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
"
【论文摘要】网络建设在我国大学校园得到迅猛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的获知手段和知识领域,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网络自身的特点和网络文化等因素,导致一些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精神、心理、性格和情绪等方面出现倾斜和失衡,引发了我们对现实德育内容的思考,Ⓐ从而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思路。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衡;教育;对策
信息网络的发展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网络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是知识信息、通信和商机,同时还随时会出现诽谤、色情和欺骗。高等学府是新技术开发利用的前沿阵地,莘莘学子对于网络更是爱不释手,受网络的影响更是显著。大学生网络行为如何规范、怎样让其网络行为健康发展,符合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要求,这是一项新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
网络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冲击是相当明显的。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应该德、智、体全面键康发展,不可偏废某一方。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现状又如何呢?我们认为,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它与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道德面貌、文明行为有一定差距,甚至相差很远。
3.痂迷黄站。网络是世界性的,西方和港台地区较开放,他们的黄色网站或隐蔽或公开地在网络中传输,有的甚至设下圈套,让你自动上钩。在中国网络技术发展中,还很难阻挡这些黄色信息的侵入。网络中渗透着不少色情和迷信的东西。大学生从生理方面已发育成熟,性的需要和满足已成不可少的成分。因此,上网后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想法,不自觉想去寻找有刺激的色情网站。浏览之后,或自得过把瘾,或在网友中传播,或在知心同学中散布,或公开在“卧谈会”上谈“体会”。这祥,在大学生群体中互相传播。影响很大。有的在校园网中看不到或不敢看,就去附近网吧中浏览。而网吧老板为了吸引顾客多赚钱,还有意向他们推荐黄色网站。大学生浏览了不健康的信息和资料,容易在心灵上引起负面效应,那就是在大学校园这个现实的男女生群体中寻求刺激。目前大学生中的性行为已成为一种冲击学校的管理、纪律,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性道德观念产生严重影响的社会问题。"
5.聊语污秽。大学生上网聊天是大学校园的一道风景,前面提到了聊天成瘾,这里主要是指聊天的话题和内容,大部分渗透着不健康的东西。上网聊天的大学生,无不以聊“性”为热门话题。他们不是在交流、探索有关“性”的科学知识,而是用污言秽语和异性调侃,从呢称到聊天内容,所用语言,不堪入目。在这里女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伤害女性、侮辱女性的语言随处可见。少量女大学生用一些挑逗性的语言以及具有诱惑力的话题引诱网上的男性。令他们如痴如醉,陷入网络中不能自拔。这些现象在网上频繁出现。而我们并没有很好的控制办法。目前。大多数高校对男女生之间的交往都有一定的限制,于是,他们就在隐蔽的地方——网络世界进行发泄。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衡原因分析
2.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超地域性。使不同道德和价值观融为一体,影响着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确立。传统信息反映的是一定地域内人们的知识、文化和社会制度,信息内容的这种地域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人们沟通不便造成的。而由于网络的出现和普及,网络信息的传播出现了极大的超地域持征。在网络杜会中如何保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道德规范,或者,对于我们来说,如何使大学生“网络社会”的感受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引导他们树ฉ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摆在我们高校网德教育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网络信息的超地域性加剧了国家间、地区间不同道德和文化问的冲突,增大了维持国家观念、民族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观的难度。随着网络特别是校园网的迅猛发展。已构成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培养的直接影响。在我国,由于我们自制的肉络信息从量到质都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要在短期内得到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必须求助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信息库,而这种求助的信息势必加杂一些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加之一些西方资本主义超级大国正有通过网络信息来兜售他们腐朽道德文化的图谋。所以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很容易被裹着西方腐朽道德的“糖衣炮弹”击中。在其道德观念形成的过程中,被深深地烙上西方资产阶级道德的烙印,使原有的传统道德被分化、被同化、被扭曲。"
3.网络的发展改变着大学生的情感沟通方式。网络使大学生快捷获取信息和快捷联系的梦想变成现实。然而,大学生情感的培养是需要亲身交往才能实现的,如长期与电脑打交道,缺乏生动活泼的人际交流,势必导致情感的萎缩和淡化,久而久之,造成人与入之间的隔膜,使人际交往能力下降,诱发大学生形成冷漠、无情、自私的性格。再者,网络的虚拟性,形成虚拟的人际交往模式,这种虚拟交往模式很容易使大学生在网上获得人际交往的成功,感到自身价值的伟大。而在现实交往过程中,由于社会的某些缺陷,加之大学生交往能力有待提高,往往在现实交往中受到挫折,引起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进而逃避现实社会,用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虚拟的“网络社会”交往中,在虚拟的数字世界中寻求“完美人生”。大学生过分地沉溺网络世界,会导致其心理、精神、人格等方面的成长障碍。
4,网络削弱着大学生道德责任感,自由意识扩张。网络隐匿性的特点和分散式的特征,很容易使大学生不需要任何国家的“护照”就可以任意出入任何“国家”。网络彻底摆脱了传统社会的一切管制、控制和监控,使大学生极容易形成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网络给大学生提供的“自由”,远远超出了社会赋于他们的责任,使其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了自我道德和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与对策
