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企业报纸的心得体会
一:关于《湖北化肥》报的基本情况
1:湖北化肥分公司的基本概况: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化肥分公司位于江汉平原西缘的湖北省枝江市,东临古城荆州,西接宜昌三峡,近临三峡国际机场,南濒万里长江,北靠宜黄高速公路。公司的铁路专用线与全国联网,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忠武”线天然气管道直达公司。产品可通过水路、铁路、公路、航空运往全国各地。
湖北化肥分公司目前是湖北省内唯一一家大氮肥生产企业,在中南地区具有较大的规模,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生产管理水平处于全国同类型装置前列,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XX年3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对湖北化肥厂的主要生产装置和优质资产进行重组改制,成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湖北化肥分公司,现有固定资产总值28亿元。
湖北化肥分公司以“从严、求实、团结、文明、进取”的企业精神,营造高起点的管理机制,从龙头产品“长江”牌尿素进入市场开始,在产品质量上追求卓越,在生产经营上追求高效,先后荣获“全国先进集体五一劳动奖状”、 “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等300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
湖北化肥分公司主要有合成氨和尿素两大生产装置,年产合成氨32万吨,尿素56万吨。拥有25mw热电站一座。产品有合成氨、尿素、复合肥、液体二氧化碳等。其中“长江牌”尿素荣获国家质量银奖,“长江牌”尿素、“长江牌”复合肥连续多年获得“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
XX年,股份公司投资12.56亿元,采用壳牌粉煤气化技术对生产原料路线进行改造。作为“煤代油”改造过渡期生产,XX年,公司又投资1366万元进行天然气代油的原料改造,预计年增效益1亿元。XX年底改造完成后,合成氨生产能力将达到39.6万吨/年,尿素产量将达到60万吨/年。届时,湖北化肥分公司将形成煤、天ส然气双头运行的格局,成为以生产优质尿素为龙头主业,碳一化工、精细化工为辅业的现代化生产企业。
2:《湖北化肥》报的工作要点
《湖北化肥》报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提高办报质量和报纸品位为中心,以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提高职工文化素质为目的,遵循新闻规律,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服务职工这一工作宗旨,较好地完成了企业党委交给的宣传任务。
a、紧贴企业中心工作,强化宣传鼓动作用。
《湖北化肥》报始终坚持以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为中心,抓住反映企业生产经营、销售工作、降本增效、技改技革、工程建设、企业管理、深化改革、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亮点,以消息、通讯、图片、言论等表现手法,吸引职工家属的眼球,把企业当前想干什么、在干什么、努力的方向传递给职工家属,让大家干有方向、干有动力。从全年报纸的刊稿数上看,此类内容占据了很大的篇幅,让职工看到了企业的闪光点,看到了企业的希望,从而凝聚了职工的力量,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
☑b、把握工作重点,发挥导向作用。
企业每一个发展时期,除中心工作外,都有一定的工作重点,有些重点也是工作中的难点、焦点。对此,报社均做了详细的策划。像湖北化肥分公司进行煤代油改造,报纸在一版开设了专栏进行宣传,并在其他版面以消息、人物通讯、工作通讯等的形势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这样不仅为职工鼓了劲,还把他们一些好的做法带给其他单位,使各单位间的信息互动起来。在先进性教育过程中,《湖北化肥》报社不仅仅是期期报道各单位好的做法,而且连续4期进行专刊报道。在接受集团公司、宜昌市委开展先进性教育工作检查时,湖北化肥厂党委还把《湖北化肥》报的先进性教育专刊列入汇报材料,在检查过程中受到了集团公司、宜昌市委的好评。
