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地方高校课程考试改革初探

时间:2025-01-13 05:26:2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应用型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且有创新能力的人,而目前应用型地方高校的课程考试却存在许多与这一目标不相符的地方。现阶段课程考试所存在的问题有:考试形式单一,以一次性期末闭卷为主,考试目的“不端正”,评价标准单一,命题标准不统一且缺乏考试后的反馈分析。因此我们需要大力推进课程考试改革,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增加过程性考试,端正考试目的,重视考试后的反馈与分析,使课程考试更好地为人才培养目标而服务。

关键词:课程考试;改革;应用型地方高校

作为应用型地方高校,其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于培养出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强且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为了达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各地方高校都在大力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工作由许多环节组成,考试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学校使用考试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通过考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了解自身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调整教学方式。因此,课程考试改革往往成为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考试改革通常包括考试目的的明确、考试内容与形式的优化,高校教育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其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提高,真正做到考试是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服务。

一、当前应用型地方高校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

研究者们对于考试所存在的问题有着较为一致的认识,即目前的课程考试都过于重视考试结果,忽略了学习过程,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考查,而忽略了能力的体现,过于依靠记忆的重现而非考验对所学知识实际的应用。而这些问题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形式单一化,以一次性期末闭卷为主

就目前的课程考试来说,绝大多数采用的是闭卷纸笔考试。闭卷纸笔考试有其自身的优点,如施测简单,短时间内可收集大量信息,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缺陷,例如纸笔测验往往考查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状况以及部分知识运用情况,而无法考查到学生所掌握的实践操作技能,更是无法体现出学生的创新能力[1]。再则,现在各院校更多采取的是一次性期末考试,而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其他考试,缺乏阶段性考查。这样的“一考定终分”的考试形式往往难以真正测评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很可能出现有些学生学习认真但是考试发挥失常而导致该门功课成绩不理想的现象;同时因为是学期末考试这样便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从而教师无法更好的依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这容易造成老师盲目地教,学生不知所云的学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老师的教学效果。

2、考试目的“不端正”,评价标准单一

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的目的主要在于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对教学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考试目的的理解是“不端正”的。大多数教师往往只是把考试当做教学工作的完结,而学生也只是重视考试的结果即分数,而又因为评价标准的单一,即大多数考试是根据百分制作为唯一的评定标准,学生们则更是大ฬ多抱有“六十分万岁”的心态,在考试前夕突击,平时则应付式学习[2]。考试目的不端正,容易造成教师应付式的教学,不注重教学的过程,学生应付式的学习,不重视学习过程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仅仅是为了最后的结果,于是教师变得无心教学,学生也被动学习。这不但使得考试失去了引导与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而且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功利化,仅仅是为了最后的考分。

3、试卷命题标准不统一,缺乏对考试结果的分析与反馈

目前的课程考试内容大多来自于教材中的知识点,偏重于考查学生的知识记忆,而忽略了对于应用型人才所需要的创新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再者任课教师往往由于为了达到要求的“教学效果”,在编写试卷时会有意降低考试难度,或在考试前给学生“画重点”。这容易造成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而使考试失去了原有的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功能[3]。其次考试结束后,教师们往往为了赶在学期☯结束前提交成绩、上交试卷,而忽略了进一步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学生交流讲解。这致使学生在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也无法得到自身学习❤情况的系统分析与反馈,拿到手的只是一个最终结果即分数。而教师也无法通过考试来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如何,也无法进一步分析与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以至于课程考试失去了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检测功能,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4]。

二、关于应用型地方高校课程改革的思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当前课程考试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课程考试无法执行它对教师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功能,也无法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更无法实现其为培养具有较高实操能力、综合素质与符合当代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而服务的初衷。所以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改革:

1、考试形式多样化,增加过程性考试

任课老师应该打破仅仅采用闭卷的单一考试形式,可以根据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来制定多元化的考试形式。例如:可以采用小论文、较多论述题的形式来考查理论性强的课程,而对实操能力要求较多的课程则可以采用需要动手操作的测试或提交作品等方式来考查[5]。考试形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不仅可以使考试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考查有更精准的把握,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考试负担,使其不再需要在短时间内应付大量的闭卷考试。过程性考试的增加则在于不仅仅是在学期末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查,而是在教บ学过程中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其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这样一方面能够督促学生的学习,打破学生往往在期末才开始“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另一方面也让老师能够根据阶段性考试的结果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与进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端正”考试目的,丰富评价标准 考试目的应该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目前应用型地方高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且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地方高校应该改变“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一对考试的错误认知,由应试教育的旧观念转向素质教育的新观念,并且进一步发挥考试对教学情况的“诊断”功能,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从而让学生能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6]。再则我们需要舍弃一次期末考试便决定一门课程最终成绩的传统做法,进一步丰富评价标准,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体系多元化。例如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注重学生日常的学习表现(出勤率、作业、单元测试等)。对平时成绩比重的提高,一方面能够减小学生的期末考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加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督促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而非一味的只注重最后的分数。

3、规范命题标准,重视考试分析

命题标准是否规范直接影响了考试的质量,每一个任课老师都应该严格地根据教学大纲以及教学目标来命题。试卷的命题需要考虑题量、题型、考试范围以及整体的难易程度等因素,一方面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程度,另一方面还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再者为了避免任课老师“划重点”等不良情况的出现,还可以采用题库出卷的形式,来提高考试的公平公正。考试后的分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学效果的重要的参考依据[7]。它所反馈的信息一方面能让教师用以改善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并根据考试结果的反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学生;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的个人发展,因为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具体更全面的信息,让学生得以了解自己在这门课程上的薄弱点在哪,从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更科学地调整学习方法有重点的进行学习。

三、小结

从目前应用型地方高校☭课程考试无法为其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这一问题出发,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科学且有建设性的课程考试改革建议。而后续研究则需要从推动考试评价标准的可操作化,完善具体课程的考试建构模式以及完善考试管理制度等方面来推动课程考试改革并丰富其实践研究。再则,目前虽然已有部分应用型地方高校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开展了课程考试改革,但是缺乏对其改革效果的客观性评价的研究,并且也很少有研究者对改革后的考试方案适合何种课程与群体进行研究。因此,研究者们可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以更好的完善课程考试改革,提高其科学性、客观性与可操作性,最终达到促进应用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的初衷。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