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德育问题

时间:2024-12-26 12:20:0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在中学阶段,语文教师除了担负传道授业的职责外,还应通过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过于重视学生成绩而轻视德育的问题。在此种形势下,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初中语文教师应将德育教育渗透进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获得课程知识的同时更学会如何做人。本文就德育教育渗透进初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渗透策略展开探讨,以期为今后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初中教育一项非常重要的责任便是引导学生对世界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严于律己,积极向善的同时,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作为初中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语文教学也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并未能起到理想的德育效果,究其原因,人们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未能有深刻的认识。基于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初中教学的目的,初中语文教师就应高度重视德育教育,明确自身职责所在,探寻出一条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1.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便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具体分析,通过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并学会一系列做人的道理[1]。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分清善恶美丑与是非对错的能力,并且能对个人言行将会产生的后果进行基本判断,但是,他们依然不具备强有力的行动能力,无法对自身的性格特点及智力潜能做出全面、确切的评价。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对世界产生正确的认识,学会如何做一个正直、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德育教育渗透进初中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2.1在导语中渗透德育教育

导语为一堂课的引入部分,教师如果做好了导语的设计工作,不但可充分调动学生对接下来学习内容的积极性,而且还可在潜移默化中使其得到德育教育[2]。以《皇帝的新装》这一课为例,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可事先设计相应的导语,向学生讲述“狼来了”的❤故事,并询问学生对这个故事有什么看法和感受,最后为什么没有人帮小孩驱赶狼群?进而引领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优良的美德,我们应当做个诚实的人。随后再继续引导,倘若国家的臣民均失去了诚信,那么这个国家又会面临怎样的境地?通过设计这些导语,可将学生内心的情感与动机充分调动起来,认真阅读并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并认识到在当前社会发展中,诚信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ด位,从而升华思想。

2.2在课文讲解中渗透德育教育

(1)情感教育的渗透

其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与政治课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不同,初中语文是通过刻画典型的人物形象,借助优美的语言与感人的事迹来感染学生,进而达到爱国教育的目的。教师只需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教学,并做好指导工作,便可将学生爱国之情以及民族自强的激情有效激发出来。例如《黄河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等课文,其从不同的角度对祖国展开讴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而《岳阳楼记》、《三峡》等课文则通过优美动人的语言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出来,让学生在感受祖国壮丽风光的同时,产生热爱祖国与家乡的情感。

其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生的生活水平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也使得他们在长期安逸的环境下,容易缺乏拼搏进取的精神。而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讲述人生哲理的课文。例如,《紫藤萝瀑布》这一课,作者由花儿的自衰到盛,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与人生的美好,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人生中的苦难与挫折,要更多地看到生活中的阳光与美好,从而使其养成热爱生活的情感。

其三,培养学生重视亲情与友情的思想感情。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多篇有关亲情与友情的课文,而教师在讲授这些课文时,切不可采取单调乏味的说教形式,而是应当从课文内容出发,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基础上,使学生产生热爱亲人、重视朋友的情感。例如,朱自清的《背景》通过真切、朴素的语言,描述了父亲送别将要远行儿子的场景,生动表现了父亲的爱之之心以及儿子对母父亲浓烈的思念之情;而《羚羊木雕》则通过描述“我”将羚羊木雕送给最要好的朋友后,被父母发现逼着要回来的这场小矛盾,表现了成人世界里的重财轻义与孩子之间的单纯。这些课文从正反两面表达了亲情与友情的难能可贵,培养了学生重视亲情与友情的情感。

(2)美德教育的渗透

其一,培养尊老爱幼的美德。尊老爱幼为我国一项优良传统,《木兰诗》通过描述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深明大义的豪情壮志以及孝敬父母的优良品质;《散步》一文通过描述一家人一起散步这件平常而又其乐融融的小事,充分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这些课文时,一定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通过理解并感悟这些故事,从而养成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其二,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初中语文教学除了教会学生基础知识外,另一项重要的任务便是促进学生良好个人修养的形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通过列举舜、胶鬲、百里奚等普通人最终完成大业的事迹,告知学生只有经受住肉体与精神的考验,具备顽强不屈的精神与意志,才能实现才干的增长;《爱莲说》教会人们洁身自好的品质,《愚公移山》则教导人们只有下定决定,坚持不懈下去,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这些文章为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教材。

(3)人生观教育的渗透

初中阶段为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时,应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养成[3]。初中语文课本中就存在许多表达积极、正确人生观的文章。例如,《我的信念》一文告诉学生应当相信自己,要具备顽强拼搏的精神;《贝多芬传》则通过刻画在逆境之中,贝ษ多芬依旧乐观的形象,从而教导学生不管在面对任何困难与挫折时,都应当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3在拓展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1)利用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一项有效途径便是利用课外阅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与鉴赏,在获得更多技能知识的同时,实现情操的培养。例如,《爱的教育》一书深入刻画了国家、民族、父母、朋友等之间的各种感人至深的爱的情感,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此书展开阅读与鉴赏,从而实现对学生爱心的培养。

(2)加强专题活动的开展。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开展专题活动,可有效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同时也能达到拓展技能、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在学完《成长的烦恼》这一综合活动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有关青少年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使其认识到初中生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烦恼,引导他们将自己的烦恼诉说出来,并通过与大家一起讨论,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走出烦恼的困境。

3.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便是使学生积累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的道理。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就应当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导语引入、课文讲解、拓展教学等各个环节,在实现德育效果提升的基础上,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