c、突出自身特点,提高报纸品位。
企业报由于受环境和受众的局限,不可能是大而全的,只能小而精。那么精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湖北化肥》报社提出了四味四贴近,即增强政治味,贴近生活;增强经济味,贴近市场;增强人情味,贴近生活;增强文化味,贴近职工。像在增强经济味方面,报社突出了栏目设计,以半月谈、走进多经、安全平台、能工巧匠、职工论坛、理论学习、支部书记谈工作、聚焦改造、热点时评等栏目,将企业生产经营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涵盖进去;而报纸上开设的社区服务等栏目,则架起了报纸与职工沟通的信息桥梁,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人情味。除此之外,报纸的副刊内容也不断丰实,参与副刊创作的人员大大增加,出现了许多新面孔。
d、加强上下联系,主动出击报道。
报纸的信息大多数来自于基层,来自于一线,服务的对象是广大职工。报纸的信息来源离不开通讯员的支持。对此,报社加强了对通讯员的培养工作,要求编辑必须培养3名以上的骨干通讯员。报社编采人员经常利用到基层采访的机会,加强与骨干通讯员的沟通,采取为通讯员定题采访或合作采稿等方式,提高通讯员的采写能力,使骨干通讯员队伍在不断扩大的同时,还增加了稿件的数量,提高了稿件的质量。
e、增强协作精神,提高办报质量。
报社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除在严把大样审核关外,还强化了对报社的内部管理工作,为提高办报质量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从提高办报质量大局出发,在每期编前会上,报社编辑人员都要对本期报道重点进行认真的讨论,群策群力组织好报纸的策划、采写工作。每期清样出来后,每个版面的校对编辑都要进行认真的校对,以降低报纸的差错率。报纸印发后,编辑们还要对每个版的稿件进行评议,互相取长补短,提高办报水平。同时,报社还聘请了五名评报员,对每期报纸从标题的制作、文章的写作、差错率等方面进行点评,以利于编辑们从中找出差距,弥补不足。
《湖北化肥》报还严格执行国家对新闻出版的要求和管理规定,规范运作,无违规行为发生,每年都通过了湖北省新闻出版局的审查。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湖北化肥》报还加强了与其他兄弟报社联系,相互邮寄报纸,吸取外来经验。并参与了湖北省企业报协会举办的活动,获得“湖北省企业报优秀单位称号”,有4名记者、2名编辑在湖北省企业报协会好新闻的评比活动中获奖。
3:《湖北化肥》报的栏目设置和特色
《湖北化肥》一版:要闻版(体现政治味贴近中心)
重点对企业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使职工及时知道企业和企业领导近期强调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在弘扬什么,要抓好什么,从而发挥舆论引导、宣传作用。及时对热点问题追踪。根据职工的心态和需求,引导职工增强对政治、经济形势的认识,提高职工的认知、认同能力,确保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栏目:社论及评论员文章,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半月谈”言论稿件,增强对职工思想的引导。还有聚焦改造、管理新视野、清正之风、信息传真栏目。其中“信息传真”是以短消息为主。“聚焦改造”反映的是煤代油装置建设和一炉一机建设。
《湖北化肥》二版:生产经营(体现经济味,贴近市场)
重点报道企业经济运作动态、企业经济发展成果,从通俗易懂的角度出发,增强生产管理、设备运行、安全监督、降本节约、技改技革、基层建设等报道的可读性。
栏目:职工论坛、班组天地、能工巧匠、现场目击(现场短新闻)、安全平台、创新节能增效、员工风采、班组传真、走进多经、新闻故事、念念我的工作经等。
《湖北化肥》三版:思想政治 (体现人情味,贴近生活)
思想政治版:以党建工作、群团工作、文明创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基层建设工作为基点,通过典型经验和做法的报道,对基层工作给予指导。
栏目:主题活动纵深行、先锋堡垒、为党旗增辉、理论学习、支部书记谈工作、闪光的青春、党员在行动等。与纪委共同开设有“反腐倡廉”征文。
综合新闻版:综合新闻版♚,立足于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正面或者舆论监督形势的新闻报道。并通过宣传报道工会活动,反映企业职工在工作、生活中的精神面貌。
