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满:无私情怀系太行
崔晓满:无私情怀系太行(上)
7月的太行山苍翠如黛,巍然矗立。在太行深处的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犁川镇崔河村中心小学的操场上,矗立着一方巨大的石碑,碑文记录着一位有着40多年党龄的军队退休干部组织带领群众捐资助学建校兴业的事迹。
这位时常被崔河村的父老乡亲饱含深情念叨着的老军人,就是被吉林省委、省军区授予“一心为民模范共产党员”荣誉称号的原吉林省四平军分区政委、退休已8年的崔晓满。他以自己的❤倾力实践,把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深深镌刻在巍巍太行山上。
为了崔河村的明天“老政委呀,你要不想个办法,咱村的学校可就要撤并了,娃娃们就得走十几里山路到别村去上学了。”20xx年3月,崔晓满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探望老母亲,却听到这样一个坏消息。
他没想到✌,村小学校竟然还是上世纪50年代的老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学校不得不搬到村委会的旧仓库,两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个透风漏雨的屋里上课。
崔晓满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他开始琢磨:要为这儿的孩子们建所新学校。
可是,钱在哪儿呢?村集体经济一无所有,还欠债累累,而建小学至少得28万元。一连几天几夜的走访调查,征求意见,终于形成了一个捐资建校的思路。
崔晓满起草了倡议书送到村民手中。“咱先捐出3万元吧。
”崔晓满和老伴儿商量,老伴爽快地答应了。女儿知道后,委屈地对崔晓满说:“您为别人的孩子建学校,可我到现在还没房子,您咋就不想想我们呢?”“为了崔河村的明天,先给孩子们盖个学校。
”崔晓满耐心地向女儿解释:盖学校事关几个村子几百个孩子的前途。为把学校尽快建起来,他又动员亲朋好友凑了6万元作启动资金,从弟弟那里要来60吨水泥、3万块砖,还有部分钢材。
乡亲们被他的真情打动,也都纷纷捐助,仅两天时间,就集资16850元。崔晓满又把一份“为了崔河村的明天”的倡议书发向本村在外务工的乡亲,先后联系到了60多位。
乡亲们为他的诚心感动,纷纷慷慨解囊。随后,晋城市、泽州县拨款10万元,使建校资金全部落实。
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座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在“八一”建军节举行的简朴的落成典礼上,当地政府领导把“情系家乡写真情,心献教育铸伟业”的锦旗郑重地送给崔晓满。
一个也不能少崔晓满成了崔河村小学的名誉校长。为了让每个孩子能上学、上好学,他千方百计捐助贫困学生,苦口婆心把老师留住。
有个叫李少伟的男孩,父亲出车祸去世,母亲改嫁,他和70多岁的爷爷相依为命,家境贫困,念完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崔晓满得知后,替孩子交了260元学费,对李少伟的爷爷说:“您别愁,少伟念到哪,我就供到哪。
崔河村的孩子一个也不能失学。”两年多里,崔晓满已资助3名特困学生,村里再没有一个孩。子失学。
乡亲们心里有笔账:老政委回乡3年,除建校、修路的捐款外,仅平时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照顾孤寡老人、维护村公共设施的钱就超过2万元。 崔河村小学有位学前班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但因为是民办老师,工资比别的老师少,觉得没奔头,就向校领导提出辞职。
崔晓满和这位老师谈心:“孩子是崔河村的希望,作为老师应体谅村里和学校的困难。如果需要加工资,每月我愿给你加50元。
”想到崔晓满对乡亲们的无私帮助,这位老师深受感动,当场表示要留下来,并要把课教好。崔晓满用一个老党员的真情和行动感动了学校的每个老师。
老师们钻研教学的劲头大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很快有了显著提高。我什么也不图20xx年春节刚过,一个电话从山西打来,崔河村村长告诉崔晓满✄:由县政府出资补贴的“村村通”公路建设就要开工了,想请崔晓满回去主持修路。
一到山西,崔晓满就找来专家和乡亲们一起论证商量。他说,修条路不容易,要修就得是省钱、耐用,车跑得畅快。
最后,根据山区雨水多的实际,把修沥青路的规划改为修水泥路,并把路面从3米改为4米。规划一定,他就开始挨家逐户做工作,动员乡亲们有车出车,有力出力。
又让弟弟借来了铲车、推土机、压路机。没钱买沙子和碎石,他就和乡亲们运来炼铁厂的炉渣替代。
邻村的人惊叹:“这么多年也没看见这红火阵势了,你们哪来的这么心齐劲儿足?”崔河村人说:“老政委60多岁了,放着清福不享,还从城里跑来帮俺们没日没夜地干,俺们还能有啥说道呢。”这年年底,一条乡亲们日思夜梦的1400米长的出山路、致富路终于修通了。
本来最低造价要38万元,他们只用了12.5万元。路刚修好,崔晓满又开始琢磨改善乡亲们的住房条件了。
他请人用录像机把所有困难户的房子都录下来,亲自带到县里给领导看,请求批ต准宅基地。有关部门研究决定,一次性批了21户宅基地,还请县设计院设计了一个20年不落后的崔河村发展蓝图。
开工那天,崔晓满从弟弟那儿借来推土机,第一个开进了施工现场。从此,他顾不得盛夏烈日,戴一顶旧草帽,整天奔忙在工地上。
有人不解地问:“您一个师职领导,退休也不歇着,像个农民,整天泥里水里,到底图个啥?”“我什么也不图,看重的是共产党员的身份,是老百姓对我的信任。”崔晓满的回答坦荡而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