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用型保险人才培养的探析

时间:2024-12-26 02:03:4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我国保险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着数量不足、结构失衡等问题,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面临很大的缺口。文章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现状提出创新保险教育,提出准确定位、特色培养,根据特色、改革课程,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等培养应用型人才措施。

[论文关键词]人才培养 创新 应用型保险人才

我国自从1980年恢复保险业务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保险高等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一方面培养了许多保险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教育体系逐渐得到完善,初步形成了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但是,保险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诸多问题。

一、我国保险人才培养现状

2 保险人才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具体来讲,我国保险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层次上呈橄榄形结构,即普通理论型人才相对较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精算人才和基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缺乏,尤其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缺乏。保น险专业是实务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目前,大多数保险毕业生缺少保险经营实战经验,对经营管理中的实际操作知识流于表面化。

二、我国保险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2 各高校的保险教育缺乏差异性。目前各高校保险教育缺乏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各高校的保险专业课程设置非常相似。由于我国保险业的蓬勃发展,许多院校盲目开设保险专业,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及专科层次的院校。开设保险专业后,其课程设置也照搬其他院校,完全不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学生的层次设置课程,没有应有的特色。这种没有差异的、趋同的专业教育。导致毕业生在就业时无法形成错位竞争。在理论研究素养方面,一般高校的毕业生远远不如一流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而动手操作能力又并不比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强,这使得他们在就业时缺乏竞争力,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另一方面保险业却存在操作性、技能型人才奇缺的现象。

3 实践型师资严重缺乏。保险专业是实务性较强的专业,要求教师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在保险专业教师中,绝大多数没有保险公司从业经历,普遍存在实践经验不足、教学脱离实际的现象,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实践操作能力差。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保险教师队伍中,大多是理论型人才,很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从没有从事过保险实务工作,虽然很多教师渴望实践,但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挤占了教师实践进修时间,使教师与业界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沟通与互动,无法了解业界动态,进行教学改革。 "

三、创新保险教育,培养应用型保险人才

1 准确定位,特色培养。保险业界对保险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层次性,一般来讲对技术型、复合型、管理型、战略型等高端精英人才的需求较小,而对基层应用型、操作型、业务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因此,从理论上讲,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时应当遵循这一规律,根据自身的资源和条件,准确定位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并进行有特色的培养,尤其要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我国目前开办了保险专业或设置了保险专业方向的高校来看,除少数保险专业历史悠久的大学可以致力于技术型、复合型、高级管理型、战略型人才的培养外,其他的院校则应注重❤应用型、操作型、专业型人才的培养。通过保险课程改革,加强保险操作和实践课程的开发设计,把本科生或专科生培养成贴近市场、动手能力强、上手快的应用型人才。而实际上这类人才也正是保险公司需求量最大的群体。

2 根据培养特色,进行课程改革。各院校应根据自身特色进行课程改革。尤其是那些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院校,一方面按照专业能力需要设置核心课程,¢将保险从业能力分解成知识、技能、素质,按专业能力模块设置课程模块,并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开发设计各门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另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专业课的课程整合。如“保险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在很多内容上与后续“人身保险”“财产保险”等课程内容存在重复现象,可将这三门课ฏ程进行整合,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涉及保险基本原理的部分纳入“保险学概论”。将两门课程变成纯粹的实务课程,讲授保险条款、保险产品、承保、核保、保险理赔、保全等具体实务性内容。这样既不会出现重复讲授的现象,也避免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另外,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可适当增加如“汽车保险”“健康保险”等实务性强的课程,并辅之以必要的实训。

3 探索开放式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模式上,借鉴国外大学的成功经验,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采取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同学互教、情景模拟等模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传授模式,形成有互动、有交流、有思考的双向学习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他们的沟通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拥有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保险教育的实践中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人认为只要有讲师及以上职称和行业特许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就是“双师”。实际上,“双师型”教师一方面强调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另一方面强调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具体来讲,“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采用“送、下、带、引、聘”等方法。“送”是选拔部分教师到高等院校的对口专业深造;“下”是尽可能多地安排没有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到保险公司第一线实习,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实际知识;“带”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对学科带头人进行重点扶持,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引”是从保险公司一线引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担任专业教学工作,与校内教师互补教学,加大师资培养力度;“聘”是聘请兼职或客座教授、保险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师,很多专业性强的课程对现场技术技能水平要求较高,可以聘请现场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讲学,保证学生能够得到“一体化”的教育。

5 加强保险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设。首先,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一方面加大硬件投入,提高实训中心的仿真性。可以参照保险公司的岗位情况进行模拟设置,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一方面加强实验室软件的建设。通过购买保险实训软件,使学生在校内就可以进行保险业务流程的模拟实训。其次,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强高校与各家保险公司的合作,建立更有效ฉ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机制。学生通过在保险公司进行认识实习、业务实习,了解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业务能力,这样大大缩短了学生未来工作的适应期,节省了保险公司的人力成本,保险公司和学校实现了共赢。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