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摘要: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六大交易货币,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也用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货币的国际化主要是市场需求推动的过程,我国在政策先行配合的同时,还应加快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美元ฎ陷阱;货币互换;离岸市场;回流机制
一、引言
自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进ศ行了3轮量化宽松政策以压低其实体经济的长期融资成本,带动经济的复苏。与此同时,大量的扩张也造成了全球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泛滥,催生了资产泡沫。去年10月底,美联储又宣布11月起退出QE。在以信用货币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作为最大新兴经济体和美国最大债权国的我国在此过程中难会受到较大的冲击。为了免受不合理国际货币体系的侵害,避免陷入“美元陷阱”,我国应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以在不确定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主权货币使用的国际化,即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市场进行交易,并且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过程[1]。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以给我国带来一定的铸币税收入,也有助于降低在跨境交易中的货币兑换成本,避免由于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降低巨额外汇储备贬值的风险。
此外,人民币国际化也会给我国居民带来诸多便利。比如,当出境旅游时,可以直接使用本币购买商品和劳务,或者很容易就可以换取到当地的货币,而非货币国际化国家的国民则很难享受到这种便利。
三、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一)人民币国际化指数
但人民币国际化也不断取得新进展。2014年10月9日英国政府正式启动其人民币政府债券发行,成为全球首个中国以外的国家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主权债券,标志着人民币正式成为英国的外汇储备货币。
(二)货币当局人民币互换
货币互换协议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是金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衍生交易,是互换双方按照合同约定,在一定时期内互换两种货币的本金并支付相应利息的交易活动。由于在未来交易中约定了汇率,因此货币互换协议能够避免汇率风险,降低融资和贸易成本[2]。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起步阶段,应该大力推进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而货币互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人民币的融资渠道,增▼强人民币的流动性,提高人民币的使用率。
200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30个境外货币当局签订了总规模超过3.11万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三)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人民币的跨境流通
目前,人民币虽已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可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但是,人民币境外流通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如果人民币仅在中国范围内流通,就根本谈不上国际化[3]。因此,要建立健全人民币的流出及回流机制,拓宽其投资渠道,以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接受程度,这也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础。
离岸市场在满足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保值增值需求的同时也为境内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目前,正规的离☁岸市场(即离岸市场加双方认可的清算银行模式)有7个,包括港澳台、新加坡、伦敦、法兰克福、韩国。如果算“单方认可的清算银行ก加离岸市场”的模式,全球有20多个(曹远征,2014)。
(四)我国国内的金融改革
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首先,与国内货币流通市场中的“劣币驱逐良币”不同,货币国际化是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一国货币在没有强权情况下被其他国家广泛接受,应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流通条件,即雄厚的经济基础和高度开放的经济、金融体系;二是调控条件,即足够完善的银行体系和充分的货币清偿能力;三是稳定条件,即相对平稳的宏观经济政策;四是保障条件,即强大的政治力、军事力等为内容的综合国力[4]。因此,我国要在加快对外开放的同时继续深化金融改革,逐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其次,从经典的“三元悖论”上讲,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和资本项目不断开放,为保证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有效性,实现更为灵活、更具弹性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将是必然的选择[5]。现阶段在稳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
最后,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市场力量与政府政策导向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要遵循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人民币国际化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目的,而是提升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手段[6],东南亚金融危机也表明过早地放开资本管制,很容易遭受国际游资的攻击,加大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