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下兴奋剂现象的解读

时间:2024-12-26 04:54:3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借助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论,对当前层出不穷的兴奋剂现象进行解读。研究得出:在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兴奋剂现象发生原因在于其满足了社会成员的需求,其负功能是违背了社会正常的竞技秩序;在冲突理论视野下,兴奋剂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在于不同群体利益的分配不均;在符号互动论视野下,兴奋剂现象的产生在于人们认为兴奋剂的体验和感受是积极有效的。建议:结合社会学的多种理论,更多地了解体育运动中的兴奋剂现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这对反兴奋剂将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社会学;兴奋剂;结构功能理论;冲突理论;符号互动论

前言

当下,关于兴奋剂丑闻的报道层出不穷,如美国女飞人琼斯、环法七冠王阿姆斯特朗、女子大满贯选手莎拉波娃,甚至像俄罗斯田协都深陷其中。兴奋剂,词头dop来自于非洲某部落的一种方言,指使人兴奋的高度性烈酒。体育领域所指的兴奋剂是指“在比赛中,特定的选手或者团体采用药物和药理学以及其他措施,以达到对其自身能力产生影响的目的。”兴奋剂并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产物,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已有很长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776年,当时古希腊的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使用各种药剂和物质。而伴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特别是竞技体育运动的逐渐庞大和商业化,运动员对兴奋剂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兴奋剂给运动员身体带来的伤害随处可见,如女性男性化、过早地衰老等等。研究已经证明,兴奋剂损害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任何兴奋剂都有副作用,超量服用时危害更大。即便如此,为什么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事件屡禁不止?为什么运动员宁愿牺牲自身健康,冒着生命危险去使用一些违禁药品?为了更好地对这一现象和人们的行为作出解释,研究借助社会学诸多理论中的三个理论视野,尝试深入到理解层面去解读兴奋剂现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让人们理解这种现象产生的本质缘由,同时也希望能够带来一些改变以促进体育运动良性发展。

1.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兴奋剂现象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的各部分一起运作以促进社会的团结与稳定。从历史上看,结构功能主义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孔德时期,后来经过涂尔干、斯宾塞、马林诺夫斯基、帕森斯、默顿等人的发展和完善。结构功能主义主要包含以下核心观点。第一,社会系统论。结构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有各个部分组成的系统,且每个部分都参与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假如系统中的某个部分对整个系统的稳定和存在没有价值,那么它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第二,显性功能、隐性功能和负功能。默顿认为任何一种社会结构很可能拥有多种功能,只是有些功能是很微妙的。显性功能是指任何社会模式可知、可预期的结果。隐性功能则是指任何社会模式中不可知、不可预知的结果。当然,并非社会中所有的部分都是为了维持系统的稳定而存在。社会负功能指的就是扰乱社会正常运行的社会模式。根据结构功能理论,兴奋剂是体育运动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其能够存在,是因为兴奋剂可以满足某些运动员、教练员甚至相关体育部门的需求,而这些运动员本身很可能无法从运动训练以及竞技比赛中获得满足。一方面运动员可以不用经过艰苦、科学的训练就能取得优异的竞技成绩,另一方面,制作和研发兴奋剂的人也可以依ท靠它维持生计。而且,兴奋剂拥有的多项功能,保证了它在体育运动系统中永不被消灭。它的显性功能能够为运动员提供能量和动力,确保了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取得满足的成绩。其隐性功能,即在服用兴奋剂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对运动员的思想、价值、观念等产生影响,认可了兴奋剂存在的合理性。由此,可知兴奋剂现象能够持续不断出现的原因在于其满足了社会的不断需求,尽管这种满足有违于规则和道德。当然,兴奋剂的负功能在结构功能主义看来其于违背了社会正常竞技的秩序。这样的结果会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不在专注于运动训练,而是把提高成绩的方式转向研发兴奋剂、服用兴奋剂,对兴奋剂产生了依赖性。

2.冲突理论视野下的兴奋剂现象

傩舞在社会学中,吸引人们关心社会问题、变化和社会不平等的一般理论称为冲突理论。冲突理论倾向于把社会看作是由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组成的,对于社会系统的产生的一系列社会行为,冲突理论观点认为,社会行为必须用竞争团体间冲突与紧张的角度来分析。并且,冲突理论认为冲突的根源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物质性,即权利、地位、资源等,另一个方面是非物质性,即价值观念和信仰等。根据冲突理论,研究认为兴奋剂现象频发的原因就是各方利益阶级集团不断争夺的过程。如奖牌榜的争夺、世界纪录的争夺等。对于利益的不同群体争夺缘由,一是物质方面,即为获取更多的权利、更高的地位、更丰富的资源。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相比较更容易获得比赛的胜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赢得比赛意味着可以带来丰厚的物质奖励,所以许多人宁可冒着有损身体健康的风险仍义无反顾加入到服用禁药的行列中。如美国女飞人琼斯,为了维持自己的荣誉、利益并保持胜利,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到2006年期间,从未间断过服用禁药。二是非物质性方面,在兴奋剂的众多案例中,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都存在“唯金牌主义”、“唯成功论”等扭曲的价值观念,在他们看来,追求比赛的胜利是唯一的目标,不管采取什么手段,付出什么代价,只要能够实现目标,获得冠军都是合理和可接受。所以,从冲突理论的角度来看兴奋剂产生的过程最初是源于不同群体利益分配的不均,导致获得较多资源的一部分群体拥有更多的权利,用来支配另一群❤体,而资源少的群体为了不被人加以控制和强制和获得有利的地位,在自身训练无法满足的情况下,于是采取服用兴奋剂的手段,最后将他们的身体当作生产工具,来改变自身的状况。

