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教师的自我修行

时间:2024-12-26 02:22:0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僧人四方游历,或寺内论禅,既为传承佛法普度众生,也为修行自我。很多时候,教师与僧人在职业性质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教师传递知识与文化,教会一代又一代的人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去爱,这更是大善大德的事业。教育的魅力与佛法的魅力异曲同工,教育者既是知识传授者,也是潜身修行者。

韩愈在《师说》中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我认为,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也进行着自我修行,“师者,亦为悟道修身养性也。”

一、教育是教师学识功底的修行

谁都知道燃油对于汽车的重要性,燃油足够的汽车可以放心大胆向前推进,燃油不足则提心吊胆、缺乏到达目标的信心。学识功底对于教师,就如同汽车有了燃油。教书育人,首先要拥有学问和知识。教师都追求丰富的学识,以具备轻车驾熟、信手拈来、挥洒如意、娓娓道来的教育资本。现买现卖、照本宣科、俯仰由书(教参)、画地为牢的知识传授,即便不™会使学生的考分有多大悬殊,也不可能获得学生欣羡的目光。所以,完美的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其次要求教师具备广泛的非专业功底。与学生交流时,天文地理、人文政治、医法科技……什么都能“略懂”,张张嘴滴滴都是知识清泉,挥挥手ฅ处处皆为知识海洋,这样的老师怎能不受学生欢迎?

所以,为师者,必须拥有渊博的学识水平和扎实的教学功底,才能站稳讲台、立足课堂。教育的过程,必然是教师学识功底自我修行的过程。

二、教育是教师品德人格的修行

自古有训,“孝悌忠信礼仪廉耻”是为人之“八德”。育人首先应育德,教育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师德对于人的影响的潜移默化。“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师者,若不能正自身,如何去教化他人?社会对教师群体的师德规范有非常高的要求,这也促使教师必须按最高的品德要求自己。教师的职业特点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且在于为人师表、行为世范。“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教师的道德品质、知识才干、言谈举止都会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从教者,须拥有渊博的学识和扎实的功底;从师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与人格。所以,身为教师,要经常从“八德”方面对照检查自己。教育的过程,必然是教师品德人格自我修行的过程。

三、教育是教师爱与情感的修行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学生不听老师,是因为我们老师没有对孩子付出真心。虽然要发自内心地去爱每一位学生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有价值的教育,要求老师必须培养自己的这种情感。陶行知曾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师生之间,爱的付出不是为了爱的回报,却能换来爱的回报。用饱含情感的教育来培养孩子,孩子们必将把这种教育转化为对爱的理解,进而明白如何去付出爱,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循环。

师生情感的表达不需要甜言蜜语、荡气回肠,只要坦诚与朴实的传递。教师真诚的微笑,会心的点头,谈话时拍拍肩膀,邂逅时一个拥抱,学生都能感受得到。善于情感表达的老师,即使是批评和斥☢责,也能照样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给予爱的温暖,从而热爱老师,信服老师。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心是爱,批评也是爱,为师者,能够给予学生满满的爱,也就能充实自己的情感。教育的过程,必然是教师爱与情感自我修行的过程。

四、教育是教师人生态度的修行

教师的人生态度是细心却不小气、执著却不较真、宽容却不回避、严格却不暴躁。教师的修行到了一定境界,必然会转化为人生态度的思考和体会。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会形成自身对教育目的和意义的根本思考,它决定着教师教育活动的目标和方向,也决定着教师☪为人处世的价值取向和对待教学的态度,这就是身为教师的人生观。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会思考人生目的,学会体验人生价值,学会选择人生道路,学会处理生命历程中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付出与获得等一系列矛盾,从而使自己的认识和实践达到自我觉醒,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师是教育的引领者,要让学生思考人生,自己首先要有一定的思考。拥有一位具备乐观向上、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的引领者作为自己的老师,对学生来讲弥足珍贵。

所以,教育的过程,更是教师人生态度自我修行的过程。

教育之道,需要用思想做航标,用自己做底蕴,用行动做底盘,只有这样,教师才真正配得上“灵魂工程师”的称号。人生离不开教育,教师在接受学生祝福与赞美之际,也不停地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真谛。教育既是“度化”他人,也是思考自己,在思考中修行。教育是一种修养,且养且成;教育是一种领悟,且悟且正;教育是一种修行,且修且行。

参考文献:

[2]冯友余.教育者的修行.师资建设,2011.

[3]刘晨飞.专业化视野下中小学教师自我教育探究.河南师范大学,2011.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