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讲真话的环境——读《做最好的党员》有感

时间:2024-11-10 23:02:0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一、现象

“真话”即实话,即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解释、说明,不夸张、不隐瞒。“说实话”即是讲真话,它不是宣泄发牢骚,也不是指责,而是遵守一定的组织程序,向组织陈述问题、反映实情。几年前,笔者下乡进行“新农村”宣讲。课后,笔者与一镇干部谈到“报大数”(做假)问题。镇干部说:可以说现在大家都在讲(做)假,只不过是多与少的问题,大家也明白这样做不好,但这是当今官场的“规则”,不做就首先“吃亏”。后来一位挂职熟人“偷偷”对笔者说,在下乡挂职其中一个常做的工作就是“平衡各种数据”,终于明白镇干部所言的“真谛”,这是“利益”及“环境”所致也。实事求是而言,现在官场许多的事情(好事坏事),官员都心知肚明,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是官场的“常识”,这是官场的“潜规则”。

单位进♀行“作风建设活动”,需要上交“整改”书面总结。负责文字“整理”的同事让笔者提些“资料”,笔者实事求是地说了,其也认同(其实单位上下都知道这些事实),后来这位同事对笔者说:领导把所提的“问题”删去了,说这些虽是事实也需整改,但不能写出来上报。说实在的,现在许多人都在敷衍、忽悠,讲真话、做实事者的人少了,大家 “工作做在嘴上,做在文件里,做在报表里,做在汇报材料里,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已经成了常规,许多统计资料、上报的材料已经“政治化、功利化、计划化了”。 现在“领导下去视察,当地都会预先进行了周密部署,安排得非常具体,领导人成了机器”。(三宝辑:《过目不忘》,《杂文月刊》2010.06.下), 其实,过多过滥的检查也已经使上级和下级都谙熟其中奥妙,所以瞒隐、“水淋淋”的统计数据、形象工程等应付检查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只要不出大漏子的问题就睁只眼闭只眼,彼此心照不宣了。

“直到今天,仍呼吁讲真话的多,能够讲或者能够讲出来的真话少。那原因我想,一是心有余悸,二是还有人(而且一定是掌有相当权力的人)喜欢假话,不喜欢真话,尤其不喜欢同他意见相左的真话”(陈四益:《忽然想到——讲一回真话》,《同舟共进》2009.12)。有人说:讲真话,领导不高兴,讲假话,群众不高兴,得罪群众,他们顶多骂几句,而得罪领导,我们的前程就没有了。其实,许多事大家都心知肚明是“假”的,但“讲者”,都在认认真真地、心安理得地“说”,“听者”,也在规规矩矩心平心和地“听”。为什么——权力使他们的“心病了”,使他们养成这样一个习惯——看“上边”的态度,顺从上级,顺从权力。歇后语曰:基尾虾掉进开水里——不红也难。

二、思考

“有人把说真话比作是水龙头的问题。水龙头开大了,那许多真话就会像水一样哗哗地流出来;若水龙头开小了,那真话就只能点点滴滴地流出来ฑ;若水龙头拧紧了,ฌ那真话就没有了。所以,……并不是人说不说真话的问题,而是让不让人说真话的问题”(于成玉:《思想碎片拾零[],《杂文月刊》2008.4下)。此观点非常正确,而各级党政官员就是“拧水龙头”的人啊!

三、结语

人有这样的特点(本性):无论处在何种地位,无论在那种情况下,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喜欢别人赞유扬。这也是人的弱点。而有的人(较多的是领导)则喜欢别人奉承、恭维。ง笔者认为,讲真话应以之对“真君子”而言,应以之对“民主”而言,否则后果只有两个——后悔及遭殃。

[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人民网读书频道。文章不代表人民网读书频道观点,只代表署名作者的个人意见。]

本文作者:李华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