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风雨》

时间:2025-01-13 06:44:0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系列电影文学剧本《尘缘》

《一路风雨》

第一部

上集

片头

(伴随片头曲,淡入片头画面,推出编、导、摄名单;主要演员名单;片名。)

陕南天意县北山口傍晚

踏着泥泞,冒着霏霏小雨,红四方面军某部拖着疲乏的步子走出山口。

(推特写)一双双露着脚趾的大脚踩在稀泥路上,泥浆向四边溅去。

(拉)队伍向贺广盆地腹部开去……

李家集村大老爷家夜

大老爷李尧农家大门口的灯笼还亮着。在李尧农的陪同下,二老爷李炎农背着双手,不紧不慢地走了出来。

因为刚刚给大老爷做完了寿,院子里显得有些零乱,下人们还在清理着。二老爷家的大少奶奶筱美芬正在有条不紊地指点着。

李家集村村头夜

穿着五花八门服装的红军开了过来。大老爷家的二少爷李建生伙着一些年轻人迎了上去……

李家集村大老爷家门口黎明

背着花铺盖的李建生正跟母亲告别。看得出来,母亲的眼眶里盈满了泪水。

山区公路一侧晌午

伏击战在激烈地进行。

李建生握着“汉阳造”,趴在战壕里一发连一发地射击着。他们的阵地前横七竖八地躺着被打死的中央军的ฉ尸体。(化)李建生手中的驳壳枪一挥,率先冲出阵地……

字幕1947

旷野

一眼望不到头的俘虏队伍被解放军战士押送着向前走去——

一辆吉普车在弯道旁停了下来。

依旧身材消瘦的李建生跨出车门,向旁边不远处的一个小土包走去。

站在土包上,李建生向家乡的远方眺望着……

上午,屡屡阳光透过浓厚的团块状云层斜射到大地上。李家集村外濒临绝产的庄稼地里星星点点散布着忧心如焚的农民。他们或坐于田间、或立于地头……笑容已经从他们瘦削的脸庞上消失许久了,连续的期望之后,连续的绝望使他们的神情变得木呐起来。

云层忽聚忽散,一会儿工夫便消失的无影无踪。村西头那座早年间修建的气势恢宏的龙王庙被炙烤在炎炎烈日之下,显得那样的无精打采。屋脊上、瓦沟里生长着的极其耐旱的佛座莲,仙叶草和其它一些肉乎乎的、叫不上名字的植物也早已没有了生气。肥厚的叶片眼看就要干瘪了,抽出的花蕊耷拉在上面,看样子要不了两日便会干的能当柴禾烧了。往日香客如云、络绎不绝的景象,眼下,已经清冷的几乎到了门可罗雀的地步。曾经鼎盛一时的、祈雨的香火随着龙王爷的吝啬、滴雨不与,也黯淡了下去。

此刻,整个原野死一般寂静,就连知了也仿佛进入了“夏眠”,它们破天荒的一声不吭,紧闭双眼,躲在几乎停止蒸发的、微微发黄的树叶下面,等待着命运对它们进一步的安排。

(注:景别仅限于片头及代序部分。除插入、短镜头之外,正文中将不再出现)

【一组短镜头】

成片成片的、蛛网似龟裂的土地痛苦地、无尽地向四面八方延伸而去……

蔫头耷脑的、没有灌饱浆的水稻,无精打采地勉强站立在稻田里……

静风下,喷着火焰的太阳……

(中景推)一个老农拄着锄头,站在田坎上。

(特写)满是皱纹的额头和额头下无可奈何的、望着庄稼的那一双无神的眼睛镶嵌在同一张脸上,使人不忍目睹……

(特写)田坎上,一个缺了口子的、靛蓝色的陈年瓦罐里,依稀可见几乎能当镜子照的粥饭……

一只布满青筋的手捏起了插在罐子里黑得发亮的筷子……

(特写)一棵大柳树根旁的猫耳草开始摇动起来……

(摇拉)百年柳树的枝条在风中摆动,像一个个纤细的女儿的腰肢……

(全景)天边迅速地卷来一大片厚厚的乌云,阵阵闷雷随之传来。这雷声唤醒了六郎庙的村民。整个李家集村沸腾了,男女老少霎时间不约而同地全都跑到了屋外,一齐朝头顶望去——

