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非公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对加速××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发展非公经济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重要文件。20xx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今年,省政府配套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领导,决定将原“××省个体私营经济领导小组”更名为“××省促进非有制公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并对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进行调整。为了表彰先进,出台了《××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考评办法》,每两年开展一次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表彰活动。为落实部门扶持非公经济发展职责,出台了《省直部门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作项目分工方案》的文件。我省非公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机遇正在来临,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主动顺应全省非公经济发展的大势,才能在新一轮大发展中勇立潮头。
一、我市非公经济发展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强动力,积极推动全民创业,把主攻非公经济作为加快发展的立足点,把创优发展环境作为主攻非公经济的切入点,把落实各项举措作为主攻非公经济的着力点,从政策、环境、体制等方面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全市非公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1、非公经济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最主要的力量。据统计,20xx年底,全市共有私营企业6849家,注册资金93.92亿元;个体工商户76849户。涉及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由20xx年的48亿元到20xx年的102.5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7.5%,年均递增19%;实现销售收入由20xx年的145.6亿元到20xx年的328.3亿元,年均递增17.7%;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609家。仁和集团、高安运输集团、青龙集团、江特电机、华伍电器等一大批本土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本地企业快速崛起的奇迹。××仁和集团在短短的10年时间里,从一家小小的普通制药企业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3.6亿元,23家子公司,员工2600余人,集科工贸于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省内外知名的大型民营医药企业集团,成为××本土企业快速发展的杰出代表。今年1-10月,实现销售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31%,上交税金6189万元,同比增长80.1%。高安市汽车运输业被人们誉为“田野里跑出的大产业”,据统计,高安全市有10万农民参与了汽车运输业,长途货运车辆突破万辆,组建了168家汽运公司,年营运收入20多亿元,年上交地方税收3200多万元,缴纳各种规费8000多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运输县级市,列全国汽车运输“四强县市”之首,演绎了“有路就有高安车”的传奇故事。丰城市在全国素有“江南废旧物资集散地”的美誉,全市注册资本超过50万元的收购企业就有20多家,收购网点遍布全省各地及周边省份,1万多农民从事废旧物资收购,先后兴办了以废旧塑料、羽绒、废旧金属为原料的企业30余户,仅废旧金属相关产业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纳税1500多万元。该市的拖船镇还被命名为“中国羽绒之乡”。宜丰县外出从事旧货行业的人员达2万余人,店铺达9000多家,每年淘回近3亿元的“金元宝”。奉新县的竹产业占全省的1/3,加工能力和销售市场占全国的10%,全县有40家竹加工企业。此外,袁州区的药业、樟树市的盐化工、药业、保险柜业,高安市的建筑陶瓷业和建材业、上高县的食品加工业和鞋业、万载县的花炮产业、、宜丰和铜鼓的小水电产业、靖安县的果业和旅游业等,都是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产业。
随着世界上最大的运动鞋生产企业之一的宝成鞋业成功落户上高,谱写了全市大项目招商的新篇章。20xx年,全市共引进投资超亿元的内资工业项目21个,超1000万美元的外资工业项目10个。宝成鞋业、匹克鞋业、新加坡工业园、济民可信、蓝恒达等一大批大项目落户我市,不仅加快了我市工业化的进程,也为我市非公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通过多年的发展,全市民营企业形成了医药、建材、食品、机电、能源五大支柱产业和纺织服装、化工两大后续产业,20xx年,共有能源企业418家,营业收入13.15亿元,税收8243万元;医药企业114家,营业收入 28.05亿元,税收1.6亿元;建材企业1018家,营业收入42.48亿元,税收2.1亿元;食品企业542家,营业收入30.59亿元,税收2.19亿元;机电企业247家,营业收入25.24亿元,税收1.08亿元;纺织服装企业335家,营业收入20.28亿元,税收9178万元;化工企业214家,营业收入15.38亿元,税收5553万元。今年1-10月,全市民营企业完成企业增加值112.3亿元,同比增长64.9%;全市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61.4%。
2、非公经济已经成为我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市民营企业实现税收由20xx年的3.42亿元到20xx年的16.8亿元,年均增长37.4%,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20xx年的20.2%提高到54.4%,占据全市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年纳税1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由20xx的32户增加到20xx年的300户,净增268户,纳税总额达9.72亿元;其中纳税200万元以上的有102户;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有15户;纳税5000万元以上的有3户;20xx年,××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纳税1.2亿元,成为全市民营企业纳税首户;济民可信、仁和集团纳税均超过5000万元;全市财政收入超千万元的乡镇达31个,主要靠非公经济贡献的税收。今年1-10月,全市非公经济实现税收16.05亿元,同比增长44.59%。非公经济已成为财政增长的生力军,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3、非公经济已经成为我市扩大就业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20xx年,全市民营企业吸纳从业人员48.98万人,相当于全市城镇就业总数的76.65%。宝成鞋业员工达6000余人;高安汽车运输集团从业人员就达4400人;济民可信药业从业人员就达3650人;仁和集团从业人员2600余人;兰丰水泥集团从业人员1520人;青龙商厦有限公司从业人员1154人。全市有65户民营企业被劳动部门确定为再就业基地,安置就业人员8212人。民营经济真正成为安排就业的主渠道。
