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观后感1200字
一
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河,看不见头,也看不见尾。河流很平静,只是不时有细小的浪花拍打在岸边。若是仔细查看,还可以看见几尾小鱼在水草间翕乎相乐。
沿着木栈道走着,林间独有的清香充斥在空气中。一尊尊铜像不时出现在路旁。他们身着布衣,手握铁铲,动作整齐划一,嘴里似乎还喊着什么口号。我不禁上前,细细观摩后才注意到铜像旁的注解:红旗渠民工。
二
林州,位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自明朝正统元年至新中国成立,林县发生的自然灾害就多达100多次。由于林县身处山区,用水困难,有时大旱连年,河井干涸,庄稼颗粒不收。人们饱受煎熬,甚至骨肉相食。
终于,到了元代,潞安巡抚李汉卿再也不忍心了。他四处筹划,号召人民,终于建立了天平渠,引来了水。明代林县知县谢思聪也仿建了谢公渠。可是,饥荒还是照样来临,水源还是照样稀少。
1949年,林县解放后,又建了许多小渠,暂时解决了林县的用水危机,饱受摧残的林县,终于有机会喘口气了。
然而,本就脆弱的林县水渠在1959年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中倒下了,人民又一次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难道,林县命定如此?
时任中央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用他的行动回答:绝不!
三
1959年初,林县会议室内,杨贵胸有成竹地告诉县委员会说:“我们建一条水渠,把浊漳河的河水引到林县来,七万人,每人一米,二月初开始,大干三月,五月竣工!”
然而,杨贵毕竟只是一个从未接触过水利的县委书记。
开工后几天,他满心欢喜地前去工地视察,却不敢相信他的眼睛:被炸得残破不全的山岭正奄奄一息地哀嚎,而工人如一盘散沙似的瞎干一气。严峻的形势使他意识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于是他沉下心来,仔细研究,发现水渠领导、劳力、技术力量太分散,没有领导的工人漫山放炮,有的挖错了渠线,有的炸坏了渠底。急需要抓紧干的关键部位的工程却不能按时拿下来,工程质量、安全都没有保证,进度十分缓慢。
这时,他清晰地意识到:建水渠,要有专业技术人才,要打持久战。
而这场持久战,一打便是十年。
四
这是一场打得惊心动魄,艰苦万分的持久战。
山区环境恶劣,民工们只能睡在山崖下、石缝中,有的垒石庵,有的挖窑洞,有的露天打铺,睡在没有房顶、没有床、更没有火的石板上,薅把茅草当铺草…十年修渠,没有一个人用修渠的钱盖过一栋房子。
修建水渠石灰用量非常大。东姚公社的"烧灰王"原树泉,自告奋勇献计烧石灰。河顺公社在学习原树泉烧灰法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明窑堆石烧灰法,一窑可以烧400公斤石灰,彻底解决了工地用石灰难的问题。
最后,水泥厂的建设成了修建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几万民工中没有会浇筑水泥的,技术部人员便每日四处奔波,寻找合适的人才。听说合涧公社雪山大队有个老人,曾在太原水泥厂当过工程师,现在退休在家。指挥部工作人员不辞辛苦,翻山越岭徒步90多里登门邀请。老人凭着对家乡人民的无限崇敬,不顾自己年迈,下山筹办水泥厂,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
无数困难,就这样被一一化解。总长70。6公里的水渠,终于在1969年7月,历经十年竣工了。这条被称做“人工天河”的长渠,因其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命名为“红旗渠。”
五
红旗飘飘。如今,坐在观影室里,看着一帧帧珍贵的历史画面,我由衷地感到敬佩。屋外,层峦叠嶂的高岭中,红旗渠的河水还在不语地流动着,而在从今往后的无数日日月月中,红旗渠也将不停地流动,携带着属于红旗渠的精神,不停地向前方流动。
本文地址:红旗渠-观后感1200字https://www.09vv.cn/a/65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