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读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4-12-26 01:09:3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黄帝内经》是一本中药医药名书,其中有数百种古代一直沿用到今日的医术供后人学习,就是必须要维持人与自然规律的协调统一。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黄帝内经》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黄帝内经》读书心得体会ƪ1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以经命名的三大奇书《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之一。这三部奇书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代表着古人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与此同时,《黄帝内经》也是中国传统ҽѧ四大经典著作《神农本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之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较早的医学典籍。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仅应该密切关注这些古书中千古流芳的内容,更肩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断去继承古人的优点、弥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不足、赋予他们崭新的生命力,使得他们不断跟上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脚步,继续让他们为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不断发挥出应有的源头作用。

有道是:百善孝为先。

古人云:为人子而不读医书,犹为不孝也。

因此,身为一名有知识、有修养的现代人,无论是为了我们父母的身体健康还是为了自己乃至子孙后代,人人都有必要重新去学习并领悟人类先祖著医书的宗旨,正确看待他们学医、重孝之目的,全面了解《黄帝内经》能给世人带来的人生启示。

据网上相关资料介绍:

一、从《黄帝内经》现有的内容看,《黄帝内经》是托名传说中的人文始祖黄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区、伯高等人的论医之书,包括《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分九卷、81篇,共80多万字。

1、《灵枢》,亦称《九卷》、《针经》、《九灵》、《九墟》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针经》传本佚文与古本《灵枢》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为一共同的祖本,但与南宋史崧发现的《灵枢》传本则不尽相同。史载北宋有高丽献《针经》镂版刊行,今无书可证。至南宋初期,《灵枢》和《针经》各种传本均失传。绍兴二十五年,史崧将其家藏《灵枢》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扩展为二十四卷,附加音释,镂版刊行。至此,《灵枢》传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种传本,而一再印行,流传至今。

2、《素问》,在汉魂、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传本。为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王焘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

齐梁间全元起注本,是最早的注本,但当时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实际只有八卷。这个传本先后被唐王冰、宋林亿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后失传。

唐、王冰注本,唐宝应元年,王冰以全元起注本为底本注《素问》,将已亡佚的第七卷,以七篇大论补入,到北宋嘉佑治平年间,设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础上进行校勘,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雕版刊行,而定型。

二、从《黄帝内经》原始的内容看,《黄帝内经》又名《内经》,其中所引述的古代医籍多达五十多种。主要有《禁服》、《脉度》、《本藏》、《外揣》、《五色》、《热论》、《诊经》、《脉经》、《针经》、《上经》、《下经》、《揆度》、《阴阳》、《奇恒》、《经脉》等等。这说明在《内经》成书之时,就已经有很多的更为远古的相关医书流传于世,所以,也可以简单地认为

《黄帝内经》是对我国上古医学的第一次逻辑大总结。

三、从《内经》的创作年代看,其基本定稿年代大概不晚于战国时期。尽管其中有些内容可能出于秦汉及六朝人之手,但是,《内经》得以见诸于世可能在大约2000年前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

四、从《黄帝内经》涉及的知识领域看,其博大精深的阐述,不仅仅涉及医学,还涉及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很多的学科。

五、从《内经》的问世及其深远影响看,中国古代著名的大医学家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正是深受《内经》成书思想的熏陶,经过自己不断地刻苦研读,深得其内容精要后再不断结合自己切身的体会,重新弥补了其中的不足部分,最终才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医。

六、从《黄帝内经》的成书过程看,《黄帝内经》撰成之初,在战国时期可能被称为《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等20余种单行本。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校书,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中,始由李柱国等校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班固撰《汉书》时,这些医籍的传本仍被完整地保存,载于《汉书艺文志》中,仍为十八卷。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魏末晋初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汉书艺文志》的十八卷本《黄帝内经》传本已不复存在,不仅被分割为《素问》、《九卷》或《针经》两书,而且亦有所亡失。《九卷》在唐代时,王冰称之为《灵枢》。至宋,史崧将其家藏《灵枢经》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扩展为二十四卷,附加音释,镂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各9卷,始成为《黄帝内经》基本固定的两大组成部分,分别从天人相应、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藏象、病症、诊法、治则、针灸等九大方面,并结合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始对中医学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概括和认识。

从以上的相关资料中,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的总结:

《黄帝内经》决非一人一时之作。它的著成,不仅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还标志着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在战胜疾病方面已经不再迷信天命论的封建迷信思想,更标志着优秀的中华儿女所肩负的孝敬父母、造福子孙后代的人生重任!与此同时,《黄帝内经》的问世,不仅为当世的人们在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以及药物学等医学研究上奠定了相对科学的、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对巩固世人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以及如何战胜疾病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科学引导作用。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

《黄帝内经》汇集了战国时期前后众多远古的医家乃至道家成功的治病救人经验,为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敲响了防重于治的治世警钟!