4、工业园区已经成为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xx年以后,我市的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在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扩大出口、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至20xx年止,全市工业园区开发面积达到34.7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入28.8亿元,入园企业达818户,其中投产工业企业495户;园区企业上缴税金6.92亿元,占当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的22.4%。今年1-10月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0.8亿元,同比增长101.6%;入园企业累计达936户,其中投产企业累计达628户。近年来,园区内引进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企业,如旺旺集团、宝成鞋业、匹克鞋业、兰丰水泥、清华泰豪、济民可信、中绿食品、恒昌纺织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正在显现,产业集群的雏形正在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已初步显现出。以济民可信、仁和、博士达为龙头的医药产业,以兰丰、华厦、红狮为龙头的水泥产业,以清华泰豪、南特机械、英田汽车、龙工齿轮等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以宝成鞋业、匹克鞋业为龙头的鞋革业,以恒昌、雅星、福鑫纺织和宇圣服装等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业,以旺旺食品、青龙高科、中绿食品、金源农业等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以蓝恒达、富达化工、远大化工为龙头的化工产业,成为支撑园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园区的崛起,推动了工业的振兴,全市工业增加值、用电量三年翻一番,利税两年翻一番。20xx年,我市第二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一产。20xx年,第二产业增加值156.3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占gdp的比重达42%,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首次突破30%。今年1-10月,园区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90.6亿元,同比增长70.3%;实现销售收入184.1亿元,同比增长74.8%;实现税金10.3亿元,同比增长59.2%;安置就业人数14.7万人,同比增加45653人,平均每个园区达1.47万人。工业园区正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和投资增长的隆起区。
今年2月份召开的全省开放型经济暨工业园区工作会议,会议全省确定6个现场参观点,我市就占了2个;在这个会议上受到表彰的全省11个先进县级工业园区中,我市占了3个;奉新工业园还连续两年获省工业园区六大指标综合先进单位,今年还被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评为全国先进科技产业园。目前,我市10个工业园被省政府批复为省级开发区;有5个县级工业园区被列为省级民营科技园。
我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尤其是缺少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从我市现有工业看,除了丰电、丰矿等少数几家国有或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外,基本上是民营工业。从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要实现工业化,经济要崛起,希望和潜力在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二、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从非公经济自身发展的情况看,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仍然较小,整体实力不强。
一是企业自身素质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尚待进一步提升。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从事的是二、三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规模小、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差。这些企业往往偏重于数量上的扩张,而忽视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还有部分企业缺乏诚信,管理不规范,企业缺乏生命力,一般性技术装备的企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往往摆脱不了挤压、淘汰的结局。二是增长粗放。由于起步较低,以劳动密集型和中低层次技术为主,主要靠增加投入和铺设新摊子的外延式扩张。在产品ร结构上,存在资源性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多,专利产品、自主开发产品少。同时,民营经济还存在整体竞争力不强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矛盾。三是企业规模偏小。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609家,仅占民营企业总户数的8.89%,能够挑起经济发展“大梁”、支撑财政持续增长的大企业不多,缺乏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四是产业集群水平发展有待提高。据调查,10个工业园区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涉及31个行业大类,产业零散,企业关联度不大,有的尽管有产业龙头,也有一些上下游企业,但满足不了配套要求,制约产业链的延伸,再加之没有相应的科技服务和研发机构以及现代物流体系,也难形成气候,园区内的企业多数只是空间上的聚集,尚未形成真正的企业集群。五是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目前,我市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渠道主要靠财政资金,市场化运作程度偏低,加上金融信贷门槛高,难以满足园区基础设施投入的资金需求。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回报周期较长,财政后续投入乏力。另外,虽然大多数园区早已明确了各自的投资主体,但真正规范运作的不多,园区普遍✿没有独立的财政预算管理,自身的造血功能不强,加上项目竞争激烈,优惠政策一优再优,自身积累不足,即使是管委会下属的投资公司,也带有较深的官方烙印,自身投入非常有限,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六是人才缺乏。企业人才严重不足,工业企业中有技术职称的人才比例仅为员工总数的7.9%,其中高级职称只有896人,占总数的0.4%。
2、从非公经济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看,制约发展的因素仍很突出,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融资难。融资难是企业反映非常普遍、非常突出的问题,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融资难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如管理不规范、财务不透明、经营状况不佳、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信用不高、抵押⌘或担保不足等;也有商业银行方面的原因,如门槛高、环节多、时间长等;还有政府部门及中介等方面的原因,如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工作滞后,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抵押登记、评估等费用过高等等。