3.符号互动理论视野下的兴奋剂现象

符号互动理论是一种把社会看作个体日常互动产物的理论建构框架。它的基本理论观点认为:第一,符号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中介,同样的符号也可以传达不同的意思。第二,人的行为与大多数动物不同,是有意义的行动。第三,在互动过程中,人们自我概念的形成和修正来自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第四,符号互动是一个能动、可变的过程,社会组织结构和制度随符号变化而变化。根据符号互动论,在运动员与运动员通常竞技的过程中,兴奋剂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服用了兴奋剂的运动员来说,无疑占据了一定的药物驱动优势,在同等水平上没有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落入下风,最终的比赛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将受到兴奋剂的影响。一旦比赛结果发生改变,兴奋剂的价值便得以体现并获得使用者的认可。符号互动论认为,兴奋剂的形成和持续取决于社会互动对它的再次肯定。在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未被揭露时,兴奋剂在运动员心中的位置经过日积月累的影响且逐渐形成认同。这也就是为什么兴奋剂的使用一直存在。运动员觉得服用兴奋剂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非凡,因为兴奋剂在他们运动成绩的因素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虽然在道德和规则上明令禁止,然而在运动员与运动员互动的过程中,当发现自己周围存在着服用兴奋剂的风气,运动员可能也会选择加入到兴奋剂的队伍中去。如环法七冠王阿姆斯特朗谈到自己服用禁药时,说道:“那是那个年代的风气,并不是我发明的,我只是不想破坏这种风气。”此外,在运动员长期与外界人员互动的过程中,外界人员给予自身的态度和看法很容易改变运动员的自我概念,形成不良的价值观念,也可能导致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如,俄罗斯网坛名将莎拉波娃为了能够克服伤病,参加比赛,获得球迷带来的各种光环和利益,选择服用了违禁药品。所以,在互动理论看来兴奋剂现象产生是因为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兴奋剂的体验和感受被定义为积极有效的体验。在体育运动系统中,运动员通过运用这些体验体现出自我价值,为自己赢得了其他人无法获得的荣誉。从而,认可了兴奋剂在体育运动系统中的意义和身份。

4.启示

对于兴奋剂现象的解释,三个理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结构功能主义强调了兴奋剂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功能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但是它并没有对兴奋剂作出价值判断,也就是兴奋剂是不是合法合理?冲突理论让我们了解到兴奋剂的现象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使用兴奋剂可以维持某些群体的特权,这些群体由此拥有更多的资源、更高的地位,便可以将其他群体置于支配的位置。但是,冲突理论认为所有的兴奋剂现象都是由经济因素推动和塑造的,而忽略了其他因素的重要性。互动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兴奋剂现象的不断扩大化,解释社会世界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影响。然而,互动理论没有很好地解释兴奋剂现象在体育运动中如何受到阶级、性别、年龄的限制。所以,仅依靠某一种理论来阐释兴奋剂现象会致使人们忽视兴奋剂事件的复杂性、多样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兴奋剂和检测手段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斗争。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兴奋剂的制作研究则更加显得隐蔽,兴奋剂的检测也显得更加困难。因此带来了兴奋剂检测方法和兴奋剂药品定义的不断更新升级过程。由尿检到血检,由以前正常的药品列为违禁 ☺药品,由一次检查变为多次甚至保存复检。如果在反兴奋剂的£过程中,忽视了兴奋剂现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那么对于反兴奋剂工作来讲将极为困难。借助社会学理论视角下产生的观点,可以对兴奋剂现象的来龙去脉有更完整、清晰的认识,能够帮助人们鉴别出推动兴奋剂的主要力量。换言之,如果我们在正确而又可靠的社会学理论指导下,我们就能够对兴奋剂这种独特的社会现象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从而防止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约翰J麦休尼斯.社会学[M].风笑天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5-20.

[2]杰科克利.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M].管兵,刘穗琴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2.

[3]理查德谢弗.社会学与生活[M].刘鹤群,房智慧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19.

[4]翁庆辛.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403.

[5]申建勇,傅静.纳米技术的发展给竞技体育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1,:14-16.

[6]许平.国际奥委会面临新挑战[J].中国体育报,1999:35.

[7]吴亮.法社会学视野下的兴奋剂事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12-15.

[8]答邦俊.兴奋剂社会文化学研究[J].体育文化 ヅ导刊,2008,:84-86.

[9]李小兰,曹庆雷.论兴奋剂使用的社会学根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20-121.

[10]杨春莉,朱考金,陈建兵.兴奋剂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26-28.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