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创新性城市规划研究与实践(1)论文
论文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传统的城市扩张模式和“摊大饼式”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已显诸多弊端,城市的扩展前景和生态安全忧患呼唤着创新性城市规划理念的引入。以宁德市为例,研究如何将创新理念引入到中小城市规划中,并探讨创新性理念在宁德市总体规划阶段中的运用。
论文关键词:城市规划;创新理念;实践;宁德市 新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化进程和人性化生存空间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但是“摊大饼式”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已不能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从而无论从规划理念还是从技术手段上都显现诸多弊端,城市的扩展前景和生态安全忧患呼唤着创新性城市规划理念的引入。本文基于前人成果,以宁德市为例,对创新性城市规划的新理念和新框架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创新性规划的理论依据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城市建设中主要体现为:
(1)从物质形态为核心转变为以生态圈为核心,从少考虑资源消耗转变为资源的有效利用。
(2)注重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
(3)在城市的规划和开发中,注重城市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ฃ化的延续和保护。
(二)“反规划”理念 “反规划”是指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城市的规模和建设用地的功能可以是不断变化的,而由景观中的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所构成的景观生态基础设施则永远为城市所必须,却需要永恒不变的。
3.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一词首先由德国著名的生物地理学家C.Troll于1939年提出。Forman和Godron(1986)在给出生态学“景观”定义的基础上,从景观的组织结构、功能动态及景观管理角度出发,认为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结构(structure)、功能(function)和变化(change)的一门科学。
中国景观生态学工作者普遍倾向于Forman和Godon对景观生态学的理解。
二、宁德市城市性质定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日益加深和中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区域与区域、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加速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战略选择。
在这种形势下,历次总体规划确定的宁德市城市性质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宁德必须提升城市经济地位,利用已打开的交通瓶劲,依托海港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走中心城市突破的发展模式,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因此,在进行宁德城市规划时,应注意工业用地的布局与城市其他功能区的协调。
三、宁德城市创新性空间发展规划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大都市、城市群、都市连绵带等新型城市地域是城市区域演化的主流方向。因此,环三都澳海湾城市走廊将是宁德市城市发展的终极状态。
(一)建成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群 目前,环三都澳地区分布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城镇,但之间的联系松散,处于游离状态,其规模都偏小,职能大同小异,海港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和空间的积聚效应不明显。三都澳的港口条件优越,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功能协作,让游离分散的城镇联合,从而建成东南沿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港口城市群,这是宁德城市发展的必然之路。
规划近期重点建设城澳万吨泊位群、漳湾和湾坞深水工业港。远期开发白马、溪南深水工业港;远景发展东冲、关厝埕深水港区。
到规划期末,宁德将形成以三都澳港口群为枢纽,福鼎沙埕、☑霞浦三沙等一批港口相互协调、配套的中国东南沿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港口群,进而带动环三都澳海湾城市群的形成。
(二)构建三都澳海湾城市走廊 根据城市空间增长的一般过程,可分为轴向扩展和外向扩展两种模式。分别具有轴向发展和圈层式发展的特征。
其中,轴向扩展一般经历“触角延伸—分散组团—城市走廊—带形城市”四个发展阶段。而三都澳的形状特征,使三都澳城市空间具有轴向扩展的可能,最终将形成海湾城市走廊。
宁德城市空间在内生扩展动力作用下,沿104国道和闽东路呈现触角延伸的空间增长态势。 环三都澳地区应规划为以快速通道网为轴线,依托现有城镇和港口条件,形成由宁德市区为中心城市,福安、霞浦为次级中心,三都岛、城澳、飞鸾、漳湾、下白石等重要的专业组团,以及七都、八都、溪尾等小镇共同构成海湾城市走廊。
(三)中心城市的空间规划 探索宁德中心城市的空间规划,必须以开放的思维、创新的思路、动态的时空理念,从宁德城市发展的现状出发,立足基础,着眼长远发展,精心构思、超前规划、科学设计。 近年来,宁德中心城市居住用地比重偏高,工业、公共设施、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比例偏低,人均面积偏小。
因此,宁德亟待跳出现状用地束缚,寻求城市的新的发展空间。 未来的宁德中心城市空间形态为:以山海为边界,在相对集中的空间范围内,以交通干线和自然山体、水体相分隔的,由中心城区和若干职能组团所构成,通过城市快速路网相连通的紧凑组团式城市。
