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时间:2024-12-26 04:25:4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和建模,精准把握需求、预测趋势,运用长尾理论创新教育内容传播,开展新媒体议程设置,以思维构建超时空、跨领域的“云团队”,可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方位创新。

关键词 大数据;议程设置;思想政治教育;长尾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8-0010-03

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其中青少年(10~29岁)人群占网民总数的55.2%[1]。随着互联网的高度普及,各种新兴媒体形态、传播内容和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国进入一个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复杂、社会价值观念多元的新媒体时代,时代变革对公众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和“三观”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亟待改变。

大数据是指人类有前所未有的能力来使用海量的数据,在其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从而为社会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大利润”“大智能”等发展机遇[2]。大数据在政治、经济、社会和科研领域的成功应用,为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可能。

1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危机与使命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绝对自由是疯狂,一个国家的绝对自由是混乱。”当自由突破了法律、道德和社会价值的底线,就会产生极大的破坏性,损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在新媒体时代,由于社交媒体、自媒体传播的成本少、门槛低、传播速度快等特征,构成了传播行为的极大自由,如果不加控制,则会产生严重后果,国内外不乏类似教训。在国内,炫富女郭美美以虚假身份发布的一条微博,将红十字会引入网络舆论的泥淖,使其名誉严重受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12岁女初中生因不堪长达一年的“网络暴力”折磨,2013年9月10日跳楼身亡;2011年8月在英国爆发的“伦敦骚乱”中,激进分子正是通过Twitter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大量煽动性信息,组织打砸抢及袭警活动,危害巨大。

同时,国内外各种反华和敌对势力借助互联网对我国进行有计划攻击和多层次渗透,对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构成严重冲击。有研究指出,美国长期通过网络直接针对中华文明的特质和特征定向下毒,以达到操纵舆论甚至是政治的目的[3],具体招数有灭偶像、毁信仰、反人类、反智、唱衰中国、先亡其史、瓦解公信力、打击幸福感、散播政治鸦片等。青年特别是大学生是这种网络战的主要实施群体之一。同时,网络上还存在大量的淫秽、诈骗、邪教、暴恐、不当政治言论和虚假信息等有害信息,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网络世界。

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到北京大学考察,在参加师生座谈会时指出,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2015年3月27日,刘云山在同部分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座谈时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政治引领,认真落实责任、积极改进创新,推动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成效[4]。

近年来,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青少年教育引导方面,运用大数据取得一些成绩。例如,2014年9―10月香港发生“占中”事件,引起中外舆论高度关注。基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大数据分析,中央和香港相关部门正确决策、及时应对,较好地化解了这一场以香港大中专学生为主体的危机事件。

可以说,得大数据者得☁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主动作为,才能够不辱使命。

2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的要素

大数据奠定创新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科学门类的一项管理工作,面对的是师生和其所构成的群体,以及他们的关系和行为,长期以来的理论基础来自于抽样为基础的群体行为研究,由于样本量小、成本高、耗时耗人力等问题,研究结论存在误差较大、观点不确定等缺点。据此做出的决策和具体管理工作,往往不尽如人意。从工作效果评价方面讲,科学统计难,客观评价少,主观估计多。

大数据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难题。大数据带来三个重大思维转变,即利用所有数据而非抽样样本进行分析,接受数据的复杂性而不再追求精确性,不再探求因果关系转而关注事物的相关关系[5]。自大数据理论和技术付诸实践以来,其所具备的可量化、精准化、可预测、实用性等特征,已经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小到《小时代》®等影视制作传播,大到奥巴马的总统竞选,都可以看到大数据成功应用的影子。

长尾理论指导内容创新 所谓长尾理论,是指(在网络时代)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于传统需ฉ求曲线上那个代表“畅销商品”(hits)的头部,而是那条代表“冷门商品”(misses)经常为人遗忘的长尾;只要产品的存储和流通渠道足够广,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市场能量[6]。

如果把大规模的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或一学期思想政治课看作曲线的“头部”,那么在碎片时间(是指人们日常工作、学习之余或短暂的空闲时,那些随机的、闲散的、零碎的时间)向学生传播碎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会在需求曲线上面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其所产生的长期影响和教育效果可与“头部”媲美。这是因为互联网为新媒体传播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市场),任何曾经创造的内容原则上都将在这里“永生”,而学生群体(客户)中的移动互联普及率极高,对移动终端高度依赖。

议程设置促使流程科学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以及决定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7]。 迄今为止,互联网初步实现了“人人皆可进行信息表达的社会化分享与传播”的技术民主,社会议程的设置权与社会话语的表达权也进入人人皆可为之的泛众化时代[8]。议程设置理论已广泛地被政府、企业和个人应用。

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化和预测分析,为大学生设置议程,让他们去关注某些热点和时事,并引导他们正确地分析、理性地判断,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使教育工作更加游刃有余,教育效果大大加强。

