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我为祖国站讲台国庆60周年征文
教师我为祖国站讲台国庆60周年征文
越来越亮丽的黑板
这学期,我们这所偏僻的乡村小学终于用上了多媒体。在干净明亮的多媒体教室里,聆听着舒缓动听的音乐,欣赏着优美直观的画画,还有形象逼真的演示……一切都像进了电影院。我比孩子们还兴奋的环视四周,昔日的黑板已然放在旁边。望着眼前的一切,让我不禁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1985年,我进入本村小学上学,第一次在教室里的黑板,是用木板刷上黑漆,用两股铁丝串起来挂靠在墙上的。顽皮的我们在奔跑时会不小心撞着,听着那唧唧歪歪的声音,仿佛是乡亲们在村头打水时,摇动的辘辘声,让我们感到亲切而又害怕摇晃的黑板会掉下来。天长日久,板面被粉笔和板擦的亲密接触。变得到处是坑沆洼洼,剥离的漆成了一个个小白点。每次考试,都是老师把试题抄写到黑板上,然后我们再照着黑板抄写题目,最后做题。由于黑板变得黑不黑白不白的模样,我们经常我误把“1”看成了“10”给整数添加上☃小♡数点,把“5”看成“6”,结果不是我抄错了题,就是他看错了。反正每次考试过后,都有小伙伴们对这黑板又捶又打,更有气得哇哇的大哭。
后来,灰不溜秋的黑木板换成水泥做的墙壁黑板。全新的黑板被粉笔亲吻的斑驳陆离,日子一长,擦也擦不干净,粉笔末四处飞扬。我们只好轮流着往黑板上擦墨汁,可擦来擦去,还是渐渐地越来越白,上面的划痕像乱堆的树枝,到处都是。1993年,我的视力日渐下降,看着写在白糊糊“黑板”上的粉笔字,不得不要求老师安排我坐到第一排。即使这样,任凭我睁大眼睛,也是看不清黑板上的板书。那时,我最大的渴望就是能早日拥有一块“名符其实”的ภ乌黑发亮的黑板。
1994年,我从乡村考上了县一高,在县城的学校里,看到了一种磨砂玻璃黑板,黑黑的外表,经久耐用。后来,在新建的多功能教室里安装了能上下左右推拉的磁性黑板,书写容易多了。我们常常在黑板上练习粉笔字,轻轻一抹,就干干净净的了。
随着21世纪的改革开放春风日渐的深入,黑板也演绎着自己的辉煌。现如今的县城、乡镇学校里的教室墙上都挂上了“白板”,老师们娴熟地操作着计算机,那些形象生유动的演示,引人入胜的构图画面,精妙绝伦的解析,就会清晰地放映到洁白无瑕的“黑板”之上。
如今,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政策的帮扶下,就连我们这个极为偏远的村小,也按上了多媒体。这不仅增加课堂上教与学双方的浓厚兴趣,还拓展了师生互动的知识空间,极大的开阔了农村师生的视野,使农村的素质教育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因此,受到师生的大力欢迎。”
抚摸着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情不自禁地感叹▼:“如今乡村的孩子们终于和城市里的孩子们拥有了同样的学习条件,可真是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