“咔嚓”一声巨响,象是要撕碎整个大地……

“哗……”,瓢泼的大雨骤然降下,村民们在雨中奔走着、跑跳着……他们的脸上挂上了久违了的、纯朴的喜悦。

【画外一个凝重的声音】

“一九四七年的初秋,在足足的、近两个月的旱老虎大使淫威之后,终于疲惫不堪的退出了贺广盆地。这个素以西北小江南著称的地方,人们紧蹙已久的眉头有了难得的舒展。”

【一组短镜头】

田野大路……

有了雨露滋润的水稻伸直了腰杆;

(特写.俯)一双穿着草鞋的、蹦满青筋的、黝黑的大脚所站立的渠埂下,小渠沟里开始有了流水——浑浊的黄水。

树叶儿在微风中轻轻的摇摆,流水逐渐变得清澈;

大路上,一汪汪水潭倒映着蓝天上的白云,像一只只可爱的兔子;

大人、小孩在村东头不远处横交大路的“官渠”北头洗澡;

大姑娘、小媳妇们在官渠的南头洗衣服……她们的脸上全都漾着难得的、喜悦的笑容……

李家集村

【旁白】

“贺广盆地中心偏西一点的天意县城往东三里多地,有着一处三百来户人家的大村落——李家集村。村子里祖辈以来居住着李姓和舒姓两大家族,其他杂姓则几乎没有。李姓因其勤勤恳恳,“人丁兴旺”,家业那是越做越大,一直处于“东家”的地位,舒家则慢慢有点看人眼色行事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像割韭菜似的,数百年来割掉了一茬,又续上一茬。到了晚清,李户里出了几个耍钱的(赌博),家道竟也慢慢衰落了下来。一直到抗战前期,两大姓终于“势均力敌”,但外表上仍然友好和睦的相处着。正应了那句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鸟瞰)一座约有三百来户人家的村庄隐映在嫩绿丛中。庄子里到处飘散着袅袅炊烟,一片宁静祥和的气氛……

村中“井”字形土路上不断有行人走过……

【旁白在继续】

“天知道什么原因,进入民国以来,舒姓家族一个劲儿地生丫头,香火眼看面临断绝的危险。好不容易到了舒官兴这一辈子,三姨奶有功,一气生了个四胞胎——四个带把的,这在天意的历史上还是亘古未有的。舒老爷这个兴奋呀,一连的几宿没合上眼。这下可好,泰极❅否来,乐极生悲,没等上给众幺儿做满月中风了,两腿一蹬,到极乐世界去了。”

(近景)摇篮里四个小家伙使劲地哭叫着。头戴白孝的男男女女匆忙进出于灵堂门口。

灵堂口,八个和尚眼睛紧闭,双手合十,十分认真的念着经文……

天空,乱云飞渡……

【旁白在继续】

“……打那之后,舒家人自知不是李家人的对手,历年来“拱手称臣”,两姓倒也过的相安无事,只是空下了大片大片的房舍。”

