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庆祝建党90周年党课讲稿材料

时间:2024-12-26 01:22:5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中国共产党90年的风雨历程,党的丰功伟绩不是一堂党课就能讲的完得。希望大家时刻提醒自己不断提高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并以实际行动来履行自己的庄严誓言。

根据校党委研究,今天由我来上一堂党课,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提高。党课的

题目是:《机遇、发展、跨越》。有的同志可能会问:党课可讲的内容很多,为什么选择“机遇”这个话题?我有三点考虑:一是今年是我党90华诞,90年辉煌实践与机遇的关系值得研究;二是今年将迎来贺州建市庆典,我市林业的发展历程与机遇有着怎样的关联值得思考;三是今年处于“十二五”开局的重要节点,如何判断和把握我们将要面临的机遇值得重视。基于上述考虑,我相应地讲三个问题: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机遇思想与实践;二是贺州林业的发展与机遇的关系;三是如何认识和驾驭我们将要面临的机遇。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中国共产党的机遇思想与实践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机遇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必定出现,但一经出现就可能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事件和条件,是一定时间、地点、环境下出现的一种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可能性。

重要的战略间歇期,是建立以美国利益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巩固和加强美国世界霸权的最佳时期。俄罗斯将今后15-20年视为实现国家复兴、重振大国雄风的关键时期。印度官方人士和学者则声称:21世纪将成为亚洲世纪,而未来一二十年是印度崛起的战略机遇期。英国首相布莱尔1997年一上台就提出“新工党、新英国”的口号,声称要重振英国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雄风。日本领导人多次强调日本不仅要成为经济大国,而且要成为政治大国,要谋求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古今中外运用机遇取得成功的人物更是不胜枚举:诸葛亮人称“卧龙”,待机而出后向刘备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提出了对策,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为刘备建立和巩固蜀汉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拿破仑从一个小小的尉级炮兵军官,最终登上权力顶峰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源于他土伦战役中捕捉机遇、抓住机遇的本领。

不厌其烦的列举这些事例是想说明:无论从我国近现代发展历程看,还是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历程看,能不能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乃至一所学校,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

历史、他者是镜子,可以使我们经常照一照自己;历史、他者也是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有所创新。那么,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从曲折的历史进程中认清时代机遇的?又是怎样拿出百倍的勇气和智慧,应对现实挑战的?90年的党史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这就是:什么时候我们抓住了机遇、用好了机遇,我们的党、我们的事业就能取得胜利;什么时候放过了机遇、错失了机遇,我们的党、我们的事业就会受到挫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程,就是共产党人历揽古今中外、统筹革命建设,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的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机遇思想不断走向成熟的历程。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机遇思想是党的理论宝库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发展、成熟于党领导的中华民族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主要见诸于四代领导核心的重要论断。中国共产党的机遇思想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机遇是由许多主客观条件构成的,具有必然性,能否善于发现机遇,体现了我们的敏锐力、洞察力、分析力。

机遇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所谓机遇,不过是“历史环境”造就的历史机会;所谓挑战,也往往是“历史环境”催生的现实

问题。

在毛泽东的著作中,大量记录了各种不同的“机”、“战机”、“契机”、“时机”、“良机”、“先机”,表明了毛泽东完全肯定事物发展中机遇的客观存在。

邓小平更是年年讲“机遇”,1990年他指出:“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一些深刻的矛盾刚刚暴露出来。我们可以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1991年指出

江泽民作为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指出,我们的改革和发展正面临难得的机遇。

在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再次强调了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构成机遇的主客观条件瞬息万变,机遇具有偶然性,能否善于抓住机遇,体现了我们的责任意识、时间观念、务实作风。

机遇能否出现,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现,以什么方式出现,都是不完全确定的;同时,机遇并不总是存在和不变的,当机遇来临时,如果不立即紧紧地抓住它,它就会很快消失,于是,只能等待下一次机会的来临。而这个等待,也许是漫长的、甚至是痛苦的。更可怕的是有些机遇“一去不复返”,再也等不到“下一次”了!俗话所说“时不我待”、“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是这个道理。

又一个难得的有利发展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只争朝夕地工作。”

