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雷PX事件暴露扭曲的政商关系
4月6日,位于福建省古雷的台商独资企业--福建省漳州市腾龙芳烃有限公司(下称“腾龙公司”)的二甲苯装置发生爆炸燃烧事故。这是这家开工不到两年的企业发生的第二次爆炸事故,第一次发生在2013年7月30日。
t望智库在调研中发现,此次事故使近年来公众对PX项目积累的一定信任再次流失,同时暴露出地方政웃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急于求成、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相关人士建议,未来要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需改变地方政府与大企业之间业已存在的扭曲关系,通过转变发展模式和社会治理方式,保证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水平。
事故企业曾被安监部门多次要求整改。安监部门、地方政府及企业员工对t望智库表示,事故发生早在意料之中。该企业近两年多次被要求整改。福建省安监局部门表示,企业面对几百条的整改要求拒不执行,漳州市政府下发要求停止生产文件,企业也置若罔闻。
近年来,由于政府及各方对PX加大传播力度, 公众对PX项目♚的认识渐趋理性,但此次事故使得公众的排斥情绪再次抬头。相关舆情表明,目前公众认为,PX项目问题不在于PX本身有害无害,根源在于企业的安全技术手段和生产管理水平,以及政府能否给予健全、严格的监管。
中国保监会福建监管局副局长吴朝生表示,早在2014年8月,腾龙公司就已终止并解除与人保福建省分公司为首的八家保险公司签订的运营期企业财产险、运输险、责任险等,海外保险公司亦无人承接。这表明腾龙公司的生产运行一直处于高危状态,善后及未来生产能否有资金保障值得关注。目前,福建地方干部十分担心此次事故会影响后续大项目落户福建,影响福建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
企业忽视安全、政府监管不到位是事故主因。前腾龙公司员工表示,腾龙是技术人员二流、管理水平三流、生产设备不入流。企业盲目追求建设速度,不考虑审批手续和安全生产条件是否具备。国家安监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事故原因调查中,许多装配配件质量很差,根本没有考虑使用的周期性和安全性。企业随意解雇员工,职工队伍非常不稳定。
有地方政府官员认为,近年来为加快发展,部分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忍气吞声,不断降低底线”。为了招徕企业,地方政府往往在土地出让、财税优惠、拆迁补偿、环保批复、工商执照等环节,清一色地大包大揽,担心企业不来或给外界造成投资环境不佳的印象。即便是外界最关注的环保审批也是走过场,甚至在被环保部要求整顿的情况下依然“顶风建设”。遇到民众反对时,地方政府也多是虚与委蛇暂停项目,待局面平稳后再继续推进。而腾龙集团和政府领导的亲密关系,也让不少职能部门在监管上力不从心。
地方政府越俎代庖致使自身公信力受损。4月7日,在漳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出面作情况说明的都是政府官员,未见企业踪影。公众对PX项目的质疑,不管是在厦门还是在漳州,始终未见当事企业站出来说话。这使得公众在抗议中将政府和企业视为共同体,将矛头直指政府部门,令其公信力受到损害。 4月7日,消防队员在福建古雷石化爆燃事故现场扑救。
相关人士建议,未来我国在PX项目建设过程中宜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强对PX项目尤其是民营及外资企业的规划、设计、生产、建ป设及设备安装等环节的全流程严格监管。
国家安监总局相关人士表示,必须严格PX项目企业安全负责人和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准入标准,必须由具有化工专业背景且有较为丰富的化工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同时,还要加强基层一线安全监管执法力量,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加强安全生产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二是地方政∞府要确保信息公开透明,协调企业和民众的利益诉求,而不是一味充当企业发展的“排头兵”和“消防队”。
对企业而言,只要涉及附近居民利益,都要及时地通过网络、书面信函、手机等各种方式告知居民。企业必须掌握“危机处理模式”,要安排公众参与相关防控演习,让公众知道如何面对可能的危险。
对政府而言,政府应扮演民众与企业之间的“平衡者”,发挥桥梁作用尤为重要。政府要做好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转变发展模式和社会治理方式,尽量避免介入经济微观领域,抑制权力寻租的冲动,重新梳理与企业的关系。曾参与多地环境群体事件调研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研究人员表示,在类似古雷PX项目的落地、生产以及突发事故的处理中,政府不应是当事人,只能是监管者,如何处理应由企业出面,政府所要做的就是监督企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保证企业所作所为不会伤害公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