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教师工作总结
对于高考前的复习,教师应该要加强集体教学研究,集思广益,发挥各自特长,资源共享,实现复习效果的最大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高考政治教师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高考政治教师工作总结【1】回顾一年的工作,首先在备考方向上教研室发挥了领导作用,正确把握了高考的导向,复习方法策略指导富有实效,教研活动务实,在备考指导方面成效巨大。
深入研究《考试说明》、近四年高考题和山东各地模拟题,研究考点的分布及试题命题的特点,把握高考动态。全面理解《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点,明确各考点的范围和能力层次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确保高三复习对路、到位,保证方向的正确性,从而避免复习过程中简单问题复杂化和复杂问题简单化。
知识方面:
1、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对每个模块宏观把握。根据《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范围,对分散在课本各单元、各课、各框的考点知识梳理,把分散的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理清知识脉络,整合形成了主干知识框架。
知识梳理遵循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例如,对于哲学常识,先宏观把握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这四大知识板块,然后再微观把握各板块的具体主干知识,如辩证唯物论的主干知识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微观把握各主干知识的具体内容,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内容、方法论要求、应反对的错误倾向等。
这里强调形成整体和各块知识网络,是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答题时灵活运用。在反复滚动梳理中不断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由于政治学科知识点多,知识面广,许多学生认为已经牢固掌握的知识,过一段时间后就会生疏,考试成绩也就会不理想。因此,在复习中必须要通过不断滚动记忆来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打牢基础。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术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了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为学生能够综合的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3、加强对教材重点、难点的强化和练习,关注易混知识的区分。如:《经济生活》中货币的职能;影响价格的因素;经济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几种投资方式:股票与债券,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我国的分配方式;财政的作用;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等等。《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政治参与;政府的职能;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的职权;我国的政党制度;等等。《文化生活》中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的特点、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中华文化的特征;等等。《生活与哲学》中哲学的内涵;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区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区分;等等。
典型习题的训练及总结
1、精选习题科学训练。精心选题避免繁、难、偏、怪试题,对于重要的考点选择不同的材料及设问以不同的形式反复限时训练,让学生总结答题经验,提高训练的效率。试题的训练讲究科学规范,学案中精选近四年的高考试题和典型模拟题让学生从中寻找感觉,体会答案的规范性,严谨性,要求学生组织答案力求课本语言、背景材料语言和时政语言相结合,做到答案要点化、要点段落化、段落序号化、语言学科化、观点材料结合化、书写工整化,从而达到科学规范、全面具体,重点突出、逻辑层次分明的要求。
2、试题的讲评。对于学生的试卷及时批阅了解学情,提高讲评的针对性。对于典型例题的讲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讨论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集思广益,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不断强化提高高考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融会贯通,不断总结,逐步适应高考能力考查的要求。
关注、利用好社会热点,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山东地方特色,尤其是与中学生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把社会热点与高考考点结合起来,深入浅出,以此把握时代脉搏,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对生活现象要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理解和运用,作生活的有心人。ѧϰ知识,特别要理解知识,这就是感觉到的东西不能深刻地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对国家出台的政策措施要注意解读,高度重视了国家和山东地方特色的重大新闻,如:上海世博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物价涨幅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重视山东党代会、人代会、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
加强集体教研,精编学案,资源共享,提高效率。
加强集体教学研究,集思广益,发挥各自特长,资源共享,实现复习效果的最大化。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研讨复习进度、复习目标、教法、学法、复习重难点、阶段质量检测。
通过集体备课精心编制复习学案。备课组分工协作,集思广益,精心编制复习学案,坚持把学案的使用作为复习的载体,学案的编制体现出下列要求:课程标准的要求、高考考点要求、重难点、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易错易混知识点、考点知识梳理、典型例题、课堂自测。学案的使用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精讲点拨,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教师加强对学案的批改,及时了解掌握学情,及时反馈矫正。
复习备考存在问题:在复习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有些内容的复习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感到有点仓促,一轮复习延伸到3月中旬比较合适。学生基础知识还不能深入的理解运用。在学习中学习方法死,教条僵化,不善于思考。不能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把握知识间的联系。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缺乏学习动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考政治教师工作总结【2】经过从20XX年至20XX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我们顺利的完成了高考备考工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这一年的高考备考是比较成功的。下面总结一下这一年我高考备考的一些经验,同时也总结一些不足以供未来的备课工作之用。
