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德育教学工作总结
历史德育教学工作总结(精选3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回顾这段时间的教学,收获的不仅岁月,还有成长,让我们一起来写一份教学总结吧。那么如何做出一份高质量的教学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历史德育教学工作总结(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德育教学工作总结1
中学历史教学道德知识的教育,主要是借助于历史道德形象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等道德知识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道德观念与道德信念。
中学历史教科书写进的大量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品质,是道德知识教育的生动材料。借助于历史道德形象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首先要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做出分析和概括,使学生逐步建立起道德规范,认识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准则。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如忧国忧民、报效祖国、以死殉国;天下为公、至大至公、舍身取义;求索攻坚、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尊师敬业、谦虚礼让;勤劳节俭、崇俭反奢;诚实正直、行己有耻,等等。除此之外,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在判断历史人物道德行为的是与非、善与恶时,还应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其道德行为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道德文明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归纳历史人物道德行为所涉及到的三类社会关系,是道德知识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根据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特点,应主要抓住爱国主义这条主线,使学生牢固地树立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关系的道德观。
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学经常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进行着道德评价。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外国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既有一批前仆后继、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也有一撮贪生怕死、投降求荣的卖国贼。对爱国者和卖国贼的对比评价可以提高道德评价的水平和效果。
此外,历史教科书以醒目的方式写进的杰出历史人物的名言、名句、句联,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不仅概括了他们的道德观念,而且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例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青白在人间”;亚里士多德的“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但丁的“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等Ⓐ等,既是进行道德知识教育的生动材料,也是培养道德情感的良好凭借。
历史教学进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模仿、无数次的重复、有意识的练习以及与坏的习惯势力作斗争等实践活动来培养。历史教师要善于将历史榜样的行为规范和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机地联系起来,指导他们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父母、同学、亲友的关系以及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处世做人。
历史德育教学工作总结2
这个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同事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反思。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教学过程中需要面面都尽量考虑到。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总结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从中得到了一些体会,同时也找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确定了今后工作高兴的方向。บ
历史德育教学工作总结3
在平时的历史教学,对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常常会听到些不和谐的声音。民族自豪感的缺失,成为现代高中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民族精神的教育,历史教学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历史教师,责无旁贷!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呢?这个学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以情优教”的原理,贯彻对于渗透民族精神的教育。
一、“以情优教”——历史教学中情感教学的重要性和优势
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以情优教”是情感教学中很有代表性的一条原则,它指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地在传授知识、技能,传播思想、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以情动人、以事感人,营造浓郁的民族精神教育氛围,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导向。
历史学科实施情感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以具体的事实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就其自身特点来看,一方面,它时空跨越大、人物事件杂、概念观点多;另一方面,历史是生动、形象、具体的,情境性强,有利于激发情感体验。不仅如此,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都可以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找到典型,如惩恶扬善、顺应潮流、忧国忧民等。同时,历史又似一面镜子,通过形象的材料使我们了解过去,认识今天,并不断完善自我。历史充满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争斗,如封建社会“大治时期”的安定与繁荣,“大乱时期”的动荡与衰败;志士仁人的高风亮节,民族败类的猥琐丑陋,都会随时激起情感的层层涟漪,引发心灵的升华。可见,历史知识之中,孕育着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体验并受到熏陶。
