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
劳务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 ❥ 文章作者:名扬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9月28日13:3 ถ 劳务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 在“三农”问题中,农民是主体,根本是利益,核心是收入,关键是就业,可以说“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更新思维观念,跳出农业和农村的局限,站在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转移农民、减少农民、致富农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而近十年来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大范围内流动,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集镇修房造屋,不仅推动了集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美化了城镇环境,而且给乡村带来了现代生活气息,提高了集镇的文化品位,促进了城乡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相互渗透,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打工经济”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转移,改善了劳动力与资本结合的比例关系,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据调查,2003年我县外出务工户人均纯收入达1580元,比无外出务工户高9%;外出务工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1250元,比无外出务工户高13.1%;外出务工户平均每户拥有电视机1台、电话机(含手机)0.2台,分别比无外出务工户多0.2台、0.16台。80%的外出务工农民,居住条件有显著提高。
从抽样调查的100户看,外出务工户的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比无外出务工户多6平方米。
(六)“打工经济”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许多人打工回乡后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为今后农业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清坪镇生猪养殖大户黄德宏打工后回家创业,现拥有资产近百万,带动了当地畜牧产业的发展。高乐山镇老里坝村的向正旺,原在深圳打工,回乡后发展养羊、养鱼为主的特色养殖业,现拥有资产80多万元。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打工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一)深化认识,正视“打工经济”。“打工经济”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劳务输出是缓解农村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这是不可辨驳的事实。
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践行“三为”,改造“三观”的高度来看待“打工经济”,正确把握“打工经济”在“三农”问题中的巨大影响和意义,对打工潮只能疏,不能堵,只能服务,不能设卡。
(二)加强领导,搞好跟踪服务。完善州、县(市)、乡(镇)、村四级劳务输出工作体系,形成由政府牵头,部门具体实施的“打工经济”产业链条。
加大劳务协作力度。同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需求较大的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协作关系,定期交流劳务信息,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劳务协作网络,逐步建立劳务输出联合体。
加大输出服务力度,由单一的劳务输出向劳动力就业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延伸。
(三)强化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加上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增多,就业岗位的减少,对打工者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加强对农✡村富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要充分发挥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的主阵地作用,把农村劳动力中的优秀分子、骨干分子集中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知识、适用技术的专门培训,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努力使他们从体力型向智能型转变,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使他们能顺利进入市场,适应市场,获得较高层次、较高报酬的工作。
(四)延伸链条,做活“回归”文章。对多数打工者来说,打工不是☮目的,回乡创业才是最终目的。
在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的同时,要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将那些已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的打工人员引回来发展地方经济,做活“回归”文章。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平台,开辟“返乡创业园区”,鼓励回乡创业人员承包、建设和开发,在政策上真正做到“只要回来、就有创业的舞台”,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五)提高地位,激发创业热情。打工者带走的是贫困,带回的是财富、技术,因此,要把打工能人培养作为重点来抓。
打工者在经济发达地区经风雨,见世面,磨练了意志,在潜移默化中增长了组织才能和领导才干,要把那些有*头脑、有组织能力,有社会影响、有突出贡献的打工能人吸
收到党团组织中来,选拔他们担任村干部,使他们真正成为建设现代新农村的领头雁。 文章出处: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