首先,在医学理论上,《黄帝内经》不仅从微观的角度建立了中医学上虽然比较抽象但却相当系统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以及养生学、运气学等中医学基础理论,还从宏观的角度为人们提供了在治病救人方面应该从诊断上努力做到望闻问切、综观全局,从治疗上应该努力做到标本兼治、内外结合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指导。直到现在,在人们大力提倡中外结合、科学发展的现代化年代,《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等等标本兼治的中医学理论仍然不失为人类社会得以实现走向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内径。

其次,在相关理论上,《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很多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宏观上,它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道家朴素唯物主义天人合一的思想,还同我国世界闻名的天才级道家创始人老子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经典治世理论有着惊人的一致。因此,如果世人能够站在宏观思维的角度,从心灵出发,重新去看

《黄帝内经》自始至终都是一部可以和《老子》道德经相媲美的治世经典,是作为和谐社会的每一位公民得以实现走向完善自己、战胜自己的外径。

总而言之,作为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在影响上首屈一指的人类文明始祖之一黄帝,历代的著作者既然愿以黄帝的名字去命名、并不断为《黄帝内经》补充更新的内容,所以,无论是把它作为指导人类得以健康发展的外径还是内径,我想,其社会价值自然是流芳百世,其社会影响必然会福满人间。

《黄帝内经》读书心得体会篇2

《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这只是经典中的一小段,我把自己平时读经典后,运用经典的几个病案写出来,与您一同分享,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有一天,我的一个同事过来找我针灸治疗颈椎病,因为以前脖子疼痛,用二针就能明显减轻,有时一针就可以了,今天又来了,说昨天科室有个事挺气人的,领导安排给他做,又没地方发泄,实在不想接那个活儿,晚上想着这事,没睡好,早上起来,颈椎部位疼痛,头晕不适。 因为我很了解我的同事,平时蛮有性格的,脾气较大,又急躁,听他说完,心里明白了他的颈椎病是因为肝郁化火,想起内经的原话: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针刺肝经原穴太冲,用泻法,1分钟后拔针,头晕颈痛消失。

省公安厅一领导,上班期间办公¢室突然感觉心好像要跳出来了,很难受,自己摸脉,每分钟接近150次,持续了近30分钟,打电话咨询该怎么办?问起病因,说最近因为国庆60周年庆,因安保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压力大,自己火气很大,经常对下属发脾气。我比较了解我的朋友,要他平躺在床上,用手重按左手内关穴处,他照做了,开始压上去疼痛难耐,很想放弃,电话中一再嘱咐直压到内关穴处无疼痛为止。20分钟后电话告知心跳如常。这也是来自于学习经典的体会,内经原文: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选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指压治疗,疗效确实令人感到惊奇。如果病人没经验的,肯定会急诊叫120送去医院,其实这也是中医针灸在急诊临床应用的典型案例。

一从事药材生意的病人,广州人,在北京做生意,因为肩背疼痛近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照片,MR检查,均未见异常,局部打封闭,贴膏药有用了,也做了局部推拿按摩,未见改善。回广州后约出来吃晚饭,餐桌上见患者咳嗽,流涕,很狼狈的样子,连声说对不起,他夫人说感冒很长时间了,把他嘴上的烟拿掉,还暗示要我告诉他抽烟会加重咳嗽。其实自从见到患者的第一眼起,治疗取穴已了然于心。于是选手太阴肺经荥穴鱼际,用泻法,患者痛得哇哇叫,不到2分钟拔针,患者全身出微汗,肩背疼痛,咳嗽,流涕所有症状全消失了。我也点了一支烟,顺手给他一支,边聊边抽烟。这哪与抽烟相关啊。西医可是讲抽烟与呼吸道疾病有很大的相关性啊,记得在老家有的抽烟,活到九十多也未见咽喉炎,气管炎及肺癌的,有的从不占烟酒,50多岁也一身的病啊。其实他只是肺经外感风寒,是肺经的问题,针刺肺经鱼际穴,针到病除。病人觉得很神奇,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在《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记载了该病的治疗方法: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还有关于脾经病和肾经病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以西医命名的疾病, 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这里就不举例了,只是想说明一点,想学好中医,做一个名理的中医,临床疗效好的中医,无论您走遍千山万水,访遍五岳九州的名师,您终究还得回来温习我们共同的的经典:《黄帝内经》。