二.“以情优教”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践
1、挖掘教材中的民族情感因素,达到以“优教促学”,促使情知和谐统一。
教师应该从历史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挖掘教材中的民族情感因素。例如在中国百年屈辱史这一系列内容中,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列强的侵略,是导致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根本原因,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组织抗击外敌入侵,构成了19世纪中国军民捍卫民族尊严的画面;20世纪持续8年的抗日战争,谱就了其中最瑰丽的篇章。中国军民在维护国家主权中所形成的强❦大力量,汇聚成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加强对学生民族素养的培养。此外,历史教师还可以把历史和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态度。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教学植根于教学活动始终,教师要善于研究与反思教学实践的能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握情感教学的契机,使课堂教学活动实现更完美更理想的境界。只有教师自己拥有了丰富的情感修养,才能去潜移默化感染学生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唤起学生的情绪与情感,形成师生情感交融、温馨愉快的学习环境。
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通过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感人肺腑的言语,以扣击学生心弦,产生情感共鸣。如讲“南京大屠杀”,义愤填膺、慷慨激昂,满怀悲愤之情。另外,我也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通过掀起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以唤起学生的民族情感。
例如在《中日甲午战争》一节中教学时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生面前展现一幅生动的黄海大海战的激烈场面,当学生看到邓世昌率领受到创伤的“致远”号舰开足马力向敌舰“吉野”撞去时,内心不禁为民族精神中大无畏的为国捐躯的精神而感动,而且为祖国有如此高风亮节的爱国志士而自豪,但是也为“致∞远”不幸被鱼雷击中,邓世昌和全舰二百五十将士壮烈牺牲而感到惋惜,同时也产生了为什么“致远”号撞不到“吉野”反而被鱼雷击中的疑问。这时候我抓住时机,补充史料:我方的旗舰最高时速14海里,“吉野”的时速高达20海里;我舰发一炮,“吉野”同时发四十炮;我舰靠目测,“吉野”有瞄准器,双方武器装备实力悬殊是导致胜负的客观原因。此时我声情并茂,慷慨陈述:“但是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最高统治者西太后等对外妥协卖国是主要原因。战前西太后为了她的60寿辰大庆,竟挪用海军军费去修颐和园,如此腐败国家的科技怎能不落后,军力怎会强大!”这样以真挚的感情,寓情于理,使学生一方面认识到侵略者的凶恶嘴脸,另一方面也对清政府的腐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落到了实处。这种怀着真挚的感情去教育学生,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的教学方法深得学生的好评,在学生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3、发挥学生的积极情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历史学科运用情感教学,首先,从教育观念上应从人的特点、人的需要、人的动机、人的尊严等出发,把学生摆在教育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注重在民主平等、互重互信、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一切非智力因素,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当然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没有前面所述的教师在最初的备课阶段对于教材的挖掘,没有教师主导地位的积极运用,以此做铺设,要让学生自觉、自主的参与是比较困难的。但是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情感,首先还是要落实于课堂情感氛围的营造,而且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学生才会有情感的共鸣,从而才能有话说、愿意说。
其次,古人常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如果能够将这样的情感氛围延伸至课堂外效果会有出其不意的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能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体验中传承民族文化,让民族精神教育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中贯彻。
三、德育在课堂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就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教师在课堂上容易出现两个极端,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则,避免情感教育荒漠化。因为教师在课堂讲授中,情感的缺失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民族精神成为浮于表面的口号宣传。这就使得学生面对教师讲述“四大发明”这样的内容,往往会没有灵魂的脱口而出“这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这样的“口号”,在课堂中出现的频率不在少数,很多时候甚至就是教师直接在讲述。
二则,注意情感教育的“矫枉过正”。教师情感的表达要平和、适当,既不可毫无表情,冷若冰霜,也不可以情害意,热情过火。历史教师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情感,依据历史知识素材,自我地调控情感,当柔则柔,应刚则刚。“史求真”,如何客观、真实地将过去的事件再现始终是历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原则。
在中日关系史中,我们就往往会上这样尴尬的境地:当我们为南京大屠杀中日军的滔天罪行滔滔不绝,自以为是利用课堂在进行充分的民族精神教育时,学生却在不假思索的说:“我们给日本人来个东京大屠杀”。很明显,这不是教师教育的初衷,但是却因为教师自身情感教育尺度上把握不当所导致,这也就造成学生对于历史认识的偏颇。
总之,民族精神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它是民族维系的精神纽带,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所以,作为历史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