建国以后,我们曾丧失过某些机遇。比如50年代后期,我们急于求成,人为变革生产关系,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结果经济滑坡,生产萎缩。而此时的日本、德国抓住了美国的汽车技术、半导体技术和家电技术大规模转移的机遇,一跃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再比如“十年文革”时期。世界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全球产业结构再次调整,西欧、北美相继成为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一大批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成功利用这一机遇,迅速崛起,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而我们却“以阶级斗争为纲”,大搞“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不仅又一次痛失机遇,而且国民经济也濒临崩溃。回顾这段历史,李先念指出,“文革”十年在经济上仅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相当于建国30年基本建设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换句话说,相当于败掉了1949-1979年全部国营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相当的一份ธ家产。邓小平极其痛心地指出:“我们从1957年以后,耽误了二十年,而这二十年又是世界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是非常可惜的。”这些例子,从反面证明了抢抓机遇与快速发展的关系。江泽民强调:“在形势和机遇问题上,我们应当有这样的态度:要有时代的紧迫感,抓住机遇;要有历史的责任感,珍惜机遇;要有科学的态度,用好机遇”,

三、机遇一般指有利的甚至最佳的条件,能对事物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引起重大变化,能否善于驾驭机遇,体现了我们的战略眼光、胆识魄力、决策水平。

哲人说过,“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哲学家培根也曾说“善于在做一件事的开端识别时机,这是一种极难得的智慧”,都是强调要增强用好机遇的本领。毛泽东明确提出要始终不渝“占机”,不可“失机”,主张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认为把握时机是一种聪明才干,唯有虚心研究,勤于思考和思索的人们才可以获得。

邓小平认为,要把握机遇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他指出:“不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邓小平关于机遇与发展、机遇与挑战、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等辩证关系的深刻揭示,对于当期推进我们学校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总书记强调,能不能用好机遇,“是一个涉及科学判断和正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认

识问题,也是一个事关胜利实现我国改革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问题。这个战略判断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有充分客观依据和重大战略意义”。

可见,能否形成系统科学的机遇思想并付诸实践,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的大问题。从革命年代抓住机遇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到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抓住机遇做出改革开放的“关键抉择”,到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处于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判断;从世纪之交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到“十一五”顺利通过各种风险的严峻考验,“机遇”一词,亿万中国人已耳熟能详,“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

二、南邮的发展与机遇的关系

南邮近70年的发展历程,既沐浴着党和国家的阳光雨露,也是国家信息通信事业发展壮大的见证和缩影。南邮人在一次次困惑中求索,在

一番番砥砺中前行,在一回回变革中提升。南京邮电大学的发展总是与机遇的把握、驾驭息息相关。

当战争的硝烟弥漫中华大地,稚嫩的南邮应运而生,勇敢地担当起为我党我军培养通信人才的重任,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学校培养了一千余名通信人才,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也建立了学校与邮电同呼吸、与通信共命运、与国家共发展的密切联系。

当教育改革的浪潮扑面而来,南邮人一次次抓住了发展的机遇:1958年升格为本科,1978年成为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权高校,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启动新校区建设,成功更名为大学,学校的办学内涵不断丰富、办学实力不断增强。

当进入“十一五”以后,我们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提出“要跳出南邮看南邮,要站在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全局看南邮,要立足于全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大趋势看南邮,要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维度看南邮”。第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实现一个目标(建设“多科性、教研型、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取得重大进展,学校综合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凝炼一种精神(凝炼并弘扬南邮精神,铸造“务实、进取、高效”的校园文化),发挥四个作用(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师生的主人翁作用、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成一个转型(从外延与内涵并重向以内涵建设为主的战略转型),推进三项改革(教育教学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五大体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拔尖人才选培体系、重点学科建设体系、科研工作创新体系、开放办学支撑体系),实现八个提升(快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层次、学科建设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学校国际化水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升教职工的福利待遇)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明确提出了管理工作方针(增强动力、激发活力、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形成合力)、学科建设方针(“抓中间带两头”、“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先为、有后为”的建设原则,正确处理好特色发展和多科性大学建设目标的关系,明确了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确定了学科建设的重点;按照“理关系、抓整合、重特色”的思路,加强学科整合,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对相关学院进行了调整)、科技创新工作方针(“政产学研紧密结合”,重应用、重创新)、人才工作方针(立足培养、着眼提高、择优引进、合理使用、科学考核)、基本建设方针(挖掘潜力、提高效益、依据财力、急用先建、分步实施)。

