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当扎根于学生学习生活

时间:2024-12-26 13:06:4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学校德育当扎根于学生学习生活

:您当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所作的博士论文《学生学习生活研究》,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引进教育研究的视野,提出关注学生学习生活质量问题,引起学术界较大反响。请问您当时确立了“学生学习生活研究”这一主题,是出于哪些考虑?

唐荣德:对学生学习生活的研究,源于参加我的导师陆有铨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学校教育与儿童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01JAZJD880005)课题研究。当时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强调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探讨,重点探讨学生的学习生活、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

选择“学生学习生活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主题,还缘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生活世界哲学思潮催生了人们对生活的关注,以生活世界理论作导引来研究儿童的生活,促成儿童的发展,成为教育研究的新视点;二是我国社会转型突显了个人的生活与价值,生活质量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也随之引起人们的关注。1990年联合国首次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提出“一切为了儿童”,为所有儿童的生存和正常发展提供必要的保护,这是国际社会对儿童生活状况高度关注的体现,中国政府也积极参与其中,反映出我国社会对儿童生活问题与发展的重视;三是我国学校教育变革也指向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开始从不同角度关注学生在学校生活过程中的发展问题。

正是基于理论的促动、社会的需要与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我选择了“学生学习生活研究”这一主题,希望通过学习生活的研究,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毕业之后,围绕着学生学习生活这个主题,先后公开发表了《我国学生学习生活的人文性考察》《论民族传统文化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论我国学校学习生活意义的时代抉择》《论学校生活中学生发展的实现》《制度化教育下的学习生活探讨》《学习生活质量:学生发展的本质与路径》等论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 金项目“促进民族地区学生创新能力养成的学习生活研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又有了一些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学生的学习生活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深入理解学习生活的内涵、学习生活质量的构成呢?

唐荣德:学生的学习生活主要是在学校中的生活,是学生以学业活动为表现形式的自觉连续性活动过程。这里的学校并不完全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一个学习生活引发者的角色。学习生活是由学校引发的,在时空上主要集中在学校中,但也延伸到家庭与社区。生活质量反映的是人们整个社会生活的状况,学习生活质量就是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生命存在状况好坏的集中反映,它包括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观感受、客观结果和现实行为表现三方面的内容。主观感受就是学生对学习生活的自我感受,是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全面反思性评价,表现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获得的意义的丰富性;客观结果是学生的身心实际状况,是学习生活所带来的身心两个方面主要的客观变化;现实行为表现则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潜能的发挥状况,是学生自我感受的外在表现,它主要表现为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动参与状况和反映学生内在需要的兴趣满足状况。

:在您看来,当前哪些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呢?

唐荣德:影响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因素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就当前而言,这些影响因素存在于当前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一是学校教育的实际价值追求偏离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教育目的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教育实践追求的是考试高分与升学,并把获得高分与升学归为成功,没有获得高分与没有升学归为失败,导致降低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意义。二是教育实践中的创造性缺乏。人的形成过程应是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挥的过程,但学校教育实践过程缺乏创造性,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学生身心发展不足。三是教育资源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合理的兴趣需要,减少了学生发展的机会,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

:您特别强调学校德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是同一的,这种同一性,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呢?

唐荣德:这种同一性,可以从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体现出来。学习生活目的是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生成性,是个人对学习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追求,关注的是一个完整的人的形成。人的形成正是学校德育追求的最终目的。学习生活内容表现为各种学业活动,是在特定情境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是怎样活动的,学习生活内容就是怎样的,学生正是在自身从事或经历的这些学业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对世界的自我认识,产生了相应的情感,养成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学习生活的范围也就是一个人的自我生成与表现的范围,这也就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范围。学习生活方法论指向于学业活动的开展,强调个人在活动中的积极体验,是个体如何对待自身并使自己在主动进行的活动中获得充实、自由、内心敞亮的精神状态,这种行动与体验的学习生活方法,也是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

我国倡导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组成的,德育在整个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从生活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

学习生活过程。学生的学习生活既是学生的成长之旅,也是德育的过程。从学习生活的视野来看,学生的“成人”过程就是学校德育的过程,学生学业活动的范围就是学校德育的范围。因此,学校德育是伴随着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全方位展开的。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又常常把学校德育缩减为教育中极小的部分,只有专门的德育课和班主任工作才被归为学校德育的范围。学生完整的学习生活过程被分割成了互不关联的几个部分(系统),学生被分裂,不☠再被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从学习生活的视野来看,当前学校德育中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

唐荣德:在我看来,当前的学校德育可能存在着如下两个方面的典型问题。

其一,学校德育范围被人为地缩小了。在以往的德育观念中,仅把专门的德育课教学作为学校德育的范围,只有部分老师(主要是班主任)负责德育工作。这就把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其他活动从德育中排除了,学校中的大部分老师不再关注学生的成长,尽管他们的言行对于学生成长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德育成为专门时间中的专门活动,德育只存在于特定的条件中。

其二,学生学习生活存在教育性不足的现象,产生失范的生活体验。活动的教育性是德育工作的根本追求。学习£生活即是学生以学业活动为表现形式的一系列的活动。当前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着教育性不足的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生活是真实存在的生活过程,失范体验的学习生活,会导致学生否定学校德育的要求。

:当前学生学习生活教育性不足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

唐荣德:当前学生学习生活的教育性不足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学习生活违背基本的规范(或规定)。学习生活也是一种社会生活,要受到各种社会规范的制约,正是这些规范的内化,使学生成为了一个社会人。当学习生活违背了这些规范,学生就难以形成社会所需要的行为与思想观念。二是学习生活内部存在价值观的冲突。学习生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完全一致的价值追求。当这些价值追求相矛盾时,就会造成学生无所适从,导致行为失范。三是学习生活违背学生成长的规律或常识,学生被非人化。学生身心发展具有自己的规律,学习生活不遵循这些规律时,学习生活过程就成为损害学生发展的过程。四是学习生活与社会氛围不一致。社会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大背景,社会中主流的价值追求也应在学习生活中体现出来。当学习生活与社会主流的价值追求不一致时,就会导致学生否定社会的价值追求,也否定学习生活的教育价值。

:在您看来,学习生活违背基本的规范(或规定)是怎样一种情形?