这只是《金匮真言论》中的一小段,读了,也经常用,常常收到针到病除的临床疗效,很多病友说我看病用药取穴很随意,但见效快,疗效好,对西医的同一个病,能用很多Ѩλ,很多方法治疗,很难学,也难看懂的,其实我只是继承了中医学先祖的一点点东西,在临床上运用经络辩证治疗而已。《黄帝内经》里还有很多的宝贝等着我们的中医学子去挖掘,去探索,去继承,去发扬。

《黄帝内经》读书心得体会篇3

健康长寿是古今中外人类美好的理想。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一个人

能不能健康长寿,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60%取决于生活方式。这其中的60%就是你的养生保健方式对健康长寿的影响。在当前现代医学大力倡导积极控制疾病的危险因素,预防为主,早期干预的主流下,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疾病。我们重读成书于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卷一》有关养生防病学说,获益匪浅。我们惊叹植根于华夏民族古老的中医养生文化,其精妙的墨采,深奥的文著,深深的蕴含着东方养生防病的智慧和哲学理念,有着惊人的超时空预测性和现实性,为我们华夏民族的繁衍生息,养生防病和健康长寿,功不可没。现选取其中部分著名的养生防病章节与大家共同尝析。

一、养生的重要原则

原文: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译文:上古时代的人,一般都懂得养生的道理,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方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一定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不妄事操劳,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寿命应该终了的时候,度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这样了,把酒当水饮,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酒醉了,还肆行房事,怂情色欲而使阴精竭绝,使真元耗散,不知道保持精力的充沛,蓄养精神的重要,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背了人生的真正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就衰老了。

心得:《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为十八卷,其中九卷名为《素问》,另外九卷为《灵枢》,全书共八十一篇,以问答体形式书写。该书非一人一时之作,是集众人智慧而编写的,主要部份形成于战国时期,该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秦汉以来的医学成就,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凡是历代有所成就的医家无不视其为珍宝。该书注重整体和谐的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和治疗。《内经》非常重视养身保健,该书开篇第一卷的四篇论中有三篇《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均重点论述养生防病的重要性和养生方法,其养生学说并贯穿全书各个章节。本段条文提出人的自然寿命为百岁,能否达到这一寿限,关键在于能否坚持养生,养生者皆度百岁,不养生者,半百而衰,把顺应自然规律,调摄精神,节制情欲,保养元气,抗御外邪,节制饮食,劳逸适度,生活有一定规律做为养生的重要原则。提出养生的最高标准是形与神俱,既年至百岁仍然形体壮实,精力旺盛,动作不显衰老。并批评那些不懂养生的人,违背养生规律,把有害于身心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作为常规,恣意饮酒作乐,只贪图一时的心欢,作息没有一定规律,所以容易衰老得病。

二、养生强调保护和调养人体正气

原文: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译文:上古时代深懂养生之道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讲到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静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居藏于内,精神内守而不耗散,这样,病又从哪里来呢?所以人们心志安闲,欲望不多,心境安定而没有恐惧,虽劳形体而不致疲倦,真气平和而调顺,每人都能顺心所欲并感到满意。人们无论吃什么都觉得香甜,穿什么都感到舒服,大家喜爱自己的风俗习尚,愉快的生活,相互之间从不羡慕地位的高低,所以这些人称得上朴实无华。这样任何不正当的嗜欲都不会干扰他们的视听,任何淫乱邪说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不论愚笨的,聪明的,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所以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这都是由于他们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危害所致啊。

心得: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就要受大自然的制约,大自然除了自身的运动变化,还受宇宙中的日、月、星辰的影响,因此发生台风,泥石流,山洪暴发,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自古有之,古人统称之为虚邪贼风。人类要得以生存,就必须对这些外来的不利因素要适时躲避,防御,保全生命。同时《内经》非常重视内在因素的主导地位,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十分强调保护和调养人体正气的重要性,即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特别是调摄精神和心态情志、道德修养等内因在养生防病的重要作用,这种形神合一论为现代亚健康的治疗学提供了依据。调情志,养精神,心无杂念,自足常乐可使人体气机条畅,血运通顺,利于养身防病,有效的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如高Ѫѹ、冠心病、消化性溃疡、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生和利于疾病的康复。

三、养生要顺应四时季节变化

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气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译文:春天的三个月,是所谓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季节。天地间俱显出勃勃生机,富有生气,万物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当入夜即睡眠,早早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舒张形体,漫步于庭院,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提倡生长不要滥杀伐,提倡施予不要敛夺,提倡奖励不要惩罚,这是适应春天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便会伤肝,到了夏天就会发生寒性病变,使提供给夏天盛长的物质基础减少了。

