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量彰显大国担当(防控疫情展现出来的中国力量作文)

时间:2024-11-11 05:14:3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防控疫情展现出来的中国力量作文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牢筑防止疫情蔓延的防线。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但也有一些西方人士发表充满偏见和无知的对华言论,将“中国”“中国人”“华侨华人”与“病毒”简单粗暴地划上等号,对中国抗疫措施说三道四,歪曲抹黑。这些无良知、非理性的做法,令中国人民愤慨,让国际社会不齿。

成效是最有力的反驳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我们依法将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措施严格管理,把武汉和湖北作为主战场,举全国之力予以支援。各省区市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构建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控体系。

经过艰苦努力,中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加快恢复。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这场“战疫”中所展现的能力、意志、决心和担当令世界动容。“中国为世界争取了时间”,“中国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中国应对疫情措施值得称道”,“如果没有中国的努力,全球病例会远高于此”……这些是近期国际社会对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高频评价,也是对中国在此次战“疫”中体现的大国担当的中肯评价。

病毒固然可怕,但比病毒更可怕的是孤立歧视、落井下石。在深度交融的全球化时代,疫情防控是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打造铜墙铁壁。当前,几十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纷纷向中国伸出援手,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4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以电话、信函、声明等方式对中国表示慰问和支持。对于这些善意与实实在在的支持,中国人民铭记在心。相形之下,那些揣有一己之私,恶意抹黑、借机生事者,更显道德水平之低下。

制度是最显著的优势

“在疫情面前,中国政府展现出强大高效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令我印象深刻,这正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如此表示。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审时度势、综合研判,及时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了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同时组织群众、动员群众,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控体系。紧要关头,党就是守初心、担使命、勇战斗的中流砥柱;危难时刻,党就是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主心骨。

疫情突然来袭,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也考验着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14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司其职、协调联动、万众一心、全力奋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发挥到极致。调派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抗疫最前线,迅速开设火神山、雷神山等集中收治医院和方舱医院,组织19个省份对口支援……一项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充分展现了中国出色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这是其他很多国家都做不到的,也为世界防疫树立了典范。

负责是最鲜明的态度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采取前所未有、世所罕见的防控与救治举措,全力维护本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也积极主动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迅速分享部分毒株全基因组序列,成功研制快速检测试剂盒,努力防止疫情在世界蔓延,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贡献,展现了大国担当。

病毒没有国界,环球同此凉热,没有一个人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我们同舟共济、合作应对。中国和国际社会携手防控疫情的实践,展现了世界各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和成效!

“每当这种灾难波及世界的时候,我们都再一次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恰逢其时。我们都生活在地球村,应该共同与灾难作斗争。”西班牙共产党主席森特利亚这样评价。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当前疫情防控仍处在关键时期,防控工作丝毫不能放松。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集合人力物力财力,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欢迎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