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和家长互动联系心得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的教育让我们为师授业,传道的范畴更广。培养教育好孩子,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所单方面能够进行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去管理,做老师的就免不了为孩子的学习或者是行为问题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
家庭是儿童与世界最早的接触点,是一切教育的开端,更是小学生接受教育和影响最持久,最广泛的地方。国内外的教育专家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在的学校更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与其工作。而如何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至关重要,成了我们不可避免的话题。沟通方法不外呼有四种:①电访②信访③家访④校访。我们老师要做好这四项,必须心诚,做事其正,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一.做为学校教师,一定配合导师工作,以工作为重,相互鼓励,相互包容,千万不能相互拆台。“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一点都不假。比如:《错字事件》这件事发生在一所小学,当时我们都在上课,二年级门口,一家长爸爸指着该班的老师问:“我孩子写的这个字是对还是错的?”老师接过作业看了看说:“孩子写的是对的。”家长的嗓门提到了高8度:“对的,你为什么打错,你会不会写字,你会不会教学......”我听到了吵闹声就信步走出教室,来到他们面前,接过作业,仔细看了看,字孩子的确写对了,老师也的确打了个“x”号,我纳闷。这时的家长更像胜者一样,不依不挠。我背朝阳光,作业正面朝着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我终于发现了问题出现在哪儿,孩子有改过的痕迹,我急忙去把孩子请出来,当着爸爸的面说是自己改对,是订正的,孩子的坦诚,教师的沉着,家长也没有气了。
这件事说明:老师是一家人,要诚于中,而形于外,我们只有与导师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能会更好。
又比如《家长在校打别的学生》这件事发生在某小学,有两个孩子在课间打架了,小的吃亏了,但他离家很近,就一路之隔,他就回去搬“救兵”。他爸爸来到校园,气势汹汹的,嘴里还不停的问:“哪一个?哪一个?看我不把他揍死。”我看到那家长气势,ง我就急忙跑过去,说是迟,那时快,家长的一巴掌打在孩子的脸霎那间,我用手掌档住了,重重的落在了我的手背上。弟子规里有这样几句话:“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就这样胜似千言万语。
“亲其师,而信其道”——意思是与自己喜欢的老师在一起,才能得到更深的教诲和更多益处。对我们老师来说,也就是上了年龄的女老师,在授业时是老师,在生活上就是妈妈。比如《关心青春期的女生》该做的就得说,该做的要诚心去做。教女孩子怎样去使用卫生巾,讲讲例假的作用,不要恐惧等,走近孩子,更走近家长。
有些事情该冷落就得放一放,这样比急求的好多,效果会更佳。
去年蔡金丽老师说她班有一个小女孩特别爱拿别人的东西,别人的钱,电话卡,手机等。孩子在校都承认了 ,东西也在她书包里找到了,可她妈妈带孩子回家一晚,第二天翻供了,说老师同学冤枉她家的孩子,又威胁老师。像这样的事情,就该放一放,冷一冷。孩子的毛病不是一朝一夕染上的。常言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她的孩子还会在别人家,朋友家,亲戚家还会拿的。她妈妈会发现的,没过多久,她妈妈主动找老师说明一切。和家长沟通该避就避。比如老夫少妻,尽可不问,少和其他家长乱说话,造♋成人家家庭不必要的矛盾。
有些事只做不说ช。提起此事,厉厉在目。有一次我们老师都要做人口普查,早上学生放了一节课,可就这早走的一节课,送了孩子的鲜活生命。我们都在办公室埋头做着各自手中的活,这时突然有一个外人冲进办公室叫了一声:“你们的学生被车撞了!”老师们就忙冲出办公室,冲向马路,我顺势蓝了一辆拉煤的拖拉机,第一个跑到出事孩子郭瑞鹏的面前,孩子微微抬了抬右手,嘴巴微微的张了张,发出轻微的声音:“老......”。“师”都没有叫出来,满身鲜血,脸上头上都是,我就忙脱下新买的新上衣给孩웃子包上,抱起拦车到骨科医院,伤势严重,抢救无效,孩子去了,孩子去了,孩子身盖我的上衣去了。直到他家长去火化孩子的尸体时才发现,按农村的习惯,孩子是不穿家长的衣服的,我是老师,我不顾忌那么多,只让家长去想,我们身为老师只是诚心去做事。
二.老师不要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去教训家长,不同的家长沟通方法不同,就得因人而异®,做老师的要善于倾听,做到多听少讲,抓住机会,深入浅出,将大道理往小处说,往明处说。千万记住不要训斥家长,敷衍家长。人人都有心理障碍期,也有情绪化或心情不佳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家长说:“师者,猛于虎也。”如果沟通的方法不得当,其结果事与愿为。沟通无限,方法不拘一格,但无论采用任何方法,技巧,你都要出于真诚,并力求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所以做为一个教师,仅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爱的能力。实践证明,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
咱们先锋走过了十年,从零做起,我说的这些算不上什么经验,只是我的一点点亲身体会,这些也都将成为过去,也就该画上一个句号。句号大了就成为一个零。所以往后我也要从零开始,做好每一件事成己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