夏天的三个月,是所谓草蕃木秀繁衍秀美的季节。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人们应当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厌恶白天太长,使心中无存郁怒,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天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有浓厚兴趣。这是适应夏天气候,保护长养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夏长之气,心气受伤,到了秋天就会发生疟疾,使提供秋天收敛的能力也就差了,冬天再次发生疾病。

秋天三个月,是所谓收容平藏,万物成熟的季节。此时天高风急,地气清明,应当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宁,减少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思外驰,以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是适应秋季的特点,而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秋收之气,肺气就会受伤,冬天就要发生完谷不化的泄泻病,使提供冬天潜藏之气的能力减弱了。

冬天的三个月,是所谓紧闭坚藏,生机潜伏的季节。当此水寒成冷,大地龟裂,,人们应当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的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好象有个人的隐私,严守而不外泄,又像得到了渴望得到的东西,把它密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是适应冬天的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如果违逆了冬藏之气,就要伤肾,到了春天就会发生痿厥病,使提供春天的生养能力减弱了。

心得:《内经》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有着息息相通的关系,人体要保持健康,必须维持人与自然规律的协调统一。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之一,必然受大自然四时季节气候,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人体的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的活动与大自然春夏秋冬四时气候的消长变化相互通应,密切联系。本段条文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养生防病方法,并指出如违背四季养生法则不仅会影响当季主令脏腑的病变,也可能对下一季节身体的其它脏腑产生危害。如春季大自然生机勃发,草木萌芽生长,万物复苏,应注意顺应自然变化早睡早起,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要保持乐观情绪,以养肝气。按中医五行归类,春属木,应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万物滋生,气主生发。人体肝气与之相应,肝气旺于春,性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有疏泄功能。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对人体全身脏腑组织气血的运行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还能较好的协调自身的精神情绪,控制不良情绪对大脑的刺激影响,同时肝疏泄功能正常对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有促进作用,对胆汁的正常分泌排泄,全身的ѪҺ流通和水液的正常代谢都有一定的协调作用。如果春季不能正常养生,违逆了春天生发之气,就会伤害人体肝脏的疏泄功能,,导致肝病、高血压、脑中风、消化性溃病等病变。同时由于春季调养不当,机体免疫功能减弱,到了夏季还会发生各种病变。其他如夏季要养心气,秋季养肺气,冬季养肾气,每季未一个月养脾胃之气,不一一展述。

四、注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原文: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译文: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顺从了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如果违逆了这个规律,就会戕伐生命力,破坏真元之气。,顺从阴阳的消长就能生存,违反了就会死亡,顺从了它就会正常,违反了它就会混乱。相反,如背道而行,就会使机体与自然环境相格拒,就会发生疾病,危害生命。

心得: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是本篇提出四时养生防病的重要原则,历代医家对此认识尚不一致。主要有四种看法:一是认为春主生,夏主长,秋主收,冬主藏,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秋冬则要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二是认为养即制也,春夏阳盛,故宜食寒凉以制其亢阳。秋冬阴盛,故宜食温热以制其盛阴。三是认为春夏属阳,秋冬属阴。阳为阴之根,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阴为阳之基,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是从阴阳互根理论阐发的。四是认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内虚之阴。综合全篇精神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在论述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生长属阳,收藏属阴,因此我们认为第一种观点较合符原文精神。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但其他三种论点从不同角度对原文精神作了阐发,扩大了这一养生原则的应用,如后世中医学家对许多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等冬季寒冷季节加剧的疾病,于夏季阳气较旺时给予调理治疗,往往收效更佳,能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这种冬病夏治的方法,便是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原则的发挥。

五、养生重在顺应自然,保护阳气。

原文: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命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译文:自古以来,人与自然界相通相合是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大凡天地之间,南北东西上下之内,大如九州的地域,小如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大自然气息相通。天气衍生五行,阴阳之气又依盛衰消长而各分为三。如果经常违背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那么邪气就会伤害人体,这就是寿命的根本。

苍天的气清净,人的精神就相应地调畅平和,顺应天气的变化,就会阳气固密,虽有贼风邪气,也不能加害于人,这是适应时序阴阳变化的结果。所以圣人能够专心致志,顺应天气,而通达阴阳变化之理。如果违逆了适应天气的原则,就会内使九窍不通,外使肌肉壅塞,卫气焕散不固,这是由于人们不能适应自然变化所致,称为自伤,阳气会因此而受到削弱。