学校整体定位(多科性、教研型、国际化)、办学层次定位(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拓展留学生教育,加快推进国际合作)、社会功能定位(立足江苏、辐射全国;面向行业,服务社会)、“四大发展战略”(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创新活校)等关乎学校长远发展的顶层设计,使学校发展的目标更加远大、思路更加清晰、改革更加有力、路子更加顺畅。

当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抓住时机于下半年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发展战略大讨论,确立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抢抓机遇、科学发展”的活动主题。在四届三次教代会开幕式上,我们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六个观念”:“人”是发展的第一瓶颈;“机制”是发展的第一要素;无功便是过;错失发展机遇是最大的罪过;放弃原则的好人主义也是以权谋私;“怕”字当头是领导干部的最大素质缺陷和思想障碍,全校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当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构想,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发展物联网重大机遇,果断决策,成立了全国高校第一个物联网学院、物联网研究院,建立了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科技园,成立了南京市物联网产业联盟,也因此而获得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的立项建设,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省份,提供了有效支撑。

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我们大

力破解影响学校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以更超常的魄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以更开阔的思路全方位深化改革,将体制机制创新贯彻于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一是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包括逐步建立各工作岗位“能进能出”机制,逐步过渡到全面实行人才租赁的人员补充机制,教师的培养提高机制、队伍优化机制,逐步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不断强化干部队伍培训提高和优任弱免机制等。二是创新科研工作机制,包括建立综合投入机制,各学院定编时给予一定的弹性编制,不断落实科研考核机制等。三是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机制,提出了“两提高、一降低即提高合格率、优才率,降低编级率”的工作目标,并建立了学业预警制度、成立了强化培养部。四是创新发展动力与保障机制,包括进一步深化二级管理,进一步落实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学科、学术带头人滚动选拔机制,构建资源整合机制,不失时机地建设“民心工程”鸿雁名居等。

至45.7%;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人数增长了176.6%,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人数增长了416.1%;博士生导师人数增长了192.9%,硕士生导师人数增长了276.7%);办学规模增长迅猛(在校普通生超过16000人,其中研究生规模增长了93.6%,年招生人数首次突破1000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中层干部平均年龄下降至44.5岁;其中正高职称比例由20.93%上升至37.78%)。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以来,学校建设发展资金总量达22.5亿元,新增建筑面积15.86万㎡,新增绿地面积12万㎡,学校资产负债率已回落到合理范围之内)。振兴南邮的画卷在全体南邮人的共同努力下,正浓墨重彩地展开,学校发展呈现出好的形势、好的趋势、好的气势。

三、如何认识和驾驭我们将要面临的机遇

成绩值得骄傲,经验弥足珍贵。今天的南邮,正处于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替点:“十一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已经展开。全体南邮人正以新的姿态,向新的目标阔步前进。在这样的历史方位下,“机遇”以全新的内涵进入我们的视野——

这一时期,伴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高等教育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总书记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赋予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职能,高校间一场新的全方位综合实力竞争正在展开。在这场竞争中,如果不能抓住机遇、把握主动,我校就难以在这场竞争中掌握主动,甚至可能会拉大与同类高校的差距。

这一时期,信息通信事业发展势头强劲而活跃,高等教育的国际、国内,校际、校地、校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将不断深化,学校发展面临新的社会环境。深化政产学研结合,实现学科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对于更好拓展办学空间、体现办学价值极为关键,否则,我们就难有地位、难有话语权。

这一时期,南邮各项事业向纵深发展的理念、战略、思路已经基本成熟,加快转型和科学发展的各项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校内各项深度改革,建立和创新科学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学校就能更上一层楼;否则,有可能错失机遇,甚至失去初步形成的比较优势和来之不易的的良好势头。

总之,根据我们已经确定的“十二五”发

展规划,这一时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在这样充满挑战、竞争激烈的形势面前,在这样时间紧迫、艰巨繁重的任务面前,能否取得新成就、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把我校的各项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台阶、新的高度、新的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我们党员干部与时俱进、顺势而为的能力、本领、素质,与我们是否能够前瞻性地发现机遇、及时地抢抓机遇、科学地用好机遇密切相关。5天前(6月19日),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同志在全市领导干部学习会上,要求全市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以新的视角精准把握南京未来发展大势。他指出,机遇不等人,赶上了就是使命,我们有幸赶上了南京抢抓第三次机遇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特殊的时期,应该视为幸运,是难得的。对于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来讲,看不到机遇是愚钝的,抓不到机遇是平庸的,错失机遇将会成为历史罪人。我感觉,杨书记的讲话精神对于我们南邮未来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性。

