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盏灯秧歌词
甘肃社火歌曲《十盏灯》歌词如下:
一盏灯来什么灯,月牙桥上吕洞宾。洞宾想吃仙药酒,连吃三杯醉醺醺。
二盏灯来什么灯,二郎担山在空中。阳山底下太阳压,这是二郎显神通。
三盏灯来什么灯,弟兄三人哭紫荆。三人哭活紫荆树,枯树上开花绿叶青。
四盏灯来什么灯,桃源结义好兄弟。问你弟兄名和姓,刘备关张赵子龙。
五盏灯来什么灯,王祥卧冰孝母亲。王祥有一个孝母的意,一对儿鲜鱼献母亲。
六盏灯来什么灯,三关口上的杨彦景。杨宗保绑在辕门上,救命的恩人穆桂英。
七盏灯来什么灯,咬脐郎打猎在山中。背的长枪跨的弓,领的猎狗架的鹰。
八盏灯来什么灯,杨八郎北国去招亲。杨八郎打扮成北鞑子,倒把母亲吃一惊。
九盏灯来什么灯,九里山前活埋母。鸡毛分斤害哥嫂,断他阳寿十八春。
十盏灯来什么灯,十面埋伏闯英雄。要知英雄名和姓,一马捎到凤凰城。
社火音乐的特点:
社火的音乐更是将其与众不同的特性都展现了出来。社火以歌舞为主要表现形式,结合了杂耍和武术等群众性的表演。
社火表演中都有音乐,例如跳伞表演、花花曲、折子烟歌、乐船词曲等这些表演中都体现了丰富的音乐特点。
方言腔调所展示出来的特点,在歌词的腔调上融合了天水地区的韵腔特点,在秧歌中就表现为先抑后扬的腔调,咬字也比较重。音乐比较押韵,都有着较为固定的歌词,并且通常为成句押韵。
延安人喜观扭秧歌。正月初七八过后,延安人喜气洋洋开始闹秧歌。这是一年一度村社活动最集中的一段时间。通过这种“闹红火”活动,庆贺过去的一年的劳动收获,祈保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秧歌队组织严密,依照当地的习俗,秧歌队由手擎花伞的“伞头”指挥。
“秧歌”是一种用锣鼓、唢呐伴奏,将舞蹈、歌唱揉为一体的民间艺术。秧歌有很多角色,每个角色腰里扎一根红绸子,女角多一把扇子,头上饰以用彩色纸张折叠的缨子。丑角由性情活泼的人扮演,如县官、地主、蛮婆蛮汉。他们着白衣红裤,耳挂红枣,胸垂一串红辣椒,手执笤帚当扇,提一个油葫芦,扭扭捏捏,丑态百出。他们不时跳出圈外,在人群中钻来钻去,令人捧腹大笑。延安秧歌流派众多,最具特色的当数延安北部的过街秧歌、排门秧歌、大场秧歌、对子秧歌、走灯秧歌和南部的老秧歌。各种秧歌主要由踢场子、打腰鼓、扳水船、跑竹马等组成。踢场子有:天地牌子、双葫芦、枣核乱开花、十盏灯、十二莲灯灯套灯、八仙过海、双辫蒜、秦王乱点兵、鬼拉腿等。另外还有五大洲、小蝴蝶等新编场牌。
据说,秧歌起源于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原为迎神驱邪的宗教活动,现在则成为一种民间的吉庆活动。在“伞头”的指挥下,秧歌队首先挨家挨户拜年。每进一家院子,主人连忙捧出烟酒为之接风。“伞头”根据周围环境,编出恰当的秧歌词,如“五谷丰登家家乐,大囤满来小囤流”一类的吉利话,同时,秧歌队在院里扭起欢快的“排门秧歌”。于是,歌声鼓声鞭炮声响成一片。秧歌队转院拜年继续进行。转院拜完年后,还要拜性口圈,拜庙,拜煤窑等。随后,秧歌队来到村中广场表演。声地上点燃篝火,立几个油灯碗,秧歌队的表演日以继夜。在唢呐、鼓、钹等乐器的伴奏下,扮成各种人物的舞者,手持彩扇、彩绸、手帕、绸巾、红花,甩开双手,左回右旋,翩翩起舞。演员的全部情绪都靠身段的扭摆来表现,主要是臀部的左摇右摆,带动脚步有节奏地移动,进一步,退半步,闪腰垫步,妙趣横生。一个场地也可以有几家秧歌队同时表演,互相憋着劲头比赛。北派场子舞姿粗犷豪放;东路派轻歌漫舞表演细腻;而南路秧歌则以最古老的特色见长。有的地区,在正月十五前后,还要进行汇演比赛。这种习俗也叫打擂台或进彩门。参赛的秧歌队由伞头指挥。伞头骑在马上,领秧歌队与对方斗阵,斗阵的主要形式是伞头之间的对唱,输者让道,胜者再与另一队对唱,直至决出雌雄,夺魁者以擂台得主的身份进入青松翠柏搭成的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