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教案

时间:2024-11-15 18:40:1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桥之美 教案

教学目标 :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 语言。

导人新课:

俗话说,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水一情韵,一桥一风景。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前面我们学习了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中国石拱桥》,感受到了我国石拱桥的结构美,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别有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

(二)作者简介

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起初他学工科,因一次机缘参观了当时由画家林风眠主持的杭州艺专,便立即被五彩缤纷的艺术美迷住了,下决心改行从艺,奉献终生。中学毕业后他考入了杭州艺专。大学毕业后,吴冠中于1946年考取留法公费,毕业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于是他毅然回国,到中央美院任教,后来又到中央工艺美院任教授。吴冠中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在致力于油画民族化与国画现代化的不断探索、创新中,创作了大量的绘画艺术作品。已出版画集、文论集散文集七十余本。中国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2006年12月,其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拍卖3795万元,创两项纪录,吴氏作品最高价和国内当代油画最高价。《交河故事》2007年拍卖4070万元,创造了当代艺术家作品拍卖纪录。

(三)感受

欣赏有关桥的图片,让学生谈论抓住自己眼球的桥。

(四)探求——“美之源”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朗读课文,请找出表明桥之美根源的语句并说出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是什么?桥的美缘于桥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五)品味——“桥之韵”

1、速度读课文,找出文中介绍的各种桥并拟一个体现特征的名字。(小组讨论学生活动一)

乌镇苇丛中的石桥 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 水天间的长桥

有廊和亭的风雨桥 《清明上河图》中的桥 有廊和亭的风雨桥

高山峡谷间的铁索桥 庄稼地、小径尽头的乡间小桥

难寻点、线、面的南京长江大桥 构不成画的钱塘江大桥

有时险而不美的成昆路上的连洞桥 意义美好的鹊桥

说一说桥之美

播放课文介绍的各种桥的图片,然后具体品味课文4-5段,并以“我喜欢______桥,它美在________”的句式表达。(小组讨论学生活动二)

我喜欢乌镇苇丛中的石桥,它美在特别的感受(发闷→舒畅)

我喜欢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它美在刚柔并济,和谐统一(销魂)

我喜欢水天间的长桥,它美在卧龙一般,富有生命力的美感(满足)

我喜欢有廊和亭的风雨桥,它美在亭内安闲、自在,亭外飞瀑流泉(驻足欣赏)

我喜欢《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它美在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情调充分发挥桥的那种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的作用)

我喜欢高山峡谷间的铁索桥,它美在具有独特的生命力(无限风光在险峰)

我喜欢庄稼地、小径尽头的乡间小桥,它美在化单调为丰富(柳暗花明)

我喜欢鹊桥,它美在具有美好的意义(连接沟通)

总结:美在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

文章中写到的这些桥,作者都认为它们美吗?有没有作者认为不美的桥?为什么?

南京长江大桥难寻点、线、面 钱塘江大桥构不成画

成昆路上的连洞桥有时险而不美

梳理总结: 文中作者在介绍桥之美”时,列举了大量的“桥”,既有有形的生活中的桥,又有无形的虚写的桥。使我们感受到:桥之美关键在于它与周围环境配合,起着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或主体,或对照,或联接,或衬托呼应,构成画面,具有了和谐美,也就是文中的“桥”具有了一种美学价值。

(六)升华——“美之魂”

1、如何理解文中结尾“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这句话的含义并说出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句话揭示了桥的美学原则,即只要能与周围的环境构成一幅和谐美画面的形象,都具有桥之美。作用:总结全文,使主题深化。

2、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得到些什么启示?(请写出两条)(小组讨论学生活动三)

1):桥梁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还具有审美功能。

2):生活周围本身就有饱含画意的景致,只是自己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3):文中讲究对比、变化、和谐等,不光适用于发现、欣赏、品味桥之美,还可以把它们作为通用的原则对某一处自然风景及室内布置进行一番美的品评。

4):孤立的美固然很美,但与周围环境和谐交融才是美的极致。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