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洛阳城市景观发展研究
[摘 要]本文以东汉为时间基点,研究古都洛阳的城市景观发展情况。以城市和景观发展为两大支流,结合文献和考古资料,探寻东汉时期洛阳城市景观发展脉络。
[关键词]洛阳;古代城市;园林;景观
洛阳最早建于夏朝,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在此定都✈,与西安、南京、北京并列为中国四大古都,居中国“古都之首”。笔者浅谈东汉时期洛阳都城的城市景观发展,在历史的叙事中演绎古都城市景观之美。
一、东汉城市规划发展
汉承秦制,其实“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汉代的城市规划是对前秦制进行继承和创新。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正式迁都洛阳。嗣后,建武二年,“起高庙,建社稷”;建武十四年,起南宫前殿,即千秋万岁;光武中元年,“起明堂、灵台、辟雍”;明帝永平三年,“起北宫及诸官府”,规模始备;肃宗时,宫室台榭,渐为壮丽;顺帝阳嘉元年,修宫殿;灵帝时,又筑造宫。
洛阳作为东汉都城之后,其都邑的规划、宫室的营建与修饰,都优于前朝。当然东汉洛阳在继承了西汉长安发展城郊不建外廓的传统,城市总体布局以宫为中心,“择中立宫”,以主体宫殿南宫的轴线作为全城的规划主轴线,倡导了以后全国封建社会都城轴线规划的思路。城市用地按功能规划,宫廷、庙社等功能区多安排在城内和南郊。洛阳有“四市”,金市在城内,马市、南市、栗市都在城外。私营手工作坊和里居主要在郊外,只有部分官府手工作坊和里居在城中。
东汉洛阳城平面大体呈长方形,南北约汉代九里,东西约汉代六里,俗称“九六城”。东汉的洛阳全城共设十二个城门。东面三个,自北而南为东门、中东门、耗门;西面三门,自北而南为上西门、雍门、光阳门;南面四个,自东而西为开阳门、平城门、小苑门、津门,自东至西为毂门、厦门。城内主要街道,都自通城门,大街互相交叉,分隔成二十四段。《汉仪》记载“洛阳二十四街”。
据考古推测,大街大宽度约二○至四○米不等。汉代城市多为沿袭前代旧城,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得不受已有布局的影响,难以说具有整齐划一的特点❤。路面坚硬如夯土,有的还铺设有河卵石。而且在陆机《洛阳记》的记载:每条大街分为三股,中央为御道,两边建筑有高四尺余的土墙作为分界,公卿大臣行中道,一般人行左右;街道两边种植栗、漆、梓、桐四种道树。城市人口的增加,活动内容的丰富,促使城市采取按功能分区的办法,分别加以管理。在都城,是以宫殿区为主,结合官署、宗庙、社稷、府库、官府手工业作坊乃至权贵府邸等分区,形成政治活动中心区;在郡县城市,则是以郡县治所为主,组成城市政治活动中心。诸城又以市为主,结合民间手工业区和居民闾里等,构成城市的经济活动中心。东汉洛阳城区规划分明,左右对称,街道平直,如作棋盘式,东汉洛阳的街道形制与西汉长安相 ﭢ似,与之前相比也有一定的发展。
二、东汉园林景观发展
东汉洛阳的皇家园林的发展,上林苑,今洛阳市以东,汉魏故城以西。据史料《后汉书・明帝纪》:永平十五年,“车骑校猎上林苑”。“上林苑”和“广成囿”是东汉帝王“车骑校猎”和为王室采捕的主要苑囿。还有城外的平乐苑、洛阳城西北角的濯龙园,西苑据《后汉书・顺帝本纪》载:“阳嘉元年,起西苑,修宫殿”;鸿德苑据《后汉书・孝桓帝纪》载:“延熹元年,初置鸿德苑令”;显阳苑据《后汉书・孝桓帝纪》载:“延熹二年,秋七月,建显阳苑,设苑丞”还有灵台苑、西园。
上林苑,汉武帝刘彻在国力强盛之时,大造宫苑。把秦的旧苑上林苑,加以扩建形成苑中有苑,苑中有宫,苑中有观。其规模很大可以从《汉旧仪》所记载得知:“上林苑方三百里,苑中养百兽,天子秋冬射猎取之,其中离宫七十所,皆容千乘万骑”;“上林苑中六池、市郭、宫殿、鱼台、犬台、兽圈”。在《关中记》:“上林苑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宫十二,观三十五”。还有各式各样的水景区,昆明池、郎池、东坡池等池沼水景。在《三辅故事》记载:“昆明池盖三百二十顷,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鱼,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鱼,常鸣吼……ฆ”从上记载中,我国古典园林汉代的皇家禁苑上林苑,证实了“古谓之圃汉谓之苑”的历史发展情况。一方面苑中央百兽供帝王狩猎,继承古代圃的传统,汉代的上林苑中有宫和观等园林建筑,并作为苑的主题,结合自然的环境,人工内容逐渐成为园林景观的组成部分。
从上林苑,我们可得知当时造园者在总体布局与空间处理上,把全园划分成若干景区和空间,使各个景区都有景观主题和自身的特征。正如现在的景观小品或者主题公园,当然这些皇家园林在发展的同时吸收私家园林精华充实发展自己。后来我国历代皇帝造园都继承和创新了汉代宫苑。
三、结语
东汉时期洛阳城市景观发展中,城市规划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规划制度也在不断演进。城址选择上接近水源诸城,维护城市的存在。城市规模和形制上政治经济分区,按择中立宫的规划传统,宫廷区位于全城规划的主轴线上。
园林景观方面,从圃到苑囿至建筑宫殿其主要功能是为帝王服务,以皇家园林为主线发展。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下,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到表现自然。此时皇家园林的宫已经具有大内御苑的性质,纳入都城的总体规划中。大内御苑居于都城轴线的尾部,这个轴线的空间序列构成都城中心区的基本模式。如今,以洛浦公园为例,雕塑、碑刻彰显河图洛书、商王祈雨、会盟史话、定鼎九州、东汉太学等。规模宏大、水域开阔,融园林绿化、建筑、景观、文化于一体,再现了“天下名园重洛阳”的景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