(中景)李大老爷家的大院子里,几个典农接过管家递给的粮食袋子,感激的一个劲儿的跪下磕头……

笼盖揭开了,白而大的蒸馍隐映在腾腾热气之中。

一只小脏手伸进了笼屉,抓起了一个白蒸馍——

“啪”,另一只布满历史的、苍老的手将小手中的蒸馍打掉在笼屉里。

还是那双苍老的手,微带颤抖地将那只蒸馍供在了祖先的牌位上。

一户刚刚过世亲人的农家门口,二老爷家的管家胡贵发,正将手中的几个银元递给戴着长孝的中年妇女——

(特写)——中年妇女的眼中流出滚滚热泪来……

坟墓上插着的招魂幡在凄风中瑟瑟发抖……

【旁白在继续】

“李姓人大都朴实忠厚,待人宽怀,特别是对两姓人家的鳏寡孤独,更是另眼相待,自己的锅里只要有,决不会叫他们饿着肚子,临终了还要置办好棺木,请和尚念经三日,籍以超度亡灵。尽管小的摩擦隔三岔五会有那么一次两次,总体上,这种格局始终保持着相对的平衡。”

(中景)硝烟中传来一阵阵猛烈的枪炮声……(画面转暗)

(中景)泥泞的大车路上,男男女女十来个身材高大的难民伴着三四辆独轱辘车向着六郎庙踽踽行来……

路人们对这些不速之客投去冷漠的眼神。

阴霾的天空,瑟瑟的秋风……

高大的杨树上飘落这片片黄叶。(摇)黄叶铺满小路,田陌……

独轱辘车从黄叶上碾过,车轱辘后面留下一条肮脏的印迹。

【旁白在继续】

“民国三十二年头上,舒家户里招了一户山东逃难过来的王姓的人家为房客,慢慢的,犹如一池湖水,水面上开始有了涟漪。

“王家祖孙三代——老爷子、老太太均已过了古稀之年,膝下一女八子。除了姑娘王明瑛(老六)长。的亭亭玉立之外,其他的个个长的人高马大,虎背熊腰,全都壮的像大水牛一样。随便拉出哪一个,石碾子上的磙子(辘轳)两手一抱,一气走上半里地脸不红,气不喘,按说都是务庄稼的好手。可是,这几个孩子天生不喜欢务农活,成天价“刀枪剑戟”,“声色犬马”,没多久便成了这一带的“龙头老大”。起先,村子里到还平静,过了没有半年,数百年来的这种祥和气氛被打破了,以老五王军宝为首的“民间自卫队”的娄娄(兵)时常聚集在村子里,搅扰的整个村子鸡犬不宁起来。有一天,李姓的家人狗娃,因瞅了一眼王军宝的一个手下人,嘴里嘟囔了两声,便被这帮喝醉了的自卫队员三拳两脚,生生给打死了。当时,狗娃媳妇慧珍,正身怀六甲。——王家成了名副其实的地头一霸。”

(近景)“六郎庙民间自卫团”的牌子挂在了王家的院门口;

自卫团队员在四乡八野游荡。胆小怕事的老百姓一个个紧闭门户,在里边加上了杠子;

村中央的十字路口,狗娃被民团队员们打倒在地;

惠诊挺着个大肚子不顾一切的扑向自己的丈夫……

狗娃圆睁着的“死不瞑目”的双眼……惠珍悲痛欲绝的双眼。

【旁白在继续】

“……时光如梭,一晃到了民国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日本鬼子已经投降半年了。不知道撞上了什么大运,王家屋里居然出了个保长。那一天,伪区长亲自把委任状送到了老爷子王天奎的手上,老爷子喜的脸上的麻子都放出光来。没多久,王军✎宝又被住在区公所的王连长看中,先是当了几天的马弁,不几日,壮丁抓了三十几个,背地里一使钱,于是,王军宝一跃成为了四排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接下来,兄弟几个相继全都穿上了黄狗皮,整个王家从此趾高气扬,更加的☯飞扬跋扈起来。

“沧海桑田。至此,李、舒两家的势力已经明显的衰落下来。”

(近景)王老太爷在自家门前迎送宾客。他的脸上闪着红光……

老五王军宝身穿军装,肩挎盒子枪,神气活现、耀武扬威的走过干硬的土路……

一双双美式军用皮鞋溅起路上的尘土……(化)

一双双赤脚穿梭在王家的宅基地上。

【旁白在继续】

“……半年后,李家集村的东南头修起了一

1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