人体有阳气,就像天上有太阳,假如阳气失却了正常的位次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所以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因太阳的光明普照而显现出来,而人的阳气也应在上在外,并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心得:人与大自然息息相通,人的生命本源于大自然阴阳之气,故《内经》本段条文说生之本,本于阴阳,人的生命活动既然与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相通,所以人也必须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环境条件,保持生态平衡,并与之相适应才有利于养生防病,若经常违背人与自然相通的规律,就会损害、削弱生命的抗病能力,即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从而发生诸如内闭九窍, 外壅肌肉等各种病变,这是由于未能适应自然养生的结果,所以原文强调此谓自伤。如果按生气通天的理论养生,做到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就能使人志意治、阳气固,身心健康,虽有贼邪弗能害也。

万物生长靠太阳,本文以天体中的太阳来形象地说明人体阳气的重要性,为后世中医扶阳学派在治疗疾病,养生保健方面奠定了理论基础。

六、养生重在疾病的预防

原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译文:所以圣人不是等疾病发生再去治疗,而是重视在疾病发生之前的预防。如同不是等乱事发生再去治理,而是重视乱事发生之前的防范。如果疾病已经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事已经形成再去治理,那就如同临渴掘井,临战铸器,不也太晚了吗?

心得:《黄帝内经》非常重视疾病的预防和养生,强调高明的医生应着眼于治未病。本段条文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集中体现了这一重要思想,具有深邃的哲学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对现代医学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和调治有一定启发,同时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内经》治未病的思想包含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即病防变和病愈防复四个方面。《内经》治未病理论数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学的疾病防治和养生实践,对于当今人们越来越多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和养生保健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如何治未病呢?当代国医大师,中医泰斗 邓铁涛教授谈到:第一,崇尚养心。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平衡,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和嗜欲。现代医学也证明这一点的重要性,精神紧张和情绪压抑均能引起血压升高,血管内分泌和代谢紊乱,从而损伤心、脑、肾和血管。第二,饮食有节。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喜食大鱼大肉,肥甘厚味之品,邓老认为,人们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能保证人体生理需求即可,不要摄入过多的盐,因为咸伤肾,也不要摄入过多的高脂饮食,适当增加疏菜水果的摄入量。《内经,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内经,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也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饮食自倍,脾胃乃伤。第三,戒烟限酒,吸烟对人体百害而无一利,适量饮酒对心脑血管有一定益处,但不宜过量,过量则有害。第四,运动调养。古人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正是这个道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电视、电脑的普及,脑力劳动增加,久视久坐,运动锻炼减少,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增加。应积极倡导适当运动,如每天步行、慢跑、练太极拳。第五,天人合一。邓老认为,养生与防病应遵循和适应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节交替,气候环境,按照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结合自己的身体状态进行,要起居有时,作息有度。第六,即病防变,小病防大,一病防多,在医生的指导积极配合治疗调养。第七,病愈防复。一些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和代谢疾病,经过治疗,症状消失了,但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观察病情变化,治疗调养,防止复发。

七、结语:

传颂千年的《黄帝内经》养生学说和治未病的预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实践总结,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值得我们继承发扬,不断完善,使中医养生学和治未病思想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得以发挥,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发挥更大作用。让我们时时吟诵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并身体力行。养生延年,关爱生命,让我们的生活更快乐。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中国画报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吴伟:治未病而不是治末病国医大师邓铁涛谈心血管病防治策略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黄帝内经》读书心得体会相关内容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黄帝内经》读书心得体会篇4

一直对养生比较感兴趣,但也就是了解些皮毛而已。看到老师的读书清单里有这本《黄帝内经》,回到寝室就下载了电子书来看看,当然还有一本白话文的。但是其中有些内容还是理解不了,这里只写些我学习到的内容,确实也受益了许多。另:附带学习了徐文兵教授的《黄帝内经的智慧》讲座,吴清忠老师的《人体使用手册》,中里巴人的《求人不如求己》。

学以致用,讲女人如何爱自己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这是最著名的一段对女人生长过程的总结,所以就从这里开始学习。

女子到了七岁,肾气盛旺了起来,乳齿更换,头发开始茂盛。十四岁时,天癸产生,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按时来潮,具备了生育子女的能力。二十一岁时,肾气充满,真牙生出,牙齿就长全了。二十八岁时,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的生长达到最茂盛的阶段,此时身体最为强壮。三十五岁时,阳明经脉气血渐衰弱,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脱落。四十二岁时,三阳经脉气血衰弱,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开始变白。四十九岁时,任脉气血虚弱,太冲脉的气血也衰少了,天葵枯竭,月经断绝,所以形体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

