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案设计.doc-原创力文档

时间:2024-12-27 15:01:2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PAGE PAGE 1 罗布泊,消逝的仙 通惠中学 李义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安排:一教时 课前预习: 一、查阅资料,了解罗布泊。 二、学习字词: 1、读准画线字的读音: 萧瑟 和煦 干涸 吞噬( ) 裸露( ) 戈壁滩 ( ) 庇护所( ) 近在咫尺( ) 二、读懂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罗布湖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结合课文,用生动流畅的语言描述。 过去的罗布泊: 现在的罗布泊: 2、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3、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4、找出课文中表现作者忧患意识的语句,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课堂学习: 一、精彩导入: (一)、同学们看题目: 1、分析它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消逝了,成了荒漠。2、针对题目,你能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为什么会消逝?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罗布泊,听听幽怨的诉说。 (二)、我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感知课文内容,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先介绍罗布泊,然后教师放映幻灯片,让学生了解罗布泊重要的的地理位置以及变化情况。 罗布泊: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 。它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面,若羌县北部,原是新疆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呈葫芦形,公元四世纪时面积为2万平方公里,1941年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到1972罗布湖干涸时仅为450平方公里。 2、字词学习的检查。 3、学生浏览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 (1)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学生描述后放映幻灯片) 那是西北地区一个曾经非常美丽的仙湖;那是一个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充满生机 广阔美丽、环境怡人的生命绿洲。 ————绿洲 仙湖 (2)罗布泊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学生描述后放映幻灯片) 现在的罗布泊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的地方。 ——— 沙漠 神秘 (3)、罗布泊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放幻灯片) 罗布消逝于20世纪70年代。消逝的原因有两个: 一、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 二、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4)、昔日美丽的仙湖变成了如今的荒漠,作者心里感到深深地刺痛。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着罗布泊的悲剧:(放幻灯片) 青海湖水面下降,月牙湖濒临干涸。 三、合作与探究: (5)、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只图眼前利益,头脑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吸取的教训是: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发展经济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6)、找出课文中撼人心灵 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读后的感受。 例句: ①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胡杨林以人的感情,“挣扎与痛苦”表现作者为人类盲目破坏环境而痛惜不已的感情。 ②“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用拟人手法和形象的描写,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罗布泊向世人流露了“痛苦与无奈”,怎不令人痛心。这样表达,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理解:点明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作者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用了对比、你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惜,为人们的盲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