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载创业路 甘洒热血写春秋
一、危难时期挑重担艰苦创业图发展
xx年中秋,高中毕业的我背着简单的行李,依依不舍告别生活了18年的xx村,来到当时的社办小厂,当上一名普通的铸造工人。在漫长的岁月里,熊熊的炉火和飞溅的铁花,伴随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代。
xx年,xx厂受纺织行业压锭的影响,市场开始滑坡,资不抵债100多万元被迫关了门。当时是厂房长满杂草,厂门锈迹斑斑,职工四处谋生。面对这个乱摊子,上级领导找到我,拉着我走上街头。只见街上卖菜的、拉板车的、捡垃圾的……几乎全是厂的职工,看着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工人在炎炎烈日下守着小摊,我的眼睛湿润了。上级领导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老x,大道理我不讲,工厂需要你,职工需要你。”
我庄重地点点头。
我当厂长的消息传开后,一些亲朋找上门劝说:“工厂现在成了乱摊子,这个担子你千万不能接呀!”几个好友在路上拦住我:“伙计,当心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一些大厂派人登门拜访,说:“老聂,你有技术,有才能,来我厂吧!我们保证你要位子有位子,要票子有票子。”
可是,迈出第一步是多么艰难。
企业复苏的关健是打开市场。xx年深秋,我得知邻县汽车车桥厂汽车配件十分走俏,决心首先开拓这个市场。于是,我背着精心铸造的铸件产品,怀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心情,义无反顾地踏上南下的汽车,迈出了决定企业命运的第一步。可是,该厂毫不留情地拒绝远道而来的我。
市场有了,但是刚刚起步的企业百废待兴,工厂四壁空空,原材料十分紧缺。我把自已唯一的家产一台黑白电视抵押给银行,贷了4000元救命钱,加上职工你10元他10元的集凑,好不容易购回一车皮生铁。车皮到xx站已是大年三十。为了节省费用,我带着司机冒着鹅毛大雪赶到火车站,自已动手下铁,又用板车拖到车棚,再一块块装上汽车。生铁运回厂,已是除夕过后,在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中,彤红的铁水喷射而出,迎来了企业的新生。凭着这4000元贷款起步,企业当年实现产值175万元一举扭亏为盈,并一步步走向壮大。
二、勇拓市场壮规模巧调结构活企业
工厂的电灯亮了,车间的机器响了,职工的工资多了,企业也一步步发展了。xx年,企业年产值达到x多万元。在成功面前,我却感到有更大的压力;在许多人的陶醉中,我开始了新的思考。回忆过去,企业从小作坊到合作社到大集体,经历过6次体制变革,产品从铁锅到污水管到纺机配件,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企业一直没走出小打小闹的局面。原因只有一个:惰性。地域文化限制了人的思维,农民出身的职工 ت容易自我满足。企业要发展,首先应摈弃这种惰性。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出随州,走出湖北,走向全国,迈向世界。全厂职工☿大会上,我讲了虎与狼的故事。山中老虎自以为世上第一,自我满足,自我陶醉,一旦走到草原,却被不起眼的狼吃了。狼的嗅觉灵敏,视野开阔,在长期的竞争中培育了健壮的躯体和生存能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我们的企业,不能做自我满足的山中虎,应做永不☑满足的草原狼,而且要做一只领头狼。
好思路才有好出路。我们围绕市场抓调整,开拓市场壮规模,凭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和顽强拼搏,先后开拓出一个又一个市场。xx年,同东风x汽公司攀上亲;x年,同x公司结了缘;x年,☏同x集团握手;x年,同x结下友谊;x年,与一汽x公司开展合作;x年,开拓了x市场;x年,开拓了东风集团公司;x年,开发了x集团;x年,又开发了x市场;x年,开发了x市场;x年开拓了欧美市场。产品的平均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实力名列同行业前茅。