中医讲人讲求阴阳平衡,那什么是阴阳?《皇帝内经》讲: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意思是说,天、地、人万物都是由阴阳☃而产生的,天地的变化、气候的变化、人体的生长都由阴阳的变化而成。其中,天和地之间,天为阳,地为阴;人之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就一个人来说,体表的为阳,体内的就为阴;人的手,手背为阳,手掌为阴。如何保持阴阳平衡,其实简单一句话:过犹不及。做什么都要有度。虽然阴阳是对立的两面,但是阴阳是密切相关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阴不足时,我们用阳来转阴,阳不足时,又可以用阴来生阳。阴太过了,也可以补阳来制约阴。阳太过了,就用补阴来制约阳。

阴阳平衡在女性美的表现有几个方面:气血足, 精力旺,容色靓,体型适,心情好。

女性多数都气血不足,容易出现黑眼圈,容易劳累,眼涩,痛经,肥胖等等。血气是一切生命的基础,这里不只是女性,男性也是同样的道理。

中医经常用阴、阳、虚、实、血气、火等这些字来描述人体血气和脏器的状况。中医把人体的能量分为血气和火,血气指的是一个人的正常能量,火则指人体储存的能量,也就是我们透支体力时的能量来源。另外也用阴阳来代表这两种能源,阴指储存的火,阳指正常的血气。阳虚指的™是血气略有不足:阴虚则是人体血气不足到需要动用储存的火:阴虚火重则说 明不但动用储存的火,而且还在大量透支:阴阳两虚则代表血气和火都已大量亏虚接近殆尽。

血气分这些等级

1、健康水平 这种人各方面都很平衡,身体能抵抗外来的各种入侵,不容易得病。这种人其实很少,或许常年练气功或者瑜伽高手才会达到这种程度

2、阳虚水平

3、阴虚水平

4、阴阳两虚

5、血气枯竭

其实只要知道血气需要吃好、睡好来养就够了。所以晚上10点之前要睡觉,三餐都要保证,没事儿敲胆经,坚持热水泡脚。

痛经,体寒以及久坐都会引起痛经。体寒的话熬姜枣茶喝,计量的话12颗大枣、大拇指甲盖儿大的姜块儿,切片儿,如果需要调味儿,就加红糖。久坐会导致中段淤血,这里适用瑜伽拉伸,可缓解。

肤色,是每个女人都关心的事情,黄帝内经讲肺主皮毛,所以肤色等皮肤问题多于肺气有关,肺气匀则不会出现毛孔粗大,干纹等问题。而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就是说肺与大肠互相影响,,如果肺火肃降,那么大肠也可能传导失常,导致大便困难,而众所周知,便秘又会影响人体排毒,毒素在体内越积越多,各类大大小小的毛病都会接踵而来。不仅如此,肺气不足还容易引发风疹、过敏等病症,如果肺热上蒸,痤疮、酒渣鼻、牛皮癣等症状也会不胜其扰。肺对应秋季、白色,所以要在秋季特别注意避免吸入寒气,另外山药、百合、白豆、白木耳、红枣等,另另外,戒烟和酒。黄帝内经中讲过悲伤肺所以还要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情,反面教材就是红楼梦的林黛玉了,不就得了个肺痨吗?!

《黄帝内经》读书心得体会篇5

在汗牛充栋的中医典籍中,我们熟悉的常用的能称得上经书的很少:大学系统读过的就四本:《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神农本草经》,《难经》。开始读这些经典时,发现读完一遍,或几遍后收获往往很少,很苦恼:读了中医经典却不知道怎样去运用,有时有这样的想法:中医是一门纯正的经验医学吗?是我们的古人在欺骗我们吗?前不久看报纸:发现中医药已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意思是不保护起来,就要面临进一步萎缩,淘汰甚至是消亡,且目前国内大多数中医院都不是在发展扩大,而是处于求生存的状态,在现代医学日益发达的时代,有这样傻傻的坚持下去的必要吗?中医到底是科学吗?为此,我曾扪心自问,科学是什么?衡量中ฒ医科学的标准是什么?现代科学是衡量中医是否科学的标尺吗?我想不是,最简单直接的证据便是:目前很多临床疾病现代医学无法治疗,可一放到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的中医里面,疗效确实肯定,所以我不想去争论中医是否科学,中医的经典是否科学,在我的心里有一个对中医的定位和评价:能治好病就是科学。

怀着这样的信念,反复研读《黄帝内经》,把自己放到天地自然里,把人自然化、自然人化,把地球人化、人地球化,采用传统医学取类比像方法学习经典,反复揣摩,并把自己感悟到的理运用于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有时对于现代医学的疑难杂症,却能收到覆杯之效,对一些急诊病人,也效如桴鼓。当然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在临床上碰到很多的疾病,疗效不肯定,有时甚至是石沉大海。我想是我对中医经典的理解不够,并不是中医不能治愈该病。

下面请允许我把自己学习《黄帝内经》过程中对一些经文的感悟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1 《阴阳印象大论》篇云:.惟圣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六经为川,肠胃为海.

