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刚性倒逼银行改革
由于金融体系的不完善,银行负债成本刚性影响宏观调控效果,并进而拖累实体融资成本下降,幸好,存款保险制度等各项改革正在朝既定方向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繁荣以及经济优化转型可以期待。
2014年以来,央行通过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利率,希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推动经济复苏。从结果看, 银行新发生贷款利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银行业整体存款成本仍比较刚性。
从已披露的银行年报数据看,2014年四季度银行存款成本下降较少, 全年存款利率同比均有所上升,而除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以及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贷款利率略有下降外,其他主要上市银行贷款利率同比均上升,企业实体融资成本仍处于较高水平。从银行贷款结构看,零售、小微型以及消费性贷款占比上升比较明显,由于该部分信贷主体在获取贷款时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差,整体来看信贷资源一定程度上开始下沉,但实体融资成本并没有因此得到明显下降, 尤其是政策大力导向的微小实体。
负债价格决定资产结构
从央行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即降息效果来看,银行一般性存款受降息重定价影响所减少利息支出不一定能覆盖因为结构性存款占比上升而增加的利息支出,因此负债成本出现较明显的刚性特征。究其原因,一方面,银行存贷比的“硬约束”,银行经营环境受金融自由化、脱媒化、网络化以及资本市场化影响比较明显♛,为满足存贷比监管达标要求,银行通过高收益理财来竞争客户并获取高价存款;另一方面,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特性以及非粘性特征决定了理财存款“量”高、“价”不低的特点。
内部经营压力助推融资成本高企
从这个角度看,银行内部经营压力促使银行在解决利差收窄的挑战时,会通过加大资产结构的调整来最大化获取“利差收入”以及“量价收入”。而实体融资成本短期内并不会得到有效下降。
现状倒逼金融改革
管理水平,以逐步弱化单一存贷比管理模式。
在解除商业银行存量债务融资成本方面,财政部目前已出台1万亿元存量债务(或更多)置换政策,通过存量债务置换,协助银行加快不良资产的化解,降低银行经营成本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减少信贷成本损失给银行业绩的冲击,恢复商业银行经营活力并促使银行降低内部考核要求对市场收益率曲线的扭曲给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带来的负面冲击。目前银行对见效快、期限短的贷款较为青睐,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准入有所放缓,不利于经济整体稳定健康发展。高利率的短期资金供给有可能流向高利贷等非实体领域,也蕴藏了较大信用风险✡。
在完善间接融资渠道的同时,更需要发展直接融资市场,提高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一是资本市场注册制的落地将大幅提高企业通过股权市场融资的效率;二是P2P融资、民营银行网络贷款等均可促进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的结合,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至传统银行业务边界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消除市场间隔离也非常迫切, 目前光大银行已获批分拆理财子公司,开启资管业务转型新模式,未来⌘银行系资管公司将通过代客投资资本市场资产,成为银行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纽带,将极大促进资本市场以及直接融资的繁荣,同时银行资产证券化备案制的落地也将依托二级市场成为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工具,有效提高银行响应市场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近年来,银行经营模式已初步显示差异化定位,如招行的“零售、公司、同业”“一体两翼”模式, 兴业的大资管、大投行业务发展模式、平安“四轮驱动”模式都取得了较好的转型效果。短期来看,目前在经济动态调整过程中,浦发、平安等银行配合政策支持产业转移、发展轻资本、省规模业务,将资源配置给有效实体领域,体现了收益与风险的平衡,而长期来看,在混业经营发展趋势下,商业银行除了深耕传统业务外,须紧密贴近资本市场以及直接融资模式,如兴业、光大等行重视的资管领域。总之,支持实体经济,跟随政策调整进❤而改变经营策略的银行将取得竞争性优势以及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