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森林和湿地维护生态安全
保护森林和湿地维护生态安全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日前指出,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迎来了第十五个“世界湿地日”及《湿地公约》成立40周年。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森林”,深刻揭示了两大生态系统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充分体现了湿地和森林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必将有力地引导人们更加关注这两大生态系统。
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生态支持系统。湿地是物种“基因库”,保存了大量濒危野生动植物的特有基因,孕育了世界上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没有湿地,许多珍贵的物种基因资源将不复存在。湿地是淡水的天然“储存库”,储存了我国96%以上的可利用淡水资源。湿地是“地球之肾”,其强大的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功能,对于保障人们永远能够喝上干净的水,维持多种生物的水环境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还是降低自然灾害风险的“缓冲器”,具有调洪蓄水、抵御风暴、预防侵蚀、抗御干旱、调节气候等重要功能,对于构建防灾减灾体系、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等发挥着十分独特的作用。
我国森林面积29.32亿亩,森林覆盖率20.36%,单块面ซ积在100公顷以上的自然湿地面积5.43亿亩,自然湿地占国土面积的3.77%,森林和自然湿地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4.13%。被誉为“地球之肺”的森林和“地球之肾”的湿地,既互相依存,又互相作用,共同构筑了我国国家生态安全的强大屏障。森林是一座绿色“水库”,具有巨大的蓄水功能,可为湿地提供持续的水源保障。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森林也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陆地生态系统一半以上的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湿地的固碳能力也不容忽视,特别是泥炭湿地在缓解温室效应、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湿地国际的研究表明,占全球陆地面积6%的湿地储存了约7700亿吨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35%。湿地和森林对保持陆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无论损害和破坏哪一个系统,都会影响地球的生态平衡,影响地球的健❥康,危及人类生存的根基。有科学家断言,假如森林和湿地从地球上消失,全球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陆地90%的生物将灭绝,生物固氮将减少90%,生物放氧将减少60%,同时将产生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生态问题,生态平衡就无法维持。因此,保护好湿地和森林,是关系到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林业的重大历史使命。
管理和恢复好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好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部门承担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大力加强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有效发挥了两大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取得了巨©大成 ツ就。特别是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取得了许多新突破。一是以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为重点,有效遏制了湿地面积缩减的趋势。实施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完成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201个,建立了长江、黑龙江等流域湿地保护网络,湿地自然保护区达550多处,国家湿地公园达140多处,地方湿地公园达120多处,国际重要湿地达37处,有力推进了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国每年新增湿地保护面积30多万公顷,恢复湿地1万多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从“十五”末的45%增加到“十一五”末的50.3%,平均每年增加1个多百分点。二是以完善湿地政策措施为保障,显著增强了湿地保护能力。国家出台了湿地保护政策,将湿地总面积、湿地保护面积纳入了中国资源环境指标体系,开展了湿地保护补助试点,设立了湿地保护补助中央专项资金。制定了湿地保护宏观战略规划,将湿地保护建设纳入了多个重大行业规划。加强了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建设,成立了中国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强化了湿地履约跨部门协调机制。开展了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和科研工作,建立了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三是以模范履约争当表率为目标,充分展示了良好的国家形象。认真实施《湿地公约》相关决议,连续两届当选为公约常委会成员国,在公约形成相关决议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亚洲履约中发挥了领导作用。加强了国际重要湿地管理,公布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公报》。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维护国家形象和权益,受到公约秘书处和有关国际组织的一致赞扬。四是以提升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为手段,有力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开展了中国湿地文化节、沿海湿地万里行等一系列重大宣传活动,为加强湿地保护营造了良好氛围。建立了世界上最大单一主题内容的国家湿地博物馆,在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建立了湿地宣教馆,扩大了湿地文化宣传阵地。树立了一批湿地保护好、增收致富好、生态观念好的湿地文明村、湿地文明户。中国湿地保护已经成为自然生态保护领域的热点之一,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亮点之一。
虽然中国湿地保护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从全国总体情况来看,全社会对湿地保护的认识仍需进一步提高,天然湿地数量减少、功能退化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保护湿地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对此,我们必须保持十分清醒的头脑,以全局观念、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谋划好“十二五”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湿地保护工作。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保护好湿地”的明确要求,为加强湿地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十二五”期间,我们按照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决定着力建设以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等为主要内容的“十大生态屏障”。其中,将以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为主要目标,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严格保护自然湿地,科学修复退化湿地,积极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大力夯实基础工作,积极推动湿地立法工作,逐步理顺体制机制,继续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全面加强湿地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力争到2015年,使我国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5%,初步缓解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趋势。
20xx年,我们将大力推进湿地保护立法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继续谋划实施好国家湿地保护工程,加快构建湿地保护长效机制;促进湿地公园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建设;系统加强湿地保护科技支撑,研究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功能和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认真履行《湿地公约》,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重要湿地建设和管理,维护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切实发挥林业部门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作用,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推动湿地保护再上新台阶。
让我们携手一道,积极行动,共同推进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努力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福祉,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