2 《五运行大论》篇云:帝曰:地之下为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故燥盛则地干,暑盛则地热,风盛则地动,湿盛则地泥,寒盛则地裂,火盛则地固也。

3 《金匮真言论》篇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谿;.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4 《五常政大论》篇云..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耳

5 《阴阳别论》篇云: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以下是对上面五条经文的感悟,希望能给您带来启发。

经云:.下象地以养足,把人地球化,地类比为足,脾主四肢,足为脾所主,脾属土,头象天,足法地,湿盛则地泥,如果你睡前洗脚,泡泡足,用手在足底用力抓一下,如果你的手上有很多脱落的白色 角化蛋白,可不可以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说你脾湿盛,如果你脱袜子时,脚气的气味很臭,符不符合《金匮真言论》篇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谿;.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可不可以说你肾虚呢?病在你的骨里面呢,从以上两个小小的生活常识,可不可以诊断为中医的脾肾两虚呢,如果你还有怀疑,我们可以继续运用黄帝内经.灵枢经的经络来进一步佐证中医诊断疾病的科学性。可以用一根筷子或用手指在你的脐部旁开四寸的大横穴找到压痛点,或脾之大络大包穴可以找到压痛点,也可以在第十一胸椎旁开1.5寸的足太阳膀胱经脾腧穴找到压痛点,也可在脾的募穴章门找到压痛点;同样也可在脐部旁开0.5寸的肓腧,或太谿找到压痛点,也可在第二腰椎旁开1.5寸的足太阳膀胱经肾腧穴找到压痛点,也可以在肾的募穴京门找到压痛点。也许其中一部分人很相信,因为他确实脾虚,肾也虚,脾肾或与脾肾相关的病变已被现代医学诊断出来了,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会笑话你,甚至攻击你,这时也许我会告诉你,你病在气的阶段,病在阳的阶段,而我们现代医学对于气态的疾病还无法检测出来,现代医学能检测到的都是在人体已成形的东西,如子宫肌瘤,癌肿,鼻息肉,溃疡,高血糖,冠脉里面的瘀血等,所以内经云:阳化气,阴成形。气化则无形,气合则有形,到一定时候,就能检测出来了,这个时候,治疗就比较困难了。这就是上士闻道与下士闻道的差别,不要见到道就想到迷信,内经云:候之所始,道之所生,《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可知,道生候,候生物,有什么样的自然规律,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气候,不同的气候会产生不同的物候,如果你适应自然规律,适应自然规律的气候,那么就不会生病,反之则病,治病必求于本,本即道,即规律,即真理,即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聊天时也许会问到,你的属相是什么?但作为一名医生若看病时也问这些,病人或同事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可您曾知道,这里面有很丰富的内涵,如果你出生的属相是猪,或蛇,若出生的中运是木运,那么你这一辈子很可能有一个疾病会伴随你一生。也许你会认为我在讲算命,我可以自豪的告诉你,他来自于《黄帝内经》:《阴阳别论》篇: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阴是指厥阴肝,一阳是指少阳胆,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学说云:巳亥之上,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喉痹是不是咽喉炎,是不是扁桃体炎,是不是慢性支气管炎,喉癌等的总称. 通过询问患者的出生年月或属相,就可以诊断你有咽或喉或气管的病变,这算不算科学,难道一定要支纤镜诊断的才算科学?如果你的属相是鼠呢?是不是有其他不同的疾病呢,这是不是家族的疾病谱呢?有没有遗传呢?这些都值得我们潜下心来研究。

《黄帝内经》很多篇章理都在讲一些我们生活中的道理,寓治病于日常生活中,如《五常政大论》篇云..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耳。这句经文的大致意思是西北寒凉的地方多胀病,东南方温热的地方多疮疡。胀病用下法可消,疮疡用汗法可愈,这是气候和地理影响人体腠理开闭所致,天地阴阳的太过与不及所致。