招工难。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量大,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缺乏熟练技术工人,一些年轻人掌握一定技能后,流向沿海地区。随着一批用工量大的企业相继落户和投产,招工难的问题仍将继续存在。
用地紧。在工业园区显得比较突出,园区土地存量较小,加上基础设施投入跟不上,有许多项目在园区外等地,而且用地手续繁杂,不仅报批时间长,而且增加了测量评估等费用,土地开发成本越来越高。随着国家对土地调控政策的实施,土地紧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资源短缺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森林保护力度的加大使木材供应减少,煤炭可开采量减少等成为重要制约因素。
3、从政府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层面看,各项配套措施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一是全民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突出表现在,民间资本还没有有效激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策方面的原因,如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还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一般号召上;有观念方面的原因,存在不敢试、不敢闯、不敢冒的小富即安的思想;有服务方面的原因,如全民创业的服务体系不健全,包括资金、技术、项目配套服务措施滞后等等。二是管理体制和机制不顺。目前,民营经济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尚未完全理顺,职能交叉、多头管理、职责不明、效率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县民营企业主管部门职能不断被削弱,乡镇普遍没有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专门机构,有的地方甚至没有一名专职工作人员,基层无人办事、无钱办事的现象比较突出。三是市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没有真正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四是市级民营经济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的资金总量偏小,扶持企业发展的能力偏弱。
三、对策与建议
1、把主攻工业园区作为主攻工业及民营经济主抓手的高度来抓。要按照找准区位优势、规划产业方向、承接梯度转移、把握发展趋势、突出重点招商的要求,对园区产业进行准确定位,把发展专业园区、特色园区作为我市发展的重点,即便是综合园区也要突出重点产业分类成区,制定园区产业规划。要引导园区进行重点招商,要主动跟踪世界500强,国内200强企业资本与产业转移动向,突出大企业有影响力企业招商,引来一个,配套一帮。促进园区产业升级,力争“十一五”期末有两个“双百亿”园区,投资强度、产业集聚度达到发达地区水平,成为土地集约型、产业特色型、经济效益型、环境和谐型新型园区。
2、实施扶优扶强,重点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医药、建材、机电、食品、能源五大支柱产业和精细化工、服装纺织等后续产业中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对年纳税额超过1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以及科技型、高附加值、出口创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节能、环保型企业等,各部门在为企业申报国家专项发展资金扶持项目、融资、建设用地、供电、人才引进、招工、科技项目和创名牌、创品牌、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实行“一对一”,“一厂一策”的优质帮扶服务,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发挥重点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
3、努力拓宽融资渠道。一是要在政府搭台,银企合作上做文章,鼓励商业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调整信贷结构,不断开发适合民营企业特色的信贷服务产品,简化程序,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完善对中小企业授信制度,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二是财政要继续投入。要继续发挥财政资金“启动”和“撬动”作用,“一花引来百只蝶”,吸取更多的资金投向民营企业。对园区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的引进,财政要舍得投入。三是包装园区信贷。要灵活采用tot、bot或bt等方式,引导国内外有实力的公司和单个法人主体进行建园投资。四是以资源换资金。土地既是稀缺资源,也是增值资产,要通过园区商贸用地的代征、贮备、竞拍,来让土地增值,获得收益,增加投入。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把基础设施推向市场,吸引外来资金建设。五是包装项目向上争。目前省里对省级开发区、省级特色工业园区都有贴息和补助资金支持,但省里的资金支持往往是与项目挂钩。为此,要策划一批项目,按照以项目引资金的思路,积极争取省里资金的支持。六是要积极探索发展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或投资基金机构。以民间资本为主,建立合伙制或股份制投资公司。鼓励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七是通过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发行企业债券来筹集发展资金。对有条件的中小民营企业支持上市融资。八是积极争取引进全国性、区域性的各类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市外股份制银行在本市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企业融资面。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市外股份制银行向我市民营企业放贷,大力发展异地融资,做到“多条腿走路”。
4、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十条、第十三条规定,设立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根据年度财政收入情况逐年增加。市本级财政预算每年从民营企业上交税金地方所得部分提取一定的比例,注入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下列扶持中小企业的事项:创业辅导和服务;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技术创新;鼓励专业化发展以及与大企业的协作配;支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开展人员培训、信息咨询等项工作;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由市中小企业局、市财政局另行规定。县市区也要从本级财政预中安排资金设立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有条件的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或者以其他方式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5、积极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担保机构。市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划归市中小企业局管理。市财政除拿出原有3000万元信用担保资金外,从20xx年起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股本注入。县市区也要从本级财政预中安排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市、县市区两级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当建章立制,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将财政资金由投资变为融资,由直接对企业核拨转为参与社会融资;由财政直接分配转变为间接分配。
