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堪称绝世佳作,开头三句就惊艳了

时间:2025-01-14 02:15:2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元好问摸鱼儿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是常谈常新的话题。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爱情是忠贞不渝,到海枯石烂的,这也是主流的爱情观。而与这些爱情观相关的古诗词句子,最著名的要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两句被编进了一首叫《梅花三弄》流行歌曲里面。

很多人都会唱这首歌,痴男怨女们更是深深地被这两句打动,以之为爱情座右铭。那到底是谁写出了这么引人入胜的痴情名句呢?这两句源出于元朝文学家,诗人元好问的一首词《摸鱼儿. 雁丘词》。

《摸鱼儿 ·雁丘词》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片。两片之前的那段文字是序言,就是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序言的大致意思是: 乙丑年我去并州参加府试的路上,遇到了一个打雁的猎人。他说今天捕获一只大雁,已经杀了。而另一只脱网的雁却呀呀悲鸣,不愿舍弃它死去的伴侣,不肯飞走。最后竟然从天上一头坠地自尽。听到这事后我把两只大雁买了下来,把它们埋葬在汾河之畔,并在它们的坟旁垒上石头作为标记。这座大雁的坟就叫“雁丘”。同行的学友很多都为大雁赋诗,我也写了一篇《雁丘词》。由于之前写的不能谱曲歌唱,现在把它修改一下定稿为可唱歌词。

白马独家译词: 真想问这茫茫红尘中,爱情是什么?竟然能让人不顾生死,全力以赴的去追求。来往于天南地北,双栖双飞的这对过客,几经寒暑,已经老翅白头。它们久尝欢乐的情趣,也遍历离别的愁苦。此时我才知道,这一对大雁比人世间的痴情男女还要痴狂。 孤独的大雁应该意识到: 万里云烟渺渺,千山暮雪茫茫,我形影相吊,还能和谁同行?

当年的汾河一带,正是汉武帝临驾巡游之地,弄箫击鼓,棹歌嘹亮,热闹喧天。而如今冷冷清清,野烟漠漠,荒树连丛。为亡雁招魂还有什么用呢?风雨里它们的魂魄啼泣不已。天妒雁侣常伴,如胶似漆。我相信这对大雁肯定和那些莺莺燕燕死后化作黄土不同,这对大雁一定能流芳千古。 千年后,雁侣的故事仍然留给诗人们铭记,并为之心醉,为之大唱,为之痛饮,为之颂扬,并来到雁丘前凭吊。

诗人要写出一篇佳作,需要有丰富的情感、有趣的灵魂、敏感的洞察力,这三者是诸多诗词产生的土壤。当时元好问才十六岁,恰好同他的名字带来两个字“好问”一样,在《燕丘词》的开篇就发出了常人都有感触,却没有问过的惊人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令人感少年叹元好问多情、钟情的同时,才调更是绝伦。由于词的格式固定,利于唱而不利于读,后世之人就把他这一问稍加变动,改写成了七言形式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教人生死相许的爱情故事总是一个悲剧,令多少人刻骨铭心,比如焦仲卿和刘兰芝,梁山伯和祝英台,罗密欧和朱丽叶……哎,你看人家十六岁的少年元好问呀,竟然能写出这样动人心弦的诗句,你说放到现在,会不会说这人早熟呢?

元好问在《雁丘词》的序言里说这首词刚开始写完的时候因为音律不协调从而用《摸鱼儿》改为词,所以白马猜想这词的开头可能本来就与“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相类似。诗人并没有说教谁生死相许。

接下来诗人在词的上半阙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在想象中描述了两只大雁同宿双飞的生活。双飞雁的生活有乐趣有苦愁,被诗人比喻成痴情的儿女。当听闻一只大雁失去伴侣后, 诗人用人类的感觉去拟写雁的感受:不知该往哪里去!用“君应有语”来表达出振颤哀伤的心弦;用一个“渺”字来引出内心对外面世界的迷茫,纵然云天万里之广,暮雪千山之阔,此心此身也无处停歇安放啊——佳侣都不在了,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于是就发生了猎人所说的故事。

在当今我们来看这深沉爱情,应该就叫做“情深不寿”吧。因为失偶的大雁是无牵无挂的,但要是人就不一样啦,有家有老有小,人活着的意义之一就是一种责任,而不是就以死相报于这份感情后就开脱解脱了——这是旁话。渺,就是雁儿把爱情许以生死的体验,践行。

“渺”字在这首词上半片的最后三句通常被称为“领格”,在摸鱼儿词牌所规定的领字,它起到一个过渡作用,从而引出诗词的下片。而词的领字一般都是仄声字,比如说下片中的那个“为”字,也是领格字,它在词林正韵里面是仄声。下面我们就来看这首《摸鱼儿》的下片。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当年箫鼓是汉武帝横渡汾水时的热闹场面,但一切都过去了,纵然是天子一样的荣耀一样是风吹雨打,烟消云散。诗人这样写是为了反衬爱情的伟大与不朽,以便引出对殉情大雁的讴歌。同样是在这里发生的故事,渺小与伟大,浅薄与深刻,令人一读,更加怜悯这一对患难与共的大雁。

接下来的几句叙事性的抒情可谓出神入化: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诗人引用《楚辞.招魂》的典故,想起即使为雁招魂也已经于事无补,而似乎在风雨中听到雁侣的悲啼。上天也感到嫉妒了,真可谓是“天若有情天亦老”!诗人写到这里,已经达到了悲情的高潮。既然如此悲哀感人,那势必会引起后世的文人墨客们共鸣,势必会闻雁丘之名而竟相来祭奠这一对大雁。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