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短的烈士故事

时间:2024-12-29 16:29:4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烈士事迹

江苏省句容市,地处苏南,东连镇江,西接南京,是南京的东南门户。句容以山命名,内有句曲山——茅山。句曲而有所容为句容。今天我们的故事就从这山说起。

茅山乃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更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后齐梁隐士陶弘景集儒、佛、道三家创立了道教茅山派。正所谓“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以陶弘景,葛洪,康有为为代表的许多名士都曾隐居于此,以求避一避世俗的风尘。

国破家何在?1937年冬,日本自上海进攻,破句容入南京。自此,这片净土就再也燃不起一枝檀香。1938年6月,陈毅,粟裕率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四军进入茅山,并以此为中心建立苏南抗日根据地。陶弘景的茅山,放下清静无为的道,秉着慈善为先的佛,怀着家国天下的儒走向红色的革命岁月。

在这样与痛苦缠绵,随理想前行的岁月里,涌现了许多热血报国的仁人志士。岁月风沙肆意,扑面而来。那一粒粒坚硬的砂砾生生的打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脸上。无论哪一颗迷住眼睛,都会是一次难止的流泪。走入这肆意的风沙中,睁眼,闭眼。品一颗砂砾的故事。

这颗“砂砾”叫俞世江,生于1914年,句容茅西乡蔡门村人。雇农出身。家境贫寒,9岁帮地主家放牛,干长工十几年。是土生土长的庄稼人,他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但是他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939年2月他毅然决然的加入新四军。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日伪军在茅山地区疯狂“扫荡”,“围剿”新四军。为打击日伪反动势力,组织决定俞世江以帮工身份作掩护,在村上搜集情报和做瓦解敌伪军的工作,因工作出色受到上级表扬。1945年,新四军北撤,成立留守处。俞编入句容县武工队短枪组,坚持在磨盘山、紫河、金牛洞一带活动。10月上旬,俞世江根据上级计划,组织武工队员,乔装成吃酒客人,小贩、 乞丐等,潜到春城景家冲,处死伪保安团团长兼敌情报站站长景光道。其举颇有当年辛弃疾数万军中取张安国首级之势。国民党地方武装为此胆战心惊,出示布告,悬赏通缉俞世江。不久,省保安团进驻天王寺、西村、墓东、前陵、南 镇街、白杨等地,加紧对留守人员清剿,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保存武工队力量,上级命俞世江转移到金坛县茅东南山脚下,在黄岗充当雇工,长期隐蔽,等待时机。1946年4月,由于被人告密,遭到省保安团的围捕。俞世江在突围时,因左腿受伤被捕,关押在成村。敌人为搜索武工队名单和埋藏的枪枝弹药,对俞世江三番五次施行毒刑,致使双臂脱臼,两腿肿残,但他怒目而视,宁死不屈,英勇就义。(人物资料参考于博雅人物网)

俞世江只是普通的农民,他没读过《春秋》、不通晓《共产党宣言》,但是他小时候便听过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他大概也在秋收后看过描绘杨家将的社戏。一颗爱国的种子早已植根于他的心中,在面对外来入侵之时发芽抽枝成为参天大树!他保家卫国更爱党忠诚。用自己的鲜血书写祖国的未来。在抗日战争中,他的行为符合中国人为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在抗日战争后,他的努力符合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国家统一和平,让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使命。为了自己,为了同志,为了国家,为了理想,他不惮前行,勇于奉献。他是一颗小小的砂砾,但他无比的坚硬。他的故事磨砺着国人,让国人流泪。在泪水中,他慢慢变成一颗珍珠,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画卷上,熠熠生辉!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