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emi歌词谱
分别读作do(哆)、re(来)、mi(咪)、fa(发)、sol(唆)、la(拉)、si(西)。其中,do、re、mi、fa、sol、la、si,是自然大调式中的七个基本音级的唱法,叫做“唱名”,是在演唱旋律时为方便唱谱而采用的名称。
这种七个固定音节的唱名方法产生于11世纪,由意大利音乐家圭多发明。他采用自己编配的一首赞美诗每一行歌词的第一个音节作唱名,从此沿用至今(原do为ut、si为sa,后改为今天的唱法)。
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
其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后经德国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一般所称的简谱,是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ti(中国为si),英文由C、D、E、F、G、A、B表示,休止以0表示。
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1、2、3、4、5、6、7来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尔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那时西方人极注重发明创造和版权等个人成绩,才被记载入史册。
18世纪时法国人,名卢梭;1742年在法国巴黎向科学院宣读了一篇论文《音乐新符号建议书》再提这“数字简谱”。18世纪中叶此后,又有一批法国的音乐家、医生、数学家等把“数字简谱”加以整理,完善。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兴起“新式学堂”,其中的“学堂乐歌”课直接效法日本的音乐教育,也沿袭了日本使用简谱的做法。在许多中小学里开设唱歌课。当时的唱歌教材,以我国音乐教师填词的日本歌曲居多,其中五线谱,也有简谱。简谱大概就是这个时候由日本传入我国的。
简谱如下:
乐谱:
拓展资料:
《哆来咪》为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插曲,被称为好莱坞音乐歌舞片经典中的经典。美国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作曲,奥斯卡·哈默斯坦第二作词。
随着电影在全世界的放映而流行于世界各地,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旋律优美流畅,内容生动有趣。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传颂最广的一部活泼、温馨的音乐电影,好莱坞音乐歌舞片经典中的经典,艺术与娱乐最成功的平衡之作,人类最珍贵的永恒佳品。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哆来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