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研究
摘要 目前国内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影响的研究有许多,林毅夫认为,要想解决我国农村的穷困问题,主要的目标应放在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上。蔡P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总体上是利大于弊,不仅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对于迁出地来说还减轻了人地矛盾,有利于增加农业建设所需的资金流。韩俊主张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的转移,从而避免大量人口涌入大城市而带来的社会矛盾。本文将从微观视角,分析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趋利避害,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河南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农业现代化
一、样本描述与分析
总体描述:本调研表利用2013年春节,由学校河南省农村户籍的在校学生利用假期返乡之际,对其户籍所在地进行随机访问。调研表在18个地市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了10个地市的60个自然村,在地域上涵盖了豫东、豫中、豫西三地区,每个自然村在外出务工的家庭随机选取10户,共600个外出务工家庭样本。调查对象包括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也涵盖了务工人员务工信息及所属家庭的相关情况(包括务工的时间、途径、家庭收入主要用途等),以下为样本总体情况:
二、样本指标
指标说明,在调查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用途时,本调研表共给出子女教育、盖房、购买农机、储蓄和其他五个选项,被调查者可同时选择一项或多项,所以该指标中的人次不是实际调查的人数,而是指每个选项的选择人次。通过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收入主要用途情况调查表(表3)可以看出,子女教育在农村家庭主要支出中占首要地位,其次是储蓄和盖房支出,而用于购买农机进行农业投入的家庭比例最低,仅占11.8%。
三、结论分析
(1)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发展迅速却并未带来人地矛盾的缓解和农业的规模化发展。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兼业形式为主,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全年在外务工的比例仅占三成,由于我国目前土地制度的原因,多数农民即使生活在城市,也不愿无偿放弃农村的土地和宅基地。因此,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影响微乎其微。再者,在农村家庭中主要劳动力的转出使得劳动力弱化严重,原有规模的土地利用更加粗放,反而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农村社会人员构成方面分析,大量存在的留守老人和儿童也带来了许多的社会性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2)农村转移劳动力拥有年龄优势却整体素☏质不高,缺乏竞争力,造成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差。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转变,用工模式和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随之改变,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的劳动力,显然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变化,最终影响就业机会的获得,就业岗位的巩固和迁移的稳定。
(3)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却难以形成有效的资金流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对外出务工家庭主要收入用途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教育支出占主体地位,其次是储蓄、盖房等,也就是说,农民务工收入除了用在子女教育,其中很大一部分又通过储蓄的形式回流到了城市,并没有用于购买农业机械设备等,用于农业科技投入。⚥
四、政策建议
(1)加强对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政府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在做好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对成年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养。在成人职业培训的内容上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市场需求,做好课程定位;在培训的地点和时间上可以利用原有的农机推广系统,在节假日和农闲时进行,灵活多变,方便农民学习。
(2)加大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在户籍制度方面,从小城镇开始,逐步放开户籍政策,使其背后隐含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不平等界限随之打破。使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在身体和身份上得到统一。其次,在农村土地制度方面,明确财产权利,确定农民的长期使用权,做好农村土地的买卖、承包转让等方面的法律保护,鼓励已进城农民的土地流转,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现有土地的使用效率,促进农业的规模生产、产业化经营。
(3)建立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引导农民多元化就业。在做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服务的前提下,调整农业结构,鼓励农业向纵深方向发展。大力发挥乡镇企业的优势,在金融政策和财政力度上给予支持,增强农ฬ村地区和农业自身的容纳能力,鼓励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4)加强农村的社会保™障力度以及资金与科技的投入力度,引进、培养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首先,在大量劳动力转出的同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在加强投入的同时还应鼓励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进行教育支持,减轻农民负担,这样农民才有剩余的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其次,提高留守农村ค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运用先进农机的能力,确保在劳动力转移出去之后,留守劳动力的质量能够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最后,培养新型农民,引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所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提高农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