一、制定明确可行的计划和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三备考最忌讳打无准备之仗,走到哪里算哪里。自从进入高二末期的补课阶段时,备课组就制定了科学而详实的复习备考计划。我们将整个备考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轮复习:从20XX年暑假补课到20XX年元月。这段时间的复习重点是基础理论,目的在于夯实基础。在这一轮复习中,我们主要是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主,也就是对照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认真梳理每课考点,以及整合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力争做到面面俱到,不留死角。
第二轮复习:从20XX年元月到4月。这一阶段的复习重点是知识专题,构建知识体系,同时进一步落实基础,帮助学生进行查漏补缺。
第三轮复习:从4月到5月底为综合复习阶段。综合模拟测试阶段,让学生总结、掌握做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应试能力。熟悉各种题型的解法和解题技巧,找出每一个学生的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不缺陷。
实践证明,最终的复习过程基本上都是按照最初的计划来进行的,因此做到了有条不紊。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对于最终的效果评价也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用好学案,提高备考效率
由于学生的基础比较差,而且层次很分明。因此市面上的很多的复习资料都难以满足我们复习的需要。所以选好,选准符合本校学生实ห际的资料,对于复习备考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备课组就分工合作,根据学生的水平、可以接收的难度和进度,结合高考的各种能力要求,分别选择了第一和第二轮复习的两套资料。通过学案的使用与落实,调动学生明确高考复习的目标,提高自主复习的能力,也可以是老师更有计划的落实教学,提高备考的有效性。
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狠抓基础。
1、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老师上课前要求学生自己根据预习,在学案的相应位置以每一知识点为依据把与这▲一知识点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构建知识体系,便于对知识的巩固、记忆。
2、加强背诵检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每天布置一些知识点,并且对学生进行抽查,从而促进学生的看书、背书。
3、建立学习小组,互帮互助,促进学习。采取了小组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要求每 6个人为一小组,设立一位小组长。每天,每一位同学都要一课书的相关知识点,组员到小组长处背,组长到科代表处背,科代表到老师背。老师每天抽查一些同学,如不过关就处罚整个的小组,这种方法就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对学生也起到了促进自己学习的作用。效果比较好。
四、加强题型训练,把握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政治科的高考试卷主要有:选择题、材料题,老师必须根据每一种题型的特点,让学生把握其解题的方法。在这几种题型中,我们重点训练了材料题,在解题方法指导时,从教会学生分析题目入手,把握问题和材料的关键词,找考点,落实解题步骤,注意技巧性的东西,克服怕做题的心理。
五、培优、扶差、促临界
1、培优:采用个别辅导和重点关注的方式。在课堂上、作业、测试卷,都注意这些学生各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并针对其薄弱环节,课后利用 早、晚自习及其它空余时间对其个别辅导、指导、并提供适当的辅助资料。测验卷面批面改,指出存在问题,规范答题,知道答题的方法,追踪心理变化,帮助调整 心理状态。
2、扶差:要尊重学困生,理解他们学习的困难和处境,给予启发,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关注他们点点进步,多表扬,让差生也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成就感。落实基础,通过默写让学生一点一点的过关,为考试做原始的积累,以提高高考成绩。
3、促临界:让中等学生确立高考分数目标,确立一个自己的竞争目标,强化竞争意识。强化的主动学习性。梳理知识。加强应试心理指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特别是发挥不稳定的学生。
六、强调合作,科学备考
高考复习对每一位老师来说备课的工作量都很大,因此,备课组的老师要加强 ϡ合作,力求提高备考的质量的同事,减轻任课老师的负担。在这一年的高考备考中,我们政治备课组都强调集体备课,在一起研究、探讨备考问题的同时,对相关备考资料的整理又进行分工合作。在备考过程中,我们着重这几方面开展研究。
1、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复习备考中对教材的处理,让学生既能听得懂,又能记得住,用得上;结合问题立意研究框架结构,按问题立意的要求整合知识结构,防止脱离现实问题把教材看成一个僵化的知识系统;研究教材与时政热点的结合点,把握分析时政热点的特定角度,防止脱离教材漫无边际地分析现实问题,把热点问题弄得过于繁杂。
2、深入研究题型特点。指导学生怎样分析背景材料,怎样分析设问的指向性,怎样规范做答。我们在今年的复习备考过程中,将近三年的高考政治主观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帮助学生弄清答案要点的来龙去脉,以提高主观题的得分率。
3、深入研究上一年的高考试题。每年的高考,都强调稳中有变。我们利用具体备课时间,研究了上一年高考试题的稳和变,并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把握主动权。
4、研究考试说明。我们在研究考试说明时,非常注重把考试说明中的考点纲要与教材框标题的表述进行对照、比较。弄清哪些是框标题的综合,哪些是框标题อ的扩展、哪些对框标题的表述作了修改,由此明确考试的重点。
七、存在的问题
1、后进生的关注度不够。由于学生的总体基础比较差,尖子生不多,在备课量大,工作繁重的影响下,对后进生的关注度不够,未能转变部分后进生的厌学情绪,导致了整体的平均分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2、对学生的监督力度不够。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如果老师监督不到位或着辅导力度不够,他们就容易放松学习。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老师整理的一些好的资料、专题、试卷等,由于落实不到位,未能发挥其最佳的效果。
3、复习资料较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我们对学生的期望比较高,把一些重点的资料都整理出来,发给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备考。但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兼顾多个科目,应付不了繁多的资料,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4、学生答题的条理性差,字体马虎潦草。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不断ฒ的强调学生答题的条理性,要求他们的答题思路要清晰,字体要工整,但很多的同学都不能做到,因此,要建议从高一抓起学生答题的基本功。
以上就是我年高考备考的经验总结,其中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希望通过我们科组老师的不断实践,总结出更多好的备考经验,提高备考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