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研究

时间:2024-12-26 04:01:2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本文以我国2006―2013年间30家银行的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非利息收入和银行经营风险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显著减小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但却显著增大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银行资产规模与其经营风险成显著负相关关系,即资产规模越大,银行所面临的经营风险越小,反之则经营风险越大。研究成果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非利息业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非利息收入;经营风险;资产规模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

(一)样本与数据

鉴于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在2006年左右开始快速发展,同时考虑数据的完整性及市场规模,本文选取我国2006―2Σ013年间30家银行的平衡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为研究需要,本文将这30家银行分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地方性商业银行三组1。本文所选数据主要来源有:银行财务数据来源于国泰君安数据库、银行年报以及同花顺炒股软件,宏观经济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二)变量的度量

由于创建历史、资产规模、股权结构等原因导致我国银行之间的风险差异程度很大,R的优点在于将银行的盈利与风险结合在一起,可以测度单位风险所创造的利润,这既体现了银行风险的特点,也使盈利性的比较更加客观和公平(黄隽、章艳红,2010)。R的公式可表示为:

其中,ROA为资产收益率,σ为ROA的标准差。R代表了单位风险所获得的收益,数值越大,表明单位风险获得的回报越高,从而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就越☣小。

2、非利息收入的度量。本文主要考察不同性质与规模的银行非利息收入对于银行风险的影响,因此首选解释变量为非利息收入占比(NII)。我国商业银行的净营业收入由两大部分组成: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占比可以反映银行收入结构的多元化程度,我们用非利息收入总额与营业收入总额的比值衡量非利息收入的占比情况。

3、控制变量的选取。在影响银行风险的宏观经济层面,本文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货币供应量作为控制变量,以此来控制宏观经济环境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在银行内部层面,我们选择银行资产规模(LNA)、资产增长率(AG)、贷款规模(LOAN)、资产负债率(DA)作为控制变量。

资产规模(LNA)。根据“太大而不能倒闭”的传统观点以及对我国商业银行横向多元化经营的实际,我们认为大型银行一般会涉及较多的非传统业务,因此本文选择银行总资产的对数值(LNA)作为银行规模的代理变量。

资产增长率(AG)。当银行处于规模快速扩张阶段,可能会放松对于风险的管控,增大银行风险。本文采用几何增长率的计算方法衡量资产增长率,公式为:

贷款规模(LOAN)。通常认为,贷款规模过大时,银行面临的资产风险也就越高。我们用贷款总额占总资产的比例衡量贷款规模。

资产负债率(DA)。资产负债率指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用来衡量商业银行运用债权人资产获取收ย益的水平。

(三)模型选择

本文使用如下分析模型研究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银行风险的关系:

该模型中:RISK是第i家银行t时期的风险值; 分别代表第i家银行t时期的资产规模、资产增长率、贷款规模、资产负债率和非利息收入ฉ占比;GDP、分别代表t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货币流动性。

四、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银行特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二)计量模型结果分析

在宏观经济控制变量方面,货币流动性M2/GDP显著降低了银行整体的单位风险获得的资产收益,说明流动性过剩使银行盈利更加困难,但货币流动性显著降低了国有银行(影响系数为-2.333)和地方银行(影响系数为-2.406)的不良资产率,显著提高了全国性股份银行(影响♋系数为2.199)的不良资产率,造成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是全国性股份银行过于追求高额利差而放松了对于信贷风险的管控;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GDPG可以降低银行经营风险,但作用并不显著。

五、结论与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继续大力发展非利息业务,提高非利息业务创新能力,增加业务品种,为客户创造便利和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收益增长;中小商业银行囿于自身规模、技术、客户群等的限制,不应盲目过快发展非利息业务,保持传统业务收入的稳定性对于中小银行的经营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中小银行可以利用地缘优势拓展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适合本地区客户的非利息业务,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