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讨|四年级数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含教学设计·课件)

时间:2024-11-10 23:51:3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研讨素材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能熟练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认读大数的过程,体验认读大数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现实数据的读数,感受大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三、教学过程

研讨素材二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产生和作用,进一步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通过数学活动,掌握数位顺序表,认识数位、数级,理解“位值”的概念,知道亿以内数的组成,感受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习惯。

3、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和几何直观,渗透类比、数形结合思想,进一步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数位、数位顺序表和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要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鉴于以上认识,我们在设计时,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比如,课始通过估人数、观察人口普查数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这节课所学数的“大”,切身感受到学习“更大的数”的必要性。又如,利用教材资源制作课件,让学生看到“每秒画出一个点,一刻不停地画。三个春夏秋冬过去了……要用3年2个多月才能画完1亿个点。促使学生联想,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体会,真切感受大数,培养数感。

2、利用迁移类推,让学生经历 “再创造”的过程。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揭示数位的规律和数级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数知识展开数数活动。

借助计数器,先复习学过的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再以“万”为单位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多次经历“满十进一”的过程,从而得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数数的过程,就是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了解这些计数单位所占数位的过程。在这个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整理数位顺序表,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进而引出“数级”。

让学生经历发现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的过程,经历构建数位顺序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每个新的计数单位的产生、名称、大小,认识计数单位的顺序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各数位的名称、排列顺序和规律,既为万以上数概念的形成及读写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的概念,发展数感。

教学难点: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研讨素材三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经历拨珠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数位、数级,掌握数位顺序表,揭示亿以内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结合现实素材在认数过程中,能够正确分级并且掌握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能正确掌握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

四、教学新课:

【以上内容由网上搜索而来,由阳光教研整合,各部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作者致谢!文章部分内容由截图软件得到,可能不够清晰,若喜欢该资源请向作者或出版者购买,摘录、转载,是想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做点事,仅此而已,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