兴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衰退。当企业红红火火的时候,我一直在思索一个沉重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使企业一直勇立市场的潮头,永保兴旺发达。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创新。在汽车行业,习惯上有这样一个比喻:世界汽车制造巨头是太阳,中国大型汽车厂家是地球,配件企业则是月亮。配件企业围着主机厂转似乎是天经地义之事。能否进行位置互换,让主机厂围着零配件转呢?我肯定地回答:能!那就是零配件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引力,而这引力就是创新。一是思维创新,二是科技创新。我企业在发展中,先后经历过多次市场冲击,产品结构进行了6次大的调整,每次都是识在人先,走在人前,别人有的我精,别人无的我有,明天会有的力争今天有,使企业避免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
1997年冬,当亚洲金融危机刚刚露出触角时,我就意识到98年的汽车市场将跌入低谷,资金形势十分严峻,产品质量和价格竞争更加激烈。我及时制订出“打好成本管理战,打好市场竞争价格战。压低附加值产品,增高档次产品;压资金回收慢市场,增资金回笼快市场,开发农用车和客车市场”的“两打好两压两增两开发”的发展战略,使企业摆脱了困境。在全国汽车行业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我厂没停一天产,产量没有减,工资照样发,费税不拖欠。新世纪的第一年,我公司以入世为契机,以产品开发为重点,再次作出“压轻上重,压微上轿,保国内拓国际”的战略性调整,及时开发出x和x两大重型车市场,稳固东风集团重型车市场,占领了我国重型车配件市场的半壁河山,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和行业的主控能力。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燃尽泪始干
x年6月上旬,我公司遭遇一场罕见的洪灾。特大暴雨造成洪水泛滥,工厂所在地顿成一片汪洋,车间进水近2米,全部设备、产成品和原辅材料被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洪水退后,我和员工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机器马达又轰鸣起来。待工厂里里外外全部恢复到洪灾前的原貌后,我与班子成员兵分三路,走遍山南海北,到用户汇报灾情,申请货款拔付支援½。在奔赴用户的路途中,我的身体已经极度虚弱,上吐下泻,茶饭不思。我一直坚持从东南沿海再到大西北又到东北,跑遍了东南东北西南片的用户,揣着一笔笔助公司灾后重建的款子急速返回工厂。当一车车材料运回厂,当一台台新设备启动后,当一车车产品送往用户,我再也坚持不住了。此时已到7月上旬,新开发的产品还不能形成批量生产,万吨铸件生产线技改工程正处于关键时刻,正在进行的企业人事改革还没有结束,这一切都让我放心不下,我拒绝了医生的警告,只是简单地吃了点药,又投入了工作。在这几天里,我一次次晕倒在办公室和生产车间,后被职工强行送往医院,当时胃大量出血,腹内积血数百毫升,血压几乎为零,医生诊断后发出了“病危通知书”。也许是老天不愿接纳我,也许是倾注了我太多心血的企业令人牵挂,在抢救室里昏迷了几天的我竟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事后听妻子讲,医生从我腹腔内抽出两大盆积血,我身上的血液几乎全部更换了一次。在医院呆了一个多星期,我不顾医生和亲朋的劝说,带着药回到了心爱的企业。
今年的5月上旬,我公司投资x余万元的x生产线正处安装调试阶段。生产线是我公司历史上投资最大的一次技改,从动工到调试,已历时一年的时间。为使生产线早日竣工投产早出效益,缓解用户急需,我和技术人员日夜奋战在安装现场。生产线涉及到大小数百台(套)机器,上万个连接件,上千台电器,几万组
继往开来,任重道远。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将竭尽全力,带领公司继续走“依靠科技促发展,发展科技壮实力”的路子,在市场和产品开发上做到“稳定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稳定重型车市场,挤进轿车市场”;在规模上坚持走兼并联合之路,加快扩张扩大,力争“十五”中期产销双过亿,让“xx铸造”变成一颗璀灿的明珠,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闪闪发光。这是我唯一的心愿。为了实现这一心愿,我愿做一只永远在蓝天引吭高歌的大雁,直到歌尽而亡。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