栏目:社区新闻、会员心声、职工维权、热点时评、员工亮点等。
《湖北化肥》四版(体现文化味,贴近职工)
瑞雪“瑞雪”副刊是职工文学创作的阵地,以提高文学品位为宗旨,增强职工文化素养为目的,刊载职工创作的诸如报告文学、诗歌、散文、小说、随笔等表现形式的文学作品,从而达到培养文学新人、丰富职工文学创作的目的。
栏目:瑞雪随笔、边走边看、新人新作、心香一瓣、开卷有益。
文化生活:“文化生活”以追求生活品位、热爱幸福生活为宗旨。
栏目:我爱我家、人生感悟、时尚生活、户外运动、艺苑之花、理财有道、漫步书林、育儿有方、流行元素、热论生活等。
二:对企业为什么要办一份报纸的思考企业报纸,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企业的内部刊物。有的企业报纸则重于对外宣传,有的则重于对内教化,但始终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为企业文化服务。湖北化肥的企业报纸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在全社会愈来愈重视企业形象和品牌的今天,企业对报纸的重视,映射出的是企业对品牌文化建设的高度关注,它已成为企业的另一种产品和名片。企业创办报纸的重要原因就是交流信息,宣传产品和企业形象。因此,将报纸做成企业品牌建设和为客户服务的平台,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毫无疑问,企业报纸是企业文化承载的载体,是企业文化的外化表现形式,也是企业信息上通下达的沟通渠道和舆论宣传阵地。
1:企业报纸的定位
报纸的定位、风格可以展示企业特有的文化和精神,通过它了解企业的全貌。报纸的内容往往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思想,从不同方面阐释了企业特有的理念和个性。因此,报纸作为企业对内对外信息交流的窗口,是企业人性化的缩影。
企业报纸已成为许多企业实施发展和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中员工有种对企业信息的饥渴现象。企业最上层的决策、领导动向、产品市场情况等,这些下面的人很想知道。虽然有时部门领导会向下面的人传达,但不是都会传达的,有时并不全面。如果企业有了报纸,这些问题就解决了。
员工对企业报纸的认真阅读,说明该员工已对企业有了认同感,把企业荣辱和自己连在了一起,所以他们才会产生出要了解企业信息的愿望。一个人有四感,个人尊严感,小团体尊严感,大团体尊严感,国家尊严感。企业中的员工对企业有了认同感,属于小团体和大团体尊严的范畴,这也是企业文化所要达到的目的,这应该是件好事。
办报除了可以满足员工对企业信息的需求,还可以用它来增强凝聚力。员工每一次阅读都会增加亲切感,因为上面的照片和记者都是他们熟悉的,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潜移默化的洗礼,他们会逐渐认识企业,一直到认同企业。现在有的企业在导入企业文化,企业的报纸也是导入企业文化的最好工具。
企业报刊可以将领导层的决策、思想传达到最基层,将员工的意见反馈到企业的最高层,思想的火花经过碰撞、沉淀之后,将会变为员工行动的准则;它也可以传播企业的信息,为企业客户和用户提供专业知识、技术指导、产品信息,形成更忠实的客户群;它还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反馈信息,让领导层了解以至接纳员工的合理化建议,促使企业良性发展,这更进一步体现了企业报刊的价值所在。
我们做企业报纸是比较幸运的,党委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支持。党委书记金继前多次在各种会议上要求基层部门和车间一把手要支持舆论宣传工作,鼓励我们要敢于找问题,大胆揭盖子,主动挑毛病。金继前书记对我们说,我就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在找问题的时候出了问题我来负责。什么人找你们的麻烦,让他来直接找我好了。有了党委书记这样的表态,我们工作就很好开展了。