云技术降低实施门槛 数据源开放、易得是大数据时代的基本特征之一。对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而言,网站的一次浏览,贴吧的一条发言,微博上的吐槽,朋友圈的愤怒,微信、QQ群的聊天,记录校园网的用网情况,食堂的支出,出勤的变化,学习成绩的起伏,团学活动的参与情况,兼职打工的求职简历……这些看似零碎的、毫无关联的数据,通过云端整合,都是学生群体大数据的一分子,都可以成为数据挖掘的原料。

因此,大数据不等于大投入、大成本。云思维、云技术的出现,使高校在不额外大量增加机构、人员和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打通部门之间数据壁垒,规范数据标准,培训现有工作人员,即可实现对全校大数据的整合和运用。透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增添一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火眼金睛。

3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的建议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创新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建立大数据协调推进机制

1)要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将实现高校学生大数据管理的任务明确为学校每一个主体(单位、个体)的责任,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团学组织、党组织、后勤服务部门、就业部门、各实践教学基地,信息融合共享,统一纳入大数据平台。各个主体都有义务为大数据的采集、挖掘、分析和预测提供支持,实现校园数据的云生产、云采集、云存储、云计算和云端管理。

2)学校要构建统一、融合的大数据资源库,提升食堂、宿舍管理等数据点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在现有技术平台基础上,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实现校园数据采集技术现代化、标准规范化和行为可控化。

3)要提升大数据的分析与运用能力。通过建立自有分析应用团队或委托专业机构,定期进行数据分析,掌握学生思想和行为动态,对于学生的普遍需求、规模行为、群体事件和既有事态发展趋势等,进行科学预测,提前应对。

创新教育内容与方法

1)要适应当代大学生需求,创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产品。基于大数据对学生思想现状精准定位、学生需求深度挖掘、效果评价精准客观的特点,高校应优化革新传统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创造出更多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产品、内容和活动载体。

2)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平台。高校需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工具,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搭建更多更广的宣传阵地。当代大学生常使用的学习、交流、分享平台有校园网、校信通、校园BBS、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人人网、QQ等,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并利用这些平台来发布信息、掌握动态并引导舆论。

3)要打造一支能够驾驭和运用大数据的工作队伍。他们来自学术大师、教学名师、优秀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和优秀学生骨干,这部分人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开阔的视野、深厚的理论背景、高尚的道德情操、不凡的人格魅力,乐于分析和提炼问题,具备数据使用能力,能用大数据进行内外沟通,会讲故事,能根据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和预判结论,活化理论方针,做好学生教育引导工作。

4)要加强对不良信息和负面情绪的应对。要加强对西方网络冷战的抵御和有害信息的渗透,警惕互联网上的意识形态负能量,建立渗透信息和有害信息大数据库并及时更新。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对上述信息及时进行过滤、删除,减少其在学生间传播的可能性。同时,针对一些已经在学生中间流传的渗透类信息、有害信息,初具规模的不良情绪苗头,要及时组织说服力较强的专家进行有理有据的讲座、解读,化解和消除不良影响。

做好热点事件的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理论虽然是传播学的研究内容,但同样可以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分析学生当前最感兴趣的热点、时事、“大事件”或与学生最为相关的信息等,在各网络平台上按议题重要程度进行加工,由重到轻加以不同强度的报道,对尤为重要的议题给予持续性报道和回应,加强舆论。同时对需要学生去了解和掌握的信息或事件进行加工、渲染和宣传,制造“议题”,形成强大的舆论态势,展开深刻的话题和深入的讨论。

议程设置模式开展可更为直接有效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成效,但在议程设置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坚持处理高校学生热点事件中议程设置的原则,即:坚持大政方针,把握正确方向;把握时机,贴近实际;求同存异,包容并蓄;把握大势,主动谋划。

2)要遵循规律,讲究议题设置的原则和方法,把握好时、度、效:设计科学,精细操作;统揽全局,把握导向;以我为主,于我有利;兼顾内外,区分差别。

3)要实现对多样化意见和需求的制度性吸纳。要建立高校内部新的社会聚合机制,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利益综合与协调机制,引导多元社会主体有序参加,与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各种自组织力量共处合作,使互联网上的言论空间成为连接高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意见领袖与普通个体的协商平台。

4)要储备好多类型的发声主体。要根据大数据分析,根据不同的社会影响力,适应不同的发声需要,进行不同的明确。形成一个官方组织、媒体机构、学术研究机构、意见领袖、学术骨干等组成的发声主体储备库,通过他们发声,消除分歧、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发声过程要讲究发声力度、持续频度、信息厚度、话语温度等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7-23].http://www.cnnic.

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624.htm.

[2]徐子沛.数据之巅:大数据革命,历史、现实与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3]周小平.美国对华文化冷战的九大绝招:揭秘恐怖的万谣之源[J].学习活页文选,2014(39).

[4]新华网.刘云山同部分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座谈[EB/OL].[2015-03-28].http://news.xinhuanet.com/ttgg/2015-03/28/c_1114795079.htm.

[5]迈尔-舍恩伯格,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6]安德森.长尾理论[M].乔江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6.

[7]麦库姆斯.设置议程:大众媒介与舆论[M].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喻国明,等.“个人被激活”的时代,互联网逻辑下传播生态的重构[J].现代传播,2015(5).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