节课这样上行不行?怎样才能上得更好?看,这样是不是就容易接受多了?从“评”到“议”,从客体到主体,感受自然大不同。

议课,咋议?

最好能提前定个“议”的点。比如这节课是观察学生活动?还是教学环节?那么我们在议的时候,就仅仅围绕这个点,来讨论活动是否科学有效,商量商量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如果从整体来议的话,窃以为,要通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反反复复在这节课上纠缠。比如一节诗歌赏析课,大家一起议议这样的课怎么上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议课,换的不仅仅是个词儿,而是一种教研理念,一种倡导平等、和谐、共生的教研理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