1.高校道德教育要进入“网络社会”。网络的快速发展和迅猛崛起,既为高校道德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提供了新的手段,同时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具有内容丰富、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对大学生富有吸引力。道德教育必须就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学生交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络,从而增强道德教育的时代感,提高道德教育的感召力和渗透力。鉴于网络对学生道德教育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我们要充分认识利用网络开展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为道德教育进网络提供充足的物质和条件保障,建立协调配套富有权威性的网络化道德教育体制,保证道德教育持续、有效、规范化的运作。同时,网络环境下的道德教育要主动出击,努力掌握和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与媒介,不断探索道德教育的新载体。为道德教育注入新活力。我们还要建立网上信息的主动响应机制,加强主导信息的发布;建立一支以政工人员和德育教师为主体的网络道德教育队伍,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从方法上正确指导学生,从理论上研究网络给大学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以及新的教学模式。
2.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全球-巨、开放-巨特点,拓展原有道德教育内容,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网络对于高校德育的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网络具有全球化和开放性,高校德育面对西方利用网络进行文化渗透、文化侵略的压力与日俱增。另一方面。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接受信息的形式发生变化。由原来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选择意识、参与意识明显加强。所以,要适应网络时代,针对大学生的变化,利用网络媒体加强舆论引导,向大学生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传输先进的文化和价值观。同时,积极吸引大学生参与和利用网络媒体共同建设道德思想文化阵地,变被动为主动。网络媒体的传播具有开放性,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具有主观性。基于此,我们高校在道德教育时要注意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握开放的网络世界。以丰富、健康的内容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以优质的服务提高大学生的亲和力,以富有特色的民族道德文化向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3,高校应依据<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制定科学的大学生网德行为准则,并借助网络技术形成大学生网德教育理论。目前,尽管在许多高校已建立起“网管会”并制定出网德行为规范,但由于没有¿统一标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操作性和鲜明的伦理道德原则,其效果不太明显。制定网德行为淮则,须由国家♪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统一标准,使高校有章可依,只有这样,才能加大网德管理力度,调节大学生网德行为。同时,加强和重视大学生网德教育理论研究,大学生网德教育理论来源于网络技术的实践,在传统德育理论基础上改造和创新才能产生,为此,我们要积极探索网德教育新方法,及时追踪大学生网德正在和可能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网德教育新理论。开发高质量的网德教育软件和数据库.加快建设适合大学生网德教育的教材体系。
4.高校应尽快建立大学生网德行为管理和监控机制。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极大的网上自由,使大学生在网上彻底摆脱了社会的限制,超越了现有社会道德和法律所能规范的范围。因此,高校必须尽快建立网络信息管理和监控机制,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明确责任,制定科学的网德管理和监控制度,加强管理,对涉及道德问题和其它问题的要及时进行审查;在网上安装电子邮件过滤系统,建立大学生信息反馈系统,加大网德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网德舆论氛围;对违犯网德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处理,严重者坚决追究其法律责任,确保大学生网德的民族性、社会性、科学性。
5.高校优化大学生网德教育环境。大学生网德教育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网德教育效果。因此,我们要采取必要措施,“主渠道与多渠道合流,大战场与主阵地呼应”,多管齐下,优化大学生网德教育环境。首先,全校动员,形成全员网德教育意识。大学生网德教育不仅仅是德育教师的事情。全体教职员工都应关心。学校要以党委为网德教育的核心。强化校长及行政系统网德教育管理职能。同时,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网德教育活动,如开展大学生网德研讨会、网德论辩赛等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一些具有引导性的观点。可通过网络把它传送到每一个网络终端,使所有的大学生受到网德教育。其次,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崇德砺志、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刻苦钻研、敬业博学、勇攀高峰的学风,会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网德素质。第三。活跃大学生网络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网德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不但能✞陶冶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锻炼大学生的上网和电脑操作能力,更能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网德素质。如把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艺术内容、书法比赛、论辩赛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等内容都细心加工送上网络,通过网络使这些健康、高雅的活动占领网德阵地,从而抵制腐朽、消极的网络信息的渗透,达到净化学校网德环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