作为党员干部,首先要敏锐地发现机遇。机遇 ☺总是不期而至。我们的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机遇观,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机遇思想武装自己;要学会认识自己面临的机遇,注重思维训练,提高认知水平;要炼就一双洞悉大势的“火眼金睛”,增强自身的洞察力、辨别力、判断力。

其次要善于抢抓机遇。机遇稍纵即逝,机遇来临时,不能坐等,不可犹豫;机遇往往与挑战同在,与风险相伴,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不能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永不服输、勇于担当,才能抢到机遇;唯有奋起直追、奋发有为、奋力拼搏,才能把挑战变成发展机遇、把机遇变成发展优势。否则,大机遇会变成小机遇,甚至机遇来了也会擦肩而过。会不会抓机遇、敢不敢抢机遇,表面上看是一个人胆识和勇气的体现,深层看实质上是一个人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事业心责任心是否强烈、价值取向是否正确、奉献精神是否牢固的试金石和测量仪。

最后要科学用好机遇。机遇不是那种靠天赐就能得来的运气福气,而是在一定的历史过程中,靠不断的作为和努力累积起来的有利环境和发展要素之和,是在最有利于发展的时期,用持续的奋斗和变革,赢来的有利于发展的时间空间因素的叠加。因此,机遇的价值不在于其时长和特点,而在于是否得到了有效运用,是由人们把握和运用机遇的能力来决定机遇的价值。对于能抓住和运用机遇的人来讲,机遇是有价值的,反

之,则没有价值。

敏锐发现机遇、善于抢抓机遇、科学用好机遇这三个方面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紧密联系,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落实到学校的发展实践和我们各位的工作实践,着眼于提高大家驾驭机遇的能力和素质,推进学校事业新的跨越发展,我向大家提出树“三气”、纠“三风”、扬“三性”、鼓“三劲”这四点要求。

一、进一步树立正气、大气、生气,这“三气”是驾驭机遇、推进学校跨越发展的重要保证。先说正气,对一个组织、一个单位而言,正气就是指光明正大的作风或纯正良好的风气,一个组织、一个单位充满了正气,这个组织、这个单位就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一个班子、一个人而言,正气就是指浩然的气概和刚正的气节,一个班子、一个人具有了正气,这个班子、这个人就会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因此,正气是一种有利于鼓舞士气,激发活力,增强团结,奋发向上的无形资产和精神力量。如果私底下拉拉扯扯、搞小圈子、建小山头,如果宁可影响发展,不愿影响感情,那么,就违背了党的宗旨,与事业发®展有害。在我看来,归根结蒂是私心作怪、利益作祟、弘扬正气,就是做人要走正道、守规矩;就是处理问题要公道正派☠,讲党性、讲原则;就是要黑白分明、扶正祛邪。对错误、丑恶的东西,要人人抵制反对,对正确、善良的东西,要人人赞扬支持,这是对我们每个党员的基本要求。再看大气,一般而言,大气就是指盛大宏伟的气势,通常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很有气势。对一个人而言,人们常说做人要大气。记得和其正凉茶用的广告词就是这句话,有本书也叫《做人要大气》。在我看来,大气就是拿得起放得下,说话办事干脆利落,具有君子风范;大气就是有宽厚博大的胸怀,还有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的雅量;大气就是让人感觉到你有坦坦荡荡、信得过靠得住的人格魅力;更重要的就是要有立足于长远发展的谋略和眼光。振兴南邮,特别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具有这样的境界和气魄,挥洒再创辉煌的大手笔、谱写跨越式发展的大文章。还有生气,生气本意是指使万物生长发育之气,对人而言,是指人的活力和生命力,一种昂扬的气概,清著名词人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要通过制度建设,通过政策导向,通过机制创新,通过宣传营造,挖掘潜力、释放活力、激发创造力,形成生机勃勃比干劲、昂扬向上比业绩、千帆竞发比贡献的生动局面。

二、进一步纠正软弱之风、推诿之风、拖沓之风,这是驾驭机遇、推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