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孙郡霞名师工作室

时间:2025-01-13 20:46:0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鲸教学设计

《鲸》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鲸》是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是 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在表达上运用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多种说明方法,对鲸的特点作通俗的说明。

选编本文的意图是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

依据文本选编意图与单元训练目标, 本课在读写方面将承担双重任务,即:重点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想,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练习中去。 据此,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特别是 “肺”的写法和“腭、哺、滤、鳍”的读音。

2. 理清课文条理,了解鲸的形体特点。

3. 学习并试着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是: 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鲸的一些知识 , 在读中体会作者介绍鲸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是: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二、学情分析

本文文字浅显,条理清晰,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学生乐读易懂。除鲸的进化过程这一内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外,其他内容均可在反复朗读中充分理解,根据以往学习说明性文章的经验,学生只对被说明的事物本身感兴趣,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 “课文介绍了什么”,而忽视“课文是怎样介绍的”,即表达方法的深层次探究,缺乏自觉探究的意识和欲望。

三、教学方法

依据学生认知特点与已有知识的铺垫,本节课,如何 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教学本文首要考虑的问题。 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采用竞赛闯关的游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运用说 —说,读一读,理一理,学一学的形式与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四、设计理念: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理念,本设计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本课教学力求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真正的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并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使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对话,成为自主阅读后的深层次需求。

课时安排:本文两课时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完成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课文脉络的梳理和第一自然段的学习。

教学流程:

一、 版画激趣,引入课文 。 ( 2分钟 )

1.同学们,老师画的是什么?(鲸)喜欢吗?

2.鲸这个字,怎么写?(学生说,师生一起写)

4. 关于鲸,你知道哪些知识?(学生自由汇报,教师随机肯定并表扬)

二、明确任务,引导学习

1.明确学习形式。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 鲸 ” 这篇 文章。今天的课堂学习,我们采用竞赛闯关的形式进行,共分三个小组,完成一项任务,得一枚笑脸,哪一组笑脸多,哪一组获胜。获胜者,下课后,可以指挥老师做一件事情。现在,我们开始第一关。

2.引导探究课文内容。

第一关: 自由朗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会写 “肺”字。(5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检查生字词的认读, 请同学上来听写生字,写在板画 “鲸”相应的部位。(肚、肺、腭) , 三组三个学生。

师 指导书写 “肺”字。

第一关顺利通过,进入 第二关 :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鲸的那些方面?看看谁有本事,可以把一段话读成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 3分钟)

学生汇报,师板书。每组两人汇报。 正确画一笑脸

把一段话读成一个字,读成一句话,都是抓关键,抓要害。抓住了这些关键,文章主要内容就一目了然。 这篇课文,就是向我们介绍了鲸的 ——指着板书让学生一起说而种类、进食、呼吸、睡觉与生长都是指鲸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板书 生活习性)

三、了解形体,学习方法( 8分钟)

闯关游戏结束,现在进入自主学习与交流环节。

形容鲸的大,你还能用什么形容词?(巨大、庞然大物、非常大、无比大、超级大、特别大、很大、极大)反正一个字,大、大、大、大、大!课文是这样写的吗?其实,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每一句都在说鲸的大,用各种办法写鲸的大。

认真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谁能够找出来作者是用什么办法写了鲸的大?

要求按照课文内容依次汇报。并指导相关的朗读,让大家从你的朗读中感觉到鲸比象大的多。 正确画一笑脸

理解 语句 。 ‘’

1.“人们见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作者把鲸跟大象比,为什么不跟猫、狗比?大象够大了,但鲸比大象大了 50、60倍。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作比较是一种特别有效的说明方法

2.“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

谁划这句,想一起到鲸嘴里去吗?(想)要是鲸突然把嘴闭上了,怎么办?太危险了。

不行!我可不能让你们送命,我心疼,作者也不会同意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要是)这个词看出不是让我们真的去,而是用了 -----假设的说明方法。(板书:假设)

假设虽然不是常用的说明方法,但用在这里却给人想象,富有情趣。

3.“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找出这句话中的数量词。“十六万吨、两千吨、四万吨、十七米、十几头。”

数字、数字,还是数字,这里用了-----列数字的方法。

( 板书:列数字 ) 列数字也是一种常用的说明方法

( 3)学生朗读并解说。指导学生朗读、解说时注意语气、语调、动作来强调数字,会让表达更生动,让人感觉鲸非同一般的大。

4. 学生小结:介绍鲸的大,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

( 板书:说明方法多种多样。)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鲸的大。
上一篇:《鲸》教案
下一篇:鲸教案设计

TAG标签:陕西省名师工作室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