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匆匆》教学设计-秋日呢喃-浩瀚星空-校讯通博客
时间:2025-01-14 06:11:1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匆匆 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聚焦文章主旨 1. 板书“匆”,读什么?什么意思? 2. 板书“匆匆”,读一读,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3. “匆”表示匆忙,“匆匆”表示非常匆忙。意思有差别,读的时候节奏也不一样。齐读课题:匆匆。 4. 匆匆,春去秋来,季节是匆匆的;踏上行程,脚步是匆匆的;斗转星移,岁月是匆匆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题为《匆匆》的文章是谁写的?(朱自清) 5.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尤其他的散文被称为“美文的典范”。《匆匆》就是朱自清先生在 24 岁时写下的一篇抒情散文。 6. 预习过课文了,课文写的是什么匆匆?(时间、日子……) 7. 课文只有短短的六百多字,“日子”一词出现了 10 次。文章中还有个句子反复出现了两次,找一找。 (出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8.这句话是这篇文章的灵魂。(学生齐读)我们读书的时候,要特别关注、用心品味这些反复出现、反复强调的词语和句子,因为它们往往和文章的主题相关,有助于我们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品读一、二段,体察着急和无奈。 (一)第一自然段。 1.我请一个同学读课文第一段。(指名读) 2.(生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教师插话)燕子、杨柳、桃花,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能重新再来) 3.生继续读: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教师插话)我们的日子的特点是什么?(一去不复返)这句话中有个破折号,谁能把破折号后面的内容再读得更进一层? 4.抒情散文往往就是诗歌,我们把这段话换成诗歌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 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5.自读,指名读,齐读,感受节奏感。 6.背诵。老师给一点提示,有信心背下来吗?(出示) 燕子去了,( );杨柳枯了,( );桃花谢了,(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 (二)第二自然段 1. 第二自然段我们也用诗歌的形式来呈现。(课件出示)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 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 溜去;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声音, 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 而泪潸潸了。 2. 指名读。理解“头涔涔”“泪潸潸”的意思。朱自清为什么头涔涔,并泪潸潸呢? 3. 作者笔下的八千多日子,正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 24 年,作者为什么不用 24 年,却用八千多日子呢?(说明逝去的岁月多,更让人觉得惋惜) 4. 奖励回答问题好的学生再读这段话。 三、咀嚼惋惜和无奈 (一)第三自然段。 1. 八千多日子如针尖上的一滴水,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不知不觉,匆匆而过,那如果是一个日子呢?谁来读第三自然段? 2. 从早上起床、洗手、吃饭、默默、遮挽到睡觉,时间就像流水一样流过。请读一读这一连串描写日子脚步的词语。 挪移、过去、过去、过去、过去、跨过、飞去、闪过。 3.你发现了什么?(时间的脚步越来越快) 4.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个日子过去的匆匆吧。(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5.有的同学可能说了,我们的日子不单单是这样过的,我们的日子也是这样过的——(出示课件,请学生补充完整) 读书的时候,日子 ; 写作业的时候,日子 ; 唱歌时,日子 ; 弹琴时,日子 。 6.读书、写作业、唱歌、弹琴,这样的事情多有意义呀,作者为什么不写这些,偏要写起床、吃饭、睡觉等等这些看着很俗气的事情呢?(今年流行问“时间它去哪儿了”?用每天都做的这些事情,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习惯得不能再习惯的事,更能让人恍然大悟,原来时间真的是不知不觉就溜走了。多么令人无奈,令人惋惜,令人惆怅,还有些淡淡的哀愁呢。 四、激发上进之力量 1. 朱自清先生善于将同一句式进行反复吟咏,我们看第四自然段。师范读。 2. 读书是需要去品,去悟的。这段重复出现的一个词语——赤裸裸。意思一样吗?请大家用心品读这段话,一会儿谈谈自己的看法。 3. 学生品读感悟,然后交流。(意思不一样。第一个赤裸裸来到世界,还是婴儿,什么也没带;第二个赤裸裸是指自己对社会毫无贡献地离去。) 4. 想知道朱自清先生写这篇散文的社会背景吗?(课件出示) 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当时是“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但是诗人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他站在他的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他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因此,他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下深深的脚印”。 5.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情怀?(不甘心虚度年华) 朱自清先生不甘心这样虚度年华,他想告诉世人,我们不要白白走这一遭!所以,他在文中反复地问——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生齐读) 所以他发出这样的感慨——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呢?(生齐读) 6.朱自清先生深感生命的匆匆,时间的可贵,正是如此,他对自己严格要求,所以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他的生命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再来看看写下这篇文章之后,他的生命历程:(课件出示) 1923 年发表长诗《毁灭》,影响很大。 1925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开始创作散文并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1928 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散文作家。 1931 年留学英国, 1932 年回国,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兼任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任西南联大教授。 1946 年回北京清华大学旧居, 1948 年 8 月 12 日病逝。 7. 带着对朱自清先生的敬佩之情,再来用心品读他的散文名篇《匆匆》吧。(学生自读全文) 时光一去不复返,人生一去不复返。我们的日子留下了什么痕迹呢?我们的人生又该留下怎样的痕迹呢?我们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呢?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自己的一生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