具体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呢?还得从天人合一的观点出发来理解。首先把人地球化,地球人化。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冬天井中的水是暖的,刚打出来的井水还冒热气,而冬天气候寒凉,当然地表是凉的;夏天刚打出来的井水很凉,但夏天气候炎热。也就是说冬天地球的表面冷,地心热,夏天地表热,地心寒,放到中医的整体观里可以表述为:冬天地球为表寒里热,夏天地球为表热里寒。把人地球化,东南方是不是气候炎热,西北方气候寒凉,那么东南方表热里必寒,西北方表寒里必热,根据天人合一,取类比像的原则来思考,生活在东南方气候炎热的人,腠理开泄,阳气易外泄,容易形成一种外热里寒,内脏相对以虚寒为主;生活在西北方气候寒冷地带的人,腠理密闭,容易形成一种外寒里热的格局,内脏相对以里热为主;理说透了,法和方药是很自然的事,所以内经云: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真正理解了这句经文的含义,在东南方治疗皮肤疮疡病,你应该是高手。作为广东省中医院的一名肛肠外科医生,感悟了内经这句话的一点内涵后让我在皮肤病的治疗领域大获丰收,真的。

经典的内涵很深,我深深的感悟到,只要你真正理解了哪怕是一句话,在某一类疾病的治疗上,肯定会有很大的突破,比如只要你理解了《阴阳印象大论》篇云:..六经为川,肠胃为海.,简简单单八个字,学中医的我们都读过,也许都能背出来,但并不代表理解了经文的含义。我也只是从中感悟到一些道理,并把他运用于临床,在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明显提高,以后还有很多很多的路走,对我而言,也许中医药攻克肿瘤只是万里长城才开始迈出了第一步,但我深信不疑,通过传统的中医药、针、刺络及灸疗,肿瘤的治疗效果应该上几个台阶,有些患者治愈并非不可能,而不是处于目前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现状。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六经是指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肠为手阳明大肠经,胃为足阳明胃经,肠胃均为阳明经;经云: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川为江河,海为大海,在自然界中,江河的水最后均汇入大海。那么六经的病变可不可以通过一定的法,疏通经络,把病变通过经络引入肠胃之海排出体外呢?我想能,因为海纳百川,上善若水。关键在于怎样把六经的病变转变为阳明经的病变,也就是说把六经的病变通过中药或针刺或灸法或情志治疗,通过经络的内联脏腑、外络四肢百骸引入肠胃之海,从而排出体外。

《黄帝内经》被奉为中医学的经典,为历朝历代中医学大家奉为准绳,说内心话,目前我们谈中医,离创新还太远,首先应该面对现实,好好的继承,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来不得天马行空,来不得半点马虎,更来不得大跃进。而临床上,很多人批评中医不科学,《黄帝内经》不科学,其实很多人根本都没读完过内经,更别说理解了其中的一部分内核,更谈不上继承和创新了。《黄帝内经》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书的作者是谁,有过很多争论,我们暂时搁置争议,看《五运行大论》篇黄帝与歧伯的对话,帝曰:地之下为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读到这句经文,我的内心为之一震,几千年前的作者岐伯竞能看到地球在大气中,是大气托起来的,我坦诚,我看不到地球在大气中,我只知道地球在我的脚下。

想说的很多,很多,真的整本《黄帝内经》就十三个简单的方,整本书都在讲宇宙的理、人身的理、天人合一的理,理明了,法易明,方和药自然是水到渠成,但是现在的理渐渐的远离中医的理和法了,主要研究方和药,所以说我们继承的很多是形而下的东西,抛弃的很多是形而上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呢?这与我们现代人的心浮急躁、急功近利有关,所以很少有人能潜下心来研读医古文味道很浓和晦涩难懂的经典;也与目前中医院生存状况息息相关:我们首先要求生存,单纯开几剂中药,别说奖金,恐怕连工资也发不出;当然与中医的大环境也有关:来了急性病,你开中药给治疗,来了一个肿瘤病人,你不首选手术或化疗治疗,你的治疗就不符合诊疗常规,病人就算死在手术台上或化疗过程中,也很正常,因为符合西医诊疗常规,学中医的认为我们中医的辨证论治还没有诊疗常规,所以绝大部分中医师在快速西化,中医院也在西化,这是大环境所致。其实中医有自己完善的诊疗常规,其中的理法方药一应俱全。在哪里?理在我们的《黄帝内经》里,在《难经》里,法和方在我们的《伤寒杂病论》里,药在《神农本草经》。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熟读经典、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中医会愈来愈少,中医的发展在逐渐的偏离轨道。如《黄帝内经 素问》里的五运六气学说,明堂五色诊,《黄帝内经 灵枢》经络诊断及治疗,还有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发展起来手诊,脊柱诊断,中医全息诊断等,你一讲到这些方面,人家就给你带个高帽子:你看相,算命啊;这还好,再差点就是江湖游医的高帽子。所以很少有人愿意花大力气去钻研这费力不讨好的经典,但如果钻进去了,你会发现是另外一片湛蓝湛蓝的天,你会发现黄帝内经里的五运六气、经络学说、天人合

一、取类比象等等才是中医精华中的精华,是我们中医学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