中心城市由五大组团、两个港区和一个旅游度假区构成,五大组团分别为蕉城组团、东侨组团、漳湾组团、闽东工业组团、临海工业组团,两个港区为城澳港区和漳湾港区,一个旅游度假区即由青山、斗帽和三都岛组成的三都澳旅游度假区。
四、宁德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风貌的概括,它代表了城市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的文化理念。特定的城市与其文化传统密切相连,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相对固定的城市特色,这种特色就叫“城市文脉”。
在宁德城市历史演进过程中,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互相整合,形成具有特色的宁德城市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但是近年来,由于传统的规划编制思想的影响,追求时髦和标志,忽✉视了对城市文脉的继承和发扬。
因此,在规划设计宁德城市景观时,要从城市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等方面入手,去寻找那些在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下来的,能充分体现城市特色的“文脉”,从“文脉”出发,去创新设计。
(一)营造绿色“滨海长廊”城市景观 1.岸线布置 基于生态原则,即维持原生海湾生态环境是环三都澳区域进行城市建设的基本门槛。因此,工业岸线在综合考虑城市排污、水利、自然生态景观保护的情况下谨慎布置。
生活岸线应布局在景色最优美的“滨海长廊”地区,可规划设计休憩、商业、旅游、文化体育设施,少建设办公大楼,不布置工业项目,以保证环三都澳“滨海长廊”景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以便对广大市民开放。港口岸线在布置大宗的中转货运时应站在全市整体的层面上,注意考虑滨海景观的完整性。
反对只顾“单体建筑”的视野开阔,而阻挡城市通向水边的视线走廊。 2.城市视觉轴线 城市的轴线是联系城市物质要素的特定线型空间,是城市总轮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德城市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境内山峰林立,丘陵起伏。
这种特殊的地貌构造及外力作用,铸就了许多天然美景。因此,在规划时,应开辟三条视觉轴线,即:当船从三沙湾驶入,绕过山峦叠嶂的青山岛,分别到达三个岸线地景观轴线。
沿途有许多天然美景和高低错落的建筑物,有着强烈的韵律感。 3.滨海大道 位于东侨开发区的滨海大道,是一条未来宁德城市发展的轴线。
沿大道的三条不同功能的岸线:工业岸线、生活岸线、港口岸线,构成宁德城市独特的滨海城市景观。滨海大道连接开发区东兰、金塔组团与宁德蕉城组团,横贯南北,北上井上组团,南下远景的洋尾组团,道路全长5.1公里,宽60米。
大道贯穿南北两岸,且与温福铁路、同三高速公路共同组成宁德城市的快速通道。
(二)塑造具有个性魅力的城市景观 城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积淀的聚焦点,它是历史文化活生生的载体。历史文化名城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文化、淳朴可亲的民风民俗,以及古老的建筑与造型,从而拥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1.精心设计,让新老建筑和谐共荣 传统的建筑和现代建筑比起来,一是显得陈旧,二是体量较小。当大尺度的高层现代建筑和小尺度的传统建筑没有过渡和呼应时,前者就很容易损害后者。
因此,当在传统的建筑旁建设新的建筑时,必须精心设计,保持新老建筑的和谐统一。 处理新老建筑的基本方法是:设法寻找新老建筑的共同语言。
宁德城市西部的畲族乡和保护街区,形成浓郁的传统建筑风格,中部东侨区和闽东工业园区突显宁德现代的城市景观,东部沿海建筑群则展示了滨海城市的风貌。三种不同的建筑带用青山绿水做过渡,在空间上形成了由山地走向海洋,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时序。
2.塑造“山海奇观、畲乡风情”个性化城市景观 > 城市景观是一个内涵深厚、外延广泛的范畴,可以理解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印象。强调对城市文脉的追踪与继承,强调综合发展条件的改善,是从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从全力提高城市内质力出发来建设个性鲜明、环境优美的城市景观。
宁德依山傍海,重峦叠嶂,景色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境内有被誉为“海上仙都”的福鼎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白水洋,驰名东南亚与妈祖庙同享盛誉的古田临水宫以及天然良港三都澳等著名景区,都是令中外游客神往的旅游观光、宗教朝圣之胜地。
宁德是中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畲族人口达17万。畲族人民勤劳俭朴、文明优雅、能歌善舞,有着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及生活习俗,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是风情旅游的一大景观。
五、结论 首先,创新性城市规划应摆脱传统规划思维,逆向设计为城市规划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空,使城市形态更加接近自然。其次,宁德城市规划应建立在城市自然生态景观安全格局之上,优先规划具有生态价值和文化沉淀的自然、文化景观,强调城市生态基础的重要性;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应优先规划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用绿线框出生态战略区,从而确定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
最后,在宁德城市规划中,应强调尊重原生态自然和谐,明确框限城市建设用地界限,引导城市内部功能区合理分布,以城市的合理容量确定城市人口规模,构建最优的人性化空间。 参考文献: 叶耀先.可持续城镇建设理念[J].建筑学报,2002,
(9). Forman,R.T.T.&.M.Gordon.Land♪scapeEcology[M].肖笃宁,等,译.New York:Jone Wiley & Sone,1986.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宁德城市发展战略规划[Z].2003-08. 卢世生.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