唐荣德:学校工作要受到各种规范的制约,当学校工作违背各种规范(或规定)时,对于学生而言,就会出现学习生活违背基本的规范(或规定)的状况,从而导 ت致学生产生违规体验,降低或ฌ消除规范意识,最终导致学生的行为失范。如国家明确规定学校不得在假期补课,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学校违背国家的规定,照常补课。这种学习生活给学生带来的体验就是可以不遵守基本的规范。规范的缺失,也就直接否定了德育的存在。学校德育在最基本的方面就是形成学生的规范意识,规范学生的言行。

:您所说的学习生活内部存在价值观的冲突,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唐荣德:学习生活是由诸多的活动组成的。学校中的各项活动相互间没有形成一致性,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产生无所适从的体验,最后出现行为失范的现象。如学校提倡的言行与学校实际追求的言行不一致。我曾经见到过这样的一所学校,学校墙壁上写着“请讲普通话,请用简体字”的提示,但是,“请讲普通话,请用简体字”这几个字本身就是用繁体来写的,写为“請講普通話,請用簡體字”。学校其他的提示语或名人名言,也都是用繁体字来写的。校长的解释是:“繁体字好看,所以用繁体字来写。”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这种价值观冲突的现象,在学生的思想认识上会造成混乱,在学生的

具体行为上会迷失规范。

:您所指学习生活违背学生成长的规律或常识,学生被非人化的情况是怎样的?

唐荣德:在当前的学校工作中,存在着不合理的学习生活安排,使学习生活违背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如教师以学习的名义完全控制了学生全部的时间,学生既得不到有效的休息,更不可能去满足自己合理的兴趣爱好,学生成为了一个知识学习与应付考试的工具,不再被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完整个人来看待。在寄宿制的学校中,学生的宿舍安排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如有这样的学校,在宿舍楼的住宿安排上,把低年级的学生安排住在高年级学生的楼上。很明显。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任务相对要轻一些,他们会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由活动,这些活动可能会影响高年级学生的休息与学习。这种违背学生成长规律或常识的学习生活,会让学生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从而形成不合理的思想认识,进而出现不恰当的行为。

:从学习生活的视野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德育意义是什么?

唐荣德:“减负”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面关怀。通过采取各种ฬ措施,改善学习生活,建构起一个合理的学习生活,提高学习生活质量,让学生从单纯的学习者或学习工具转变为学习生活者或学习过程中完整的个人,促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最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就多次发布有关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文件,各个时期提出的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措施集中突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让学生对学习活动要有积极的感受,使学生愿意学习,消除学习的负担感与压力感;其次,全面安排各种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活动多样化;再次,使学生身心两个方面都不要受到伤害,保持健康状态。这些内容,其本质是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的状况,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学生的生活过程来看待;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够感受到学习生活的乐趣与意义,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减负”的目的与学校德育的追求是一致的。

:从学习生活视野来看,当前学校德育应如何完善?

唐荣德:从学习生活来看学校德育,德育的范围有了扩大,德育全体也从教育者向学生转变了,日常开展的德育活动转为学生的体验活动,德育目标从“学生的品德形成”转变为“人的形成”。因此,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实际上就是要全面建设一个具有教育性的学生学习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尽可能获得更多的积极体验,提高学习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具体来说,学校要发挥德育课程的引导价值,整体化、系统化地建构学校生活体系,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生活的教育性。

:具体来说,该怎样发挥德育课程的引导价值呢?

唐荣德:学校要发挥德育课程的引导价值,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获得恰当的学习生活体验。学生的成长是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中实现的,是学生的一个自觉与自发相结合的过程。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学校德育课程的基本价值就在于给学生成长以恰当的引导,让学生明确方向,获得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成长中的自觉性,从而为学习生活提供指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德育课程对学生的引导,就是要使德育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做好基本的价值观念的教育,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学习认识社会、他人、自身的恰当方法,懂得尽可能合理地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身的关系,从而在经历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具体活动时,能够恰当地面对挫折,获得积极的行动体验,使学生的体验与学校德育要求相一致,从德育角度来看是强化了德育要求,从学生个人角度来看,则是形成了良好的“德”的品质。

:在您看来,该怎样建构学校整体化、系统化的生活体系呢?

唐荣德:在现实生活中,学校管理者常常是从管理的角度来安排学校生活,往往实行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缺乏人的视角,因而,尽管每一块工作都安排得很恰当,但所有的工作联合在一起则不能形成一个整体与系统,导致学生会形成不相一致的学习生活体验。从学习生活角度来看学校生活,学校管理者应该要有人的视角,要以学生为核心来整体化、系统化的建构学校生活体系,消除学校生活中的不一致性,从而增加学校生活的影响力,并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怎样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才更具有教育性呢?

唐荣德:说学习生活具有德育价值,就源于学习生活本身的教育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负面体验,主要在于学习生活教育性的缺乏和不足。因此,增强学习生活的教育性,是做好学校德育的重要要求。学习生活教育性的增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增强学习生活的科学性,学生的学习活动安排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课程学习安排要符合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其二,学习生活要体现出其中的教育因素,教育者或学校工作者,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要努力发现其中的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体验其中的教育要求,丰富学生的积极体验。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