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高校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古代汉语是高校汉语言文学ธ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较好地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面貌,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从而克服古籍阅读过程中语言文字方面的困难,提高古籍阅读能力。然而,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高校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传统教学模式下形成的教师“苦教”和学生“难p> 一、古代汉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开设古代汉语课程已有四十多年历史,这期间,尽管针对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讨论和探索始终没有停止过,但时至今天,古代汉语教学依然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制定的教学模式指导下进行的。显然,传统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这里,我们♋把古代汉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如下:
1、现代市场经济下传统文化的式微一定程度上成为古代汉语教学发展和改革的障碍。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各种思潮的不断涌入、日益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无不影响着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于是传统文化被贴上了“落后腐朽”的标签渐为社会所漠视。与此相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功利化需求和快餐效应则直接制约了高校中文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社会需求的低迷而造成的生源不足状况让许多院校的中文专业举步维艰。这其中,作为传统文化载体之一的古代汉语,因为与现代社会的“脱节”,甚至被主张取消教学,发展前景一度危机四伏。
2、教学内容的单一与教学方法的刻板。一直以来,古代汉语的教学重点都是围绕着字词的解释☒和相关语法问题的梳理而展开,忽略了字词与课文本身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教学内容上“重言轻文”的弊病,使学生倍感枯燥和难学,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了体现古汉语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老师在课堂上总是花费大量时间为学生讲解。学生只能听讲、记笔记,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久之便丧失了求知欲望。而对于被动接收来的知识更不愿主动去重复,常常在应付考试后便忘得一干二净。
二、 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和改革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古代汉语教学的创新历来被认为是中文教学改革的“死角”,笔者从自身学习和教授古代汉语的经验与认识出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会有助于古代汉语教学的改革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1、明确古代汉语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接触古代汉语后的普遍感受是距今久远,古奥晦涩,学起来枯燥无趣。甚者索性将古代汉语比作“天书”,产生惧怕的心理。其实,上述反应是由于学生缺乏科学的基本的语言观念而造成的。因此,在着手开始学习教材之前,有必要安排专门的时间针对古代汉语及其相关问题设置一些轻松有趣的话题与学生进行交流。例如,古代汉语教材都是用繁体字编印的,而学生日常使用的却是简化字。要学习古代汉语,就必须熟识繁体字。但是,很多学生对那些繁复的字形都有厌恶情绪。为此,应该拿出实例让学生理解汉字的形体并非单纯记录汉语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反映着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如“取”字的古字形写作“以手取耳”状,这是因为古代田猎捕兽或战争杀敌时,一般都要割下耳朵作为记功的凭据。正式开课前的交流,其目的是向学生阐明学好古代汉语的重要价值,不但要打消学习的畏惧心理,同时亦能唤起他们对于汉字、汉语的民族自豪感,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2、丰富教学内容,变“教&rdquo☪;为“学”。按照原有教学模式,古代汉语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主要是对字、词、句的解释和相关语言理论的梳理,至于字、词、句乃至课文中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则极少关注。这种“重言轻文”的教学方式违背了语言
的本质,不仅扼杀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鲜活感受,同时也扼杀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听讲、记笔记,被动地接受知识,完全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事实上,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要真正学好古代汉语,就必须利用课后时间进行钻研。因此,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应尽可能避免“一言堂”的授课方式,而是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阅读,逐步学会自己分析问题,并运用工具书和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培养起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与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心理动力,直接p> 课堂教学有很多方法,常见的如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演示法、指导等。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模式一般采用讲授法。其实,课堂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而定。当然,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不可千篇一律。面对具体问题,则应采取具体的办法来解决,如现代方言中一般都有古汉语现象的遗留,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方言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实例来佐证古汉语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还可利用成语来识记古代汉语中的一些特殊语法现象,如用“唯利是图”、“时不我待”来识记☏古汉语中的宾语前置现象,“星罗棋布”、“风起云涌”则可用来掌握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句式等。作为一门语言课,古代汉语多理论而少情趣,如果引进现代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手段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在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亦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收到极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