一些同志可能认为舆论宣传工作是一个虚无的工作,用我们的当地话来讲叫做“裹空”。对于这个问题怎么看?我认为,文化生产力或称精神生产力具有其精神生产的独特性,它是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社会关系等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成果,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包括电视传播、文艺演出、书报刊出版等在内的文化生产,已成为现代化大生产的一部分。作为文化生产的企业内部报刊出版,不管是否有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不管是否参与了市场条件下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它都或多或少地直接参与了企业竞争尤其是文化竞争。同时,企业内刊的工作人员作为文化生产者,他们的劳动也应当被视为创造价值的劳动。某种意义上说,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平台的企业内部报刊,也是企业竞争尤其是文化竞争的直接参与者。
2:企业报纸与企业文化
企业报纸做为表达企业成就的一种载体应运而生,发挥着记录企业发展点滴、承载企业文化的功能。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缺乏前瞻性的思考或沉迷自我欣赏,众多的企业报纸逐步发展成为形式主义、歌功颂德的官样文章,报纸的版面上充斥着领导的“讲话”,却看不到企业文化的内核。
有些企业报纸偏重于做企业文化的表面文章,喊一喊口号,写上几篇歌功颂德的和企业文化相关的文章,似乎就是在做企业文化工作,企业文化就上了一个新台阶。其实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精神层面,而企业文化的制度层面,行为层面,物质层面都是精神层面的外部沿展。这些层面都是精神层面的表现形式,因此无论组织企业文化活动,还是办企业报纸都要始终坚持企业文化精神层面这个核心。企业报刊应当被视为文化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报纸的建设应具有战略性。对一个企业来说,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是企业长期建设的结果,作为为企业文化服务的企业报纸,它的战略是根据企业文化的长期建设战略而制定,因此也具备企业文化战略的一些特点,比如长期性、连贯性等等。现在有少数企业报纸并不能站在战略的高度去建设企业报纸,策划的很多选题和活动都是具有短期功利性的。
正确的方法是根据企业文化战略制定企业报纸的长期战略,根据战略就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专题,什么时候什么专题不可做,每一期报纸之间都有一个连贯性和发展性的内在因素在里面,保持办刊的长期性和连贯性。我们始终要让自己站到企业文化战略的高度上去衡量,去观察,去思考。
企业报纸的建设和发展在每个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表现,企业文化是长期提炼的结果,这个结果的形成也是企业报纸长期有计划、有阶段、有层次长期服务的结果。在企业文化形成阶段,企业报纸就要用正确的思想去引导,去武装、去强化,去训导教育,让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大脑中建立这个概念、这个意识。在企业文化发展阶段,企业报纸就要去贯彻、去落实,去巩固,让企业文化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企业报纸在企业文化战略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工作重点都是不一样的。
企业报纸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既可以传播企业积极的人和事,也可以将消极的人和事提出来用以警醒,可以说,报纸是保证企业文化是否能够健康引领员工思想的关键。但是企业文化是错综复杂的,既有主流的文化,也有非主流文化,例如一些企业,所有的员工都是在严格的规定下执行好任务是主流文化;一些企业,鼓励员工的灵感发挥和积极创新是主流文化。对企业主流文化的把握和表现通常是企业报纸编辑内容的出发点。
打造多元文化共舞的平台是报纸的首要职责,报纸需要把员工在工作中创造出的好的技巧、成功的工作模式、好的思想等都载入。为企业员工开辟表达自己声音的空间,是企业报纸完成企业文化塑造功能的任务的好方法,不仅能提高员工参与度,更能形成一种更为和谐的环境。
3:我们如何去办好企业的报纸
我们的报纸等传播媒体与员工群众有着血肉联系。它既是上级集团公司党组的耳目喉舌,又是员工群众的耳目喉舌;它既能够广泛地反映员工群众的意见、呼声、意志、愿望,又能直接影响员工群众的思想、行动和政治方向;它既是员工群众的知心朋友,又被员工群众视为可依赖的老师。我们的记者编辑要接触企业和员工群众,同各个层次人打交道,如果不具备记者编辑应有的素质,不仅难以完成采访任务,也会损害报纸在员工群众中的形象,甚至会直接影响上级集团公司党组在员工群众中的决策权威。
我们记者应该具备哪些必要的素质?