6、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土地利用率。一是适时适度地对在手土地进行动态管理、合理安排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用地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土地的配置和利用率。二是对签约后迟迟未动工的项目、原动工建设现停建设的“半拉子”项目、未达产达标的项目进行清理,有效地防止“晒地”、“闲地”和“圈地”。对清理出的存量土地和厂房,通过置换、租赁、嫁接等方式开展“二次招商”,提高土地平均投资额和土地利用率。三是从土地配置强度上严格把关,加强项目预审,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按规定的投资强度标准进行供地。四是控制非生产性建筑的用地面积,调整规划区绿化率的规定,将节约下来的土地更多地用于厂房建设,安置、接纳更多项目落户园区。
7、要加大企业用工招聘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力度。一是各级劳动就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积极举办各类招聘会,帮助企业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二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要加大职业技能教育的培训力度,通过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为本地企业提供合格员工。三是企业要拓宽招工渠道,多渠道招聘人才和熟练工。要实行人性化管理,保障职工权益,维护员工利益,提高生活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8、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有关政策措施。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出台《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一是把启动内资与招商引资同等对待。相对于招商引资而言,启动内资成本更低、稳定性更高,因此,对于启动内资要与招商引资同等对待。有招商引资任务的单位,通过其努力启动的本地资金可以视为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对启动本地资金投资创业的中介人,按招商引资的有关奖励政策给予其奖励;本地资金创办的企业要切实享受招商引资企业所有的优惠政策。二是为本地中小投资者打造发展平台。由于本地多为中小投资者,而开发区的入园门槛较高,中小投资者达不到准入条件,导致中小投资者尤其是市直单位人员缺乏发展平台。所以,有的人即使想投资也可能会投到县去。为此,我们建议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划出一定面积的用地,规划建设一个“小企业园”,为不符合原定入园条件的中小投资者打造一个发展平台。这样做,既有利于吸引外地中小投资者到市本级投资创业,也有利于市直单位人员投资创业,尽快壮大市本级经济实力。按照办“区中园”的方式来运作,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功能,又有利于降低建园成本,也有利于为开发区内大企业形成产业配套,还有利于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三是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信用贷款机制,建议参照一些地方的做法,市政府与各商业银行协调,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或工资总额,与银行商定信用贷款的额度,建立公务员信用贷款机制。县级干部20万元、科级干部10万元、一般干部5万元,由其本人固定收入担保,解决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创业的资金来源。四是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民营企业主管部门自身建设。要健全机构,确保编制,配齐人员,安排工作经费。尤其是要解决好乡镇一级机构、人员和经费问题。
9、进一步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从一定程度上说,发展的竞争,实质就是环境的竞争。发展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园区的发展水平。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考核评比力度,加大对民营经济的宣传造势力度,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整治力度,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一方面要优化硬环境。要继续加大投入,重视规划建设园区的道路网络等市政配套设施、以及市场、学校、医院、文化活动场所、体育场馆、图书中心、酒店、休闲等城市功能项目建设。要适应出口创汇企业发展阶段实际,着手筹建结汇、商检、通关等口岸机构,不断改善园区的功能设施。另一方面要优化软环境。要以建立行政服务中心为载体,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切实转变 “管的”、着力减少“要的”、坚决取消“卡的”,全面提速行政办事效率,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小环境、小气候。要注意全市工业园区优惠政策的平衡问题,防止在招商引资上出现无序竞争。要建立完善“四项制度”,即服务代办制,由引资单位或园区管委会代理客商办理证照;限时服务制,确保证照审批在规定期限内办结;联合审批制,实行一个窗口、一条龙服务,真正做到“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以环境的大优化促进经济的大发展。
10、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一是调整充实市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为便于与省促进非公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的衔接和工作对口联系,建议在市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增挂“市促进非公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牌子,办公室设市中小企业局,负责日常工作。各县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二是完善充实市直部门服务非公经济发展的工作职责分工。参照省直部门对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职责分工,并建立相应的督查和联动机制,形成发展合力。三是坚持并完善非公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制度。每年对县市直部门、民营企业进行考核奖励,调动各级、各个方面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