一、政治素质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企业,热爱员工,是个立场问题,也是个感情问题。记者编辑和通讯员写稿,不是有闻必录。能不能报道,什么时候报道,采取什么形式报道,都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企业,有利于员工群众。一个对国家、对企业、对员工缺乏深厚感情的人,是不可能写出员工群众喜爱的新闻作品的。一名新闻工作者应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甚至做到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千方百计地去完成采写任务。像邹韬奋、范长江、邓拓等很多名记者,都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当然,一名记者的政治素质也应包涵要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所谓政策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是记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水平的具体化。有人说:“记者是靠政策吃饭的”,这话有一定道理。一篇好的报道,当然同记者的文字表达能力有关系,但起决定作用的不仅仅是文字表达能力,还有文章的内涵,这个“内涵”,又是记者的认识水平、政策水平的体现。
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原则,包括很多方面。有经济的,外交的,军事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方面的等等。但是这些方针、政策、原则,都是体现和服从党的基本路线和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这个基本方针的。作为企业媒体要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这是每个记者、通讯员、必须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的,不然就无法进行新闻报道工作。
二、业务素质
新闻业务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是采访、写作、编辑,以及资料、校对等。从记者编辑来说,特别需要了解、熟ก悉编辑业务。编辑是一门学问。在深化主题上,在调整文字结构上,在语法修辞上,在制作标题上,在安排版面上,编辑都有特殊的本领。这也正是一般记者所缺少的。记者如果了解、熟悉编辑工作,对自己的采访、写作,肯定会有大的帮助。当然,编辑也有了解、熟悉记者工作的必要。一名记者还有广阔的视觉和丰富的知识。有人认为“新闻无学问”。显然,这是缺乏常识的见解。新闻要写好,要写得有深度,有力度,有文采,没有多方面的知识作基础是不行的。一般记者都有适当分工,除了应具备所担负的专业报道方面的知识以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科学、技术、历史、文化、逻辑、语法、修辞等多方面的知识。
文如其人,一个记者功底深浅,读了他写的报道,就一目了然。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作为一名记者还要做到脚勤、眼勤、嘴勤、手勤,还要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新闻特质。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不断创新。这是新闻工作的特点,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乐趣所在。这就要求,每位记者要深入生活,深入工作,深入到方方面面,要做到善于调查研究。要做到心中有数,但又不受固定的框框束缚。既有目的,又无目的,不能太功利主义。要从局部看局部,又要把局部放到全局中去衡量。不要浅尝辄止,但也不能蒙头转向,扎下去出不来。要注意了解典型意义的事例,有典型意义的细节。随时随地都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随时随地都要注意观察。很多重要报道线索或报道主题,就是这样发现或产生的。
三、思想道德素质
新闻界同行有个说法,叫做“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因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同新闻记者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是分不开的。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我们党建党以来思想路线的核心。一个不实事求是的人,一个不积极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方针的人,能够担任我们的记者吗?这是不言而喻的。
新闻报道要做到实事求是、完全真实,并不容易。记者既需要克服本身思想上、工作上的弱点、缺点,又需要抵制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诱惑与压力。这是需要有点胆识和必要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时刻想着自己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我们的新闻事业才真正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我们的新闻工作才能“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我们的企业才能蓬勃发展。
4、我们报纸今后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我们企业的新闻宣传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提高宣传质量为目的,以员工评价为标准,抓住创新这个关键环节,不断改革新闻宣传的内容、形式、方法,努力使新闻宣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一是坚持导向,推陈出新。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努力把好关、把好度。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可读性,提倡健康向上,清新活泼,丰富多彩。努力♡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雅俗共赏,不断提升新闻宣传的质量.
二是深入一线,汲取营养。创新,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但是,创新绝不意味着可以脱离实际。员工的实践和创造活动为写出好新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进而激发记者的创新灵感,调动创新思维。那种闭门造车、凭小聪明炮制出来的“创新”之举,不是苍白无力,就是矫揉造作,读者是不可能接受的。我们要求通讯员,坚持深入到生产一线,深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不断汲取新鲜养料,增加生活积累,把要说的同员工想听的结合起来。用员工的话,讲员工关心的事,反映员工的酸甜苦辣,以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报道员工身旁的事例,增强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三是精确定位,突出特色。信息时代,受众的选择机会不断增加,眼界不断开阔,要求不断提高,对那些千篇一律、枯燥干巴的东西非常反感。新闻宣传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认真分析新形势、新情况,选好角度,突出特色,在深入、具体上下功夫,在贴近生活、贴近员工上下功夫,通过有针对性的宣传,努力满足员工,引导员工,提高新闻宣传的实际效果。
四是勤于学习,提高素质。记者的素质决定着新闻宣传的质量。企业的新闻宣传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新闻工作者必须勤奋学习,勤奋工作,不断丰富文化底蕴,拓宽知识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写出笔触细腻、语言流畅、广大员工喜闻乐见的,经得起时间磨砺的新闻作品。
新闻宣传质量,贯穿新闻